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苑珠林校注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苑珠林校注 2
  • (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2484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99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6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苑珠林校注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册1

校注记略1

校注叙录1

校注凡例1

重刊法苑珠林序1

法苑珠林序1

卷一1

劫量篇第一1

第一小三灾部1

述意部第一1

疫病部第一2

刀兵部第三5

饥饉部第四6

相生部第五8

对除部第六11

第二大三灾部12

时量部第一13

时节部第二13

坏劫部第三19

成劫部第四24

卷二31

三界篇第二31

第一四洲部31

述意部第一31

会名部第二32

地量部第三34

山量部第四36

界量部第五41

方土部第六42

身量部第七49

寿量部第八49

衣量部第九50

优劣部第十50

第二诸天部52

辨位部第一52

会名部第二54

业因部第三56

受生部第四60

界量部第五63

卷三67

身量部第六67

衣量部第七69

寿量部第八70

住处部第九74

广狭部第十77

庄饰部第十一78

奏请部第十二82

通力部第十三83

身光部第十四85

市易部第十五86

婚礼部第十六87

饮食部第十七88

仆乘部第十八90

眷属部第十九91

贵贱部第二十92

贫富部第二十一92

送终部第二十二93

卷四95

日月篇第三95

述意部第一95

星宿部第二96

日宫部第三107

月宫部第四108

寒暑部第五110

照用部第六112

亏盈部第七114

升云部第八116

震雷部第九116

击电部第十117

降雨部第十一118

失候部第十二118

地动部第十三120

卷五133

六道篇第四133

第一诸天部133

述意部第一133

会名部第二134

受苦部第三137

报谢部第四141

感应缘143

晋居士史世光144

晋沙门释慧嵬145

宋仑氏有二女146

魏沙门释昙鸾147

魏居士掾弦超148

梁沙门释慧韶149

第二人道部150

述意部第一150

会名部第二151

住处部第三152

业因部第四153

贵贱部第五154

贫富部第六154

受苦部第七155

感应缘158

孔子长十尺大九围160

伍子胥长一丈大十围160

吕光长八尺四寸160

龙伯国人长三十丈160

天之东西南北极人各长三千万丈160

秦始皇时有大人长五丈161

僬侥国人长三尺161

天竺国人皆长一丈八尺161

襄武县有大人现长三丈余161

东南有人其长七尺162

西北海外有人长二千里162

秦襄王时有人长二十五丈六尺162

大秦国人长一丈五尺163

短人国男女皆长三尺163

侏儒国人长三四尺163

又僬侥国人长一尺五寸163

东北极竫人长九寸164

王莽时有人长一尺余164

涸泽生庆忌164

涸小水精生蚔164

第三阿修罗部164

述意部第一165

会名部第二165

住处部第三167

业因部第四169

眷属部第五170

衣食部第六170

战斗部第七171

感应缘173

赡波国修罗窟大头仙人173

南印度婆毗吠伽论师祈见弥勒174

摩伽陀国有一人见修罗女175

卷六177

第四鬼神部177

述意部第一177

会名部第二178

住处部第三179

列数部第四181

业因部第五186

身量部第六188

寿命部第七188

好丑部第八189

苦乐部第九189

贵贱部第十190

舍宅部第十一191

感应缘192

宋司马文宣193

宋长安王胡194

宋广陵李旦195

宋荥阳郑鲜之196

唐眭仁茜196

临川诸山鬼怪200

杂明俗中鬼神200

第五畜生部203

述意部第一203

会名部第二204

住处部第三206

身量部第四207

寿命部第五208

业因部第六208

受报部第七209

修福部第八214

苦乐部第九216

好丑部第十216

感应缘217

黄初在魅怪217

蜀山有猳国怪218

越山有鸟怪218

季桓子井有羊怪219

晋怀瑶家地有犬怪220

高辛氏时有狗怪221

西国行记人畜交孕怪222

卷七227

第六地狱部227

述意部第一227

会名部第二228

受报部第三230

时量部第四242

典主部第五244

王都部第六245

业因部第七247

诫勖部第八252

感应缘254

晋居士赵泰255

晋沙门支法衡258

赵居士石长和259

汉函谷鬼261

庐江县哭261

吐蕃国镬汤261

唐柳智感判地狱262

卷八265

千佛篇第五265

七佛部第一265

述意部第一266

出时部第二266

姓名部第三270

种族部第四271

道树部第五272

身光部第六272

会数部第七273

弟子部第八274

久近部第九275

因缘部第二276

述意部第一276

引证部第二276

业因部第三278

种姓部第三282

述意部第一282

王族部第二282

种姓部第三284

求婚部第四286

降胎部第四290

述意部第一290

现衰部第二290

观机部第三292

呈祥部第四296

降胎部第五299

奖导部第六300

卷九303

出胎部第五303

述意部第一303

迎后部第二304

感瑞部第三304

诞孕部第四305

招福部第五308

降邪部第六310

同应部第七311

