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猪皮制革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猪皮制革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3172843.jpg)
- 卢行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603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猪皮-制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猪皮制革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0.1 我国制革行业的基本状况及特征1
0.2 我国猪皮资源分布及特点2
0.3 猪皮制革的主要产品3
0.4 发挥猪皮制革优势,促进皮革工业的持续发展3
第1章 猪皮原料皮5
1.1 我国猪皮原料皮的品质特征5
1.1.1 猪皮原料皮的分布及特征5
1.1.2 猪的品种及猪皮品质特征6
1.1.3 猪皮的季节品质特性10
1.1.4 猪皮制革原料皮的质量要求11
1.1.5 猪皮制革原料皮的收购12
1.2 猪皮原料皮的防腐与保存技术14
1.2.1 原料皮防腐的理论14
1.2.2 传统的猪皮防腐与保存技术16
1.2.3 原料皮在防腐处理和保藏期间被细菌造成的缺陷及其防治方法20
1.2.4 原料皮的消毒、灭虫及安全措施24
1.3 猪皮原料皮的组织结构特点31
1.3.1 猪皮的部位划分31
1.3.2 猪皮构造32
参考文献52
第2章 头层猪皮制革技术54
2.1 猪皮正面服装革生产技术54
2.1.1 湿加工工段工艺要点54
2.1.2 干整饰工段工艺要点98
2.1.3 工艺举例及解析105
2.2 猪皮绒面服装革生产技术111
2.2.1 湿加工工段工艺要点111
2.2.2 干整饰工段工艺要点119
2.2.3 防水和耐水洗猪皮绒面服装革的生产120
2.2.4 工艺举例及解析127
2.3 猪皮沙发革生产技术138
2.3.1 湿加工工段工艺要点138
2.3.2 干整饰工段工艺要点140
2.3.3 工艺举例及解析142
2.4 猪皮手套革生产技术146
2.4.1 蓝湿革生产工艺147
2.4.2 复鞣至成品革生产工艺148
2.5.1 植鞣技术简介150
2.5 其他猪皮制革产品的生产技术150
2.5.2 速鞣猪皮底革工艺实例152
2.5.3 猪皮带革生产工艺153
参考文献155
第3章 二层猪皮制革技术158
3.1 二层绒面革生产技术158
3.1.1 湿加工工段工艺要点158
3.1.2 干整饰工段工艺要点159
3.1.3 工艺举例及解析159
3.2 二层修面革生产技术160
3.2.1 二层革的发泡涂饰161
3.2.2 二层革的湿式聚氨酯涂饰166
3.2.3 二层革的干法移膜涂饰166
3.2.4 二层革的湿式发泡涂饰170
3.2.5 工艺举例171
参考文献172
第4章 猪皮制革的特殊加工174
4.1 皮革的印花174
4.1.1 概论174
4.1.2 皮革印花工艺175
4.1.3 丝网印花制版感光材料、底版、制版工艺189
4.1.4 皮革印花机械设备194
4.1.5 印花皮革质量标准200
4.2 伤残革的转鼓颜料着色201
4.2.1 基本原理201
4.2.2 基本步骤202
4.3 皮革的喷染203
4.2.3 转鼓颜料膏着色法实例203
4.3.1 基本原理204
4.3.2 喷染用染料的性能204
4.4 服装革的压花磨绒染色206
4.4.1 绒面、粒面双色效应产生的原理206
4.4.2 压花磨绒染色的方法207
4.5 装饰革和服装革的扎染208
4.5.1 基本原理208
4.5.2 基本方法208
4.6 装饰革和服装革的蜡染210
4.6.1 蜡染的原理210
4.6.2 蜡染方法210
4.7 伤残革的双色效应染色211
4.8.1 缩纹革起皱的原理212
4.8.2 缩纹革起皱的技术条件212
4.8 缩纹革的生产212
4.8.3 猪皮皱纹革214
4.9 皮革彩色“植”绒215
4.10 效应涂饰216
4.10.1 防水革的涂饰216
4.10.2 拉变色效应革的涂饰216
4.10.3 擦色革的涂饰217
4.10.4 珠光效应革的涂饰217
参考文献217
第5章 猪皮制革产品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218
5.1 浸水不当引起的不良后果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18
5.1.1 细菌侵蚀218
5.1.3 浸水过度219
5.1.2 浸水不足219
5.2 浸灰不当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21
5.2.1 脱毛不净221
5.2.2 灰皱222
5.2.3 灰皮硬222
5.2.4 裂面223
5.2.5 灰斑224
5.2.6 钙皂224
5.2.7 硫化物斑痕224
5.2.8 皮垢225
5.2.9 松面225
5.2.10 皮面上肥皱的加重225
5.2.11 毛被的过度免疫225
5.3 脱灰不当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办法225
5.3.5 钙斑226
5.3.4 松面226
5.3.7 产生硫化氢226
5.3.6 裸皮不洁226
5.3.3 粒面的损伤226
5.3.2 脱灰过度226
5.3.1 脱灰不足226
5.4 软化不当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办法227
5.4.1 软化不足227
5.4.2 软化过度227
5.4.3 抓面227
