图书介绍
《资本论》百题论争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佐藤金之郎,冈崎荣松,降旗节雄,山口重克编;刘焱,赵洪,陈家英译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13768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资本论》百题论争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资本论〉百题论争》1
第一册1
译者的话1
作者序言1
一 《资本论》的创作——以结构计划为中心——1
1 《资本论》的创作1
2 有关结构计划问题争论的开端——战前6
3 有关结构计划问题争论的展开——战后9
4 结构计划问题和《资本论》的具体化12
二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以上升法为中心——16
1 马克思的上升法16
2 战后关于方法论的研究20
3 关于宇野的上升法的观点22
三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2)——作为政治经济学体系方法的三阶段论——29
1 《资本论》的方法29
2 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的三阶段论32
3 对三阶段论的批判38
四 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辩证地阐明人类史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导线——42
1 唯物史观的形成和意义42
2 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解释45
3 有关唯物史观同政治经济学关系的争论——战前49
4 有关唯物史观同政治经济学关系的争论——战后52
1 《资本论》第一卷的对象和课题57
五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的对象和课题——对资本和劳资关系的纯粹理解——57
2 第一卷的意义和限界61
3 宇野的《经济原理》一书的篇章结构64
六 开篇商品的性质——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元素”即细胞的商品形式——70
1 关于开篇商品理论的意义70
2 关于开篇商品的性质72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关于商品性质争论的展开74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于商品性质争论的发展78
七 价值实体的导出——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要点——84
1 交换价值和价值84
2 导出价值实体的意义90
3 围绕价值实体的导出所展开的争论91
八 抽象人类劳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决定性的质变——96
1 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人类劳动96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解释100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解释104
九 复杂劳动简化为简单劳动——决定价值量的同质的劳动——110
1 《资本论》中的论述110
2 复杂劳动简化为简单劳动112
3 概念规定上的混乱和误解115
4 关于复杂劳动简化为简单劳动的种种观点117
1 价值形式理论的意义120
十 价值形式理论的课题——论证货币的产生和解开“货币之谜”——120
2 价值形式理论的形成过程122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关于价值形式理论的研究125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于价值形式理论的研究129
十一 价值表现的迂回的道路——价值形式的辩证法——134
1 价值形式的两极134
2 马克思的“迂回的道路”139
3 关于“迂回的道路”的种种观点142
十二 价值形式的展开——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向货币形式的发展——150
1 关于简单的价值形式问题150
2 扩大的价值形式和一般的价值形式的关系154
1 商品拜物教的梗概163
十三 商品拜物教——人的生产关系的物化——163
2 关于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形成165
3 研究史168
十四 社会主义和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范畴的性质和作用形式——174
1 问题的内容174
2 古典的见解175
3 以苏联为主的国外研究史178
4 日本研究史183
十五 价值形式理论和交换过程理论的关系——围绕从商品中产生货币的问题——188
1 交换过程理论的内容188
2 价值形式理论的形成史190
3 围绕价值形式理论和交换过程理论的关系所展开的争论史193
十六 价值尺度——把商品的价值当作尺度是怎么回事——200
1 马克思对价值尺度的规定200
2 围绕价值尺度理论所展开的争论(1)——宇野和久留间之间的争论203
3 围绕价值尺度理论所展开的争论(2)——价值尺度的职能208
4 价值尺度理论中遗留下来的问题211
十七 纸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对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运动的基本说明——217
1 纸币流通理论的课题和方法217
2 围绕“纸币流通规律”提出的各种见解220
3 通货膨胀的基本理论223
1 前言228
十八 贮藏货币——贮藏货币的形式及其职能——228
2 马克思关于货币贮藏和贮藏货币的主要论述229
3 主要论点和各种见解233
十九 支付手段——同支付手段职能有关的主要论点和见解——241
1 《资本论》中的论述概要241
2 主要论点和各种见解244
二十 世界货币——经济学原理对世界货币的地位的探讨——252
1 《资本论》中的世界货币252
2 关于世界货币理论的一些问题254
3 世界货币理论研究史257
1 决定金价值的方法263
二十一 金的价值——金的价值是怎样决定的?金的“价格”是什么?——263
2 金的价值表现,金的造币局价格,金的市场“价格”266
3 围绕金价值理论所进行的争论及其论点268
4 停止兑换下的金的市场“价格”275
二十二 货币转化为资本——对资本形式的基本规定及其存在条件的说明——279
1 “转化”理论的结构和意义279
2 对“转化”理论的研究及其成果之一281
3 对“转化”理论的研究及其成果之二286
4 小结289