校量部第八313

侍养部第六314

述意部第一314

养育部第二315

善徵部第三316

占相部第七317

述意部第一318

敕占部第二318

呈恭部第三319

现相部第四320

业因部第五326

同异部第六327

校量部第七328

百福部第八328

游学部第八331

述意部第一331

召师部第二331

捔力部第三336

校量部第四339

卷十341

纳妃部第九341

述意部第一341

灌带部第二342

求婚部第三347

疑谤部第四353

胎难部第五355

神异部第六356

厌苦部第十358

述意部第一358

观田部第二358

出游部第三361

厌欲部第四365

出家部第十一367

述意部第一367

离俗部第二368

剃发部第三372

具服部第四376

使还部第五377

谏子部第六379

差侍部第七380

佛发部第八380

时节部第九383

会同部第十383

卷十一385

成道部第十二385

述意部第一385

乞食部第二386

学定部第三388

苦行部第四390

乳糜部第五391

草座部第六395

降魔部第七398

成道部第八399

天赞部第九400

变化部第十401

说法部第十三402

述意部第一403

赴机部第二404

说益部第三407

卷十二409

涅槃部第十四409

述意部第一409

韬光部第二410

赴哀部第三412

时节部第四414

弟子部第五415

结集部第十五416

述意部第一416

结集部第二417

大乘结集部第一417

五百结集部第二419

千人结集部第三422

七百结集部第四427

感应缘433

周书记佛生时434

周书记佛灭时435

史录记佛是大圣435

前汉孝武帝已闻佛教435

前汉哀帝时已行斋戒436

秦始皇时亦有佛法至436

後汉郊祀志记佛为大圣437

後汉明帝时三宝具行437

西晋海浮维卫迦叶二石像439

齐文宣帝时得佛牙至440

隋天台释智顗感见三道宝阶442

唐潞州释昙荣感见七佛现443

第二册445

卷十三445

敬佛篇第六445

述意部第一445

念佛部第二446

观佛部第三449

感应缘451

东汉雒阳画释迦像缘453

南吴建邺金像从地出缘453

西晋吴郡石像浮江缘454

西晋泰山七国金像瑞缘455

东晋杨都金像出渚缘455

东晋襄阳金像游山缘457

东晋荆州金像远降缘458

东晋吴兴金像出水缘462

东晋会稽木像香瑞缘463

东晋吴郡金像传真缘463

东晋东掖门金像出地缘464

东晋庐山文殊金像缘464

元魏凉州石像山袈裟出现缘465

元魏定州金观音像高王经缘466

北凉河西王南崖塑像缘467

北凉沮渠丈六石像现相缘467

卷十四469

感应缘469

宋都城文殊师利金像缘472

宋东阳铜像从地出缘472

宋浦中金像光现乃出缘472

宋江陵上明泽中金像缘472

宋荆州壁画像涂却现缘473

宋江陵支江金像誓志缘473

宋湘州桐盾感通作佛光缘474

齐番禺石像遇火轻举缘474

齐彭城金像汗出表祥缘474

齐杨都观音金像缘475

梁荆州优填王栴檀像缘476

梁杨都光宅寺金像缘477

梁高祖等身金银像缘477

陈重云殿并像飞入海缘478

北齐末晋州灵石寺石像缘479

周宜州北山铁矿石像缘479

周襄州岘山华严行像缘480

隋蒋州兴皇寺焚像移缘480

隋京师日严寺瑞石影缘481

隋邢州沙河寺四面像缘482

隋雍州凝观寺释迦夹纻像缘482

唐邡州石像出山现缘483

唐凉州山出石文有佛字缘483

唐渝州相思寺佛迹出石缘483

唐循州灵龛寺佛迹现缘484

唐雍州李大安金铜像感救缘484

唐幽州渔阳悬失火像不坏缘485

唐并州童子寺大像放光现瑞缘486

唐西京清禅寺盗金像缘486

唐抚州及潭州行像等缘486

唐雍州蓝田金像出石中缘487

唐雍州鄠县金像出沣水缘487

唐沁州山石像放光照谷缘487

唐益州法聚寺画地藏菩萨缘488

唐荆州瑞像图画放光缘488

唐代州五台山像变现出声缘489

唐故净业等天人感应缘490

卷十五507

弥陀部第四507

述意部第一507

会名部第二508

辩处部第三509

能见部第四511

业因部第五511

引证部第六515

感应缘517

宋沙门僧亮517

宋居士葛济之518

宋比丘尼慧木519

宋魏世子520

宋沙门昙远520

梁沙门法悦521

隋五十菩萨瑞像523

隋沙门慧海524

唐沙门道昂524

唐沙门善胄525

卷十六527

弥勒部第五527

述意部第一527

受戒部第二528

赞叹部第三529

业因部第四535

发愿部第五540

感应缘542

晋谯国戴逵542

晋沙门释道安544

宋尼释慧玉547

梁沙门释僧护547

隋沙门释灵干549

唐沙门释善胄550

卷十七553

普贤部第六553

感应缘553

宋路昭太后553

宋沙门释道温554

宋沙门释道冏554

齐沙门释普明555

观音部第七556

感应缘556

秦尚书徐义558

秦东平毕览558

晋沙门竺法义558

晋沙门竺法纯558

晋沙门释开达559

晋太原郭宣之559

晋吴郡潘道秀560

晋居士栾苟560

晋沙门释法智560

晋南公子敖561

晋益州孙道德561

晋辽城刘度561

晋河内窦传562

宋新兴张兴563

宋居士王琰563

魏沙门释道泰565

魏定州孙敬德565

魏沙门释法力565

敬法篇七567

述意部第一567

听法部第二567

求法部第三571

感福部第四574

法师部第五578

谤罪部第六580

卷十八585

感应缘585

汉法内传经588

晋济阴丁德慎589

晋汝南周闵590

晋於潜董吉590

晋会稽周珰592

晋会稽谢敷592

晋沙门释道安593

晋沙门释僧生593

魏沙门朱士行593

魏沙门释志湛594

魏沙门五侯寺僧594

魏太和中内阉官595

宋沙门释慧严595

宋比丘尼释智通595

宋