5.5 脱脂不当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办法228
5.5.1 油霜228
5.5.2 脂斑228
5.5.3 肥皱228
5.5.4 皂斑228
5.6.1 浸酸不足229
5.6 浸酸不当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29
5.6.2 浸酸过度230
5.6.3 盐霜230
5.6.4 浸酸pH值太低230
5.6.5 浸酸pH值偏高230
5.6.6 粒面粗糙230
5.6.7 皮革扁平230
5.7 鞣前机械操作中易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30
5.7.1 转鼓操作231
5.7.2 去肉231
5.7.3 剖层231
5.8 鞣制不当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31
5.8.1 铬鞣过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预防和消除方法231
5.8.2 鞣后坯革的静置存放过程容易出现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36
5.8.3 植鞣中易出现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37
5.9 中和不当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38
5.9.2 中和过度239
5.9.3 水洗不足239
5.9.1 中和程度不足239
5.10 染色不当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40
5.10.1 转鼓染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40
5.10.2 喷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44
5.10.3 刷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44
5.11 加脂不当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44
5.11.1 革身硬245
5.11.2 加脂剂吸收不完全245
5.11.3 皂斑245
5.11.4 白霜245
5.11.5 脂斑246
5.11.8 皮革变硬247
5.11.9 过度加脂247
5.11.6 油斑247
5.11.7 油脂的氧化和聚合247
5.11.10 热变黄248
5.11.11 堆置时坯革发热的问题248
5.11.12 皮革的耐陈化性问题249
5.12 复鞣和填充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49
5.12.1 浅色效应249
5.12.2 革身硬并且粒面皱缩249
5.12.3 管皱和空松249
5.13 干燥、回潮时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49
5.13.1 干燥中皮革面积的损失250
5.13.2 皮革变硬250
5.13.7 长条状搭杆印251
5.13.6 气泡状斑痕251
5.13.8 干燥不足251
5.13.4 出现深色边缘251
5.13.5 大面积花斑251
5.13.3 皮革表面颜色加深251
5.14.9 死折252
5.14 磨革加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252
5.14.1 划伤252
5.14.2 绒毛色调不一致252
5.14.3 磨毛252
5.14.4 磨焦252
5.14.5 磨光253
5.14.6 松面253
5.14.7 跳挡253
5.15 涂饰时产生的缺陷及其预防和消除的方法253
5.15.1 涂层容易产生的问题254
5.15.2 操作液配制不当出现的问题262
5.15.3 涂饰浆料容易出现的问题264
5.15.4 涂饰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264
参考文献265
第6章 猪皮制革的清洁化生产方法267
6.1 原皮保存267
6.1.1 废盐的循环利用267
6.1.2 无盐保藏方法268
6.2 浸水271
6.2.1 逆流循环浸水法271
6.2.2 酶浸水法272
6.3 脱脂274
6.3.1 废液循环有机溶剂脱脂法274
6.4.1 保毛脱毛法275
6.4 脱毛、浸灰275
6.3.2 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脱脂法275
6.4.2 氧化脱毛279
6.4.3 使用其他还原剂脱毛280
6.4.4 减少石灰的污染280
6.4.5 灰液直接循环浸灰281
6.5 无铵脱灰技术282
6.5.1 不产生NH3的传统脱灰方法282
6.5.2 二氧化碳(CO2)脱灰283
6.5.3 乳酸镁无铵脱灰285
6.6 环保型浸酸技术286
6.6.1 浸酸液的循环利用286
6.6.2 无盐浸酸286
6.7.1 高吸收铬鞣法287
6.7 环保型铬鞣技术287
6.7.2 废液直接循环铬鞣291
6.7.3 无铬鞣技术293
6.7.4 少铬鞣技术295
6.7.5 白湿皮技术296
6.7.6 超临界CO2铬鞣301
6.8 湿整理工段的清洁技术301
6.8.1 高吸收铬复鞣301
6.8.2 复鞣染整一体化302
6.8.3 清洁染色技术303
6.8.4 低污染加脂技术313
6.9 环保型涂饰技术313
6.9.1 采用水性涂饰剂涂饰313
6.9.2 采用辊涂机施涂318
参考文献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