二十三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化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矛盾——292
1 劳动力商品化和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292
2 围绕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所产生的各种论点296
3 劳动力商品化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矛盾302
二十四 关于劳动过程理论和技术理论的争论——劳动、技术、资本主义生产——310
1 劳动过程理论的内容310
2 劳动过程理论和技术理论314
3 资本主义生产和技术319
二十五 劳动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324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324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在哲学上的意义327
3 “未成熟的马克思”和“成熟的马克思”329
4 异化理论研究的新动向332
1 《资本论》第五章的概要337
二十六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对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基本结构的理解——337
2 关于劳动过程理论的若干问题339
3 劳动价值学说的论证方法343
4 在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结构的意义346
二十七 关于正常工作日和社会政策的争论——以区别理论观点和历史观点、现实观点为中心——350
1 为确定工作日的界限和正常工作日而斗争350
2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界限354
3 围绕正常工作日和社会政策所进行的争论358
二十八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主义所特有的改进生产方法的直接动力——363
1 马克思的超额剩余价值理论363
2 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理论研究的原委和问题所在366
3 关于来源问题的各种主要观点370
二十九 生产社会化的各个阶段——《资本论》第四篇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的逻辑和历史——380
1 第四篇第十一、十二和十三章的逻辑结构和生产社会化的各个阶段380
2 理解第十一、十二和十三章的一般倾向以及对这些倾向的批判385
3 生产社会化的现阶段和从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的逻辑结构的历史制约性388
三十 产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劳动力商品化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确定——392
1 马克思对机器大工业的理解392
2 围绕马克思的理解所展开的某些论点395
3 各种产业革命观397
三十一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资本主义生产对劳动的规定——406
1 斯密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406
2 马克思的论述408
三十二 关于工资理论的争论——围绕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和劳动力的价值转化为劳动力的价格的争论——417
1 工资理论在《资本论》中的地位417
2 围绕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和价值规律所展开的争论419
3 围绕劳动力的价值转化为价格的转化论所展开的争论425
三十三 关于国际价值的争论——围绕对世界市场上的价值规律的修正——437
1 关于国际上修正价值规律的命题437
2 同国际贸易理论有关的问题441
3 国际价值理论研究史444
三十四 “资本的积累过程”理论的课题及其形成——再生产或积累理论体系的基础——451
1 “资本的积累过程”理论的课题451
2 “资本的积累过程”理论的地位455
3 “资本的积累过程”理论的形成457
三十五 占有规律的转变——通过所有权问题探讨资本积累的内在核心——464
1 占有规律的转变的课题和内容464
2 所有权规律转变理论的变迁和编辑467
3 对占有规律转变理论的研究和争论469
三十六 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失业率增大和利润率下降这两种趋势规律的关系——476
1 第二十三章的主题和该章在《资本论》体系中的地位476
2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477
3 围绕相对过剩人口所展开的争论和研究484
三十七 资本积聚、集中和垄断——积累的一般的、历史的规定——491
1 资本积聚、集中和垄断规定的意义491
2 关于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的规定492
3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一般规定494
4 资本集中的历史规定495
5 资本集中的历史规定性质497
6 资本集中的一般规定和历史规定500
7 研究动向502
三十八 贫困化理论——关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市场——505
1 关于贫困化理论的内容505
2 围绕贫困化理论所展开的争论508
3 贫困化理论的问题所在510
1 修正主义的主张516
三十九 关于修正主义的论战——《资本论》、崩溃理论、帝国主义——516
2 对修正主义的批判521
3 《资本论》和帝国主义523
四十 原始积累——对资产阶级所有权辩护论的批判——528
1 原始积累的理论和历史528
2 原始积累理论的研究史534
3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法文版《资本论》的原始积累理论539
四十一 “否定的否定”——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的理解——545
1 “否定的否定”理论的意义545
2 “否定的否定”理论的方法论基础548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对“否定的否定”的理解551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否定的否定”理论的研究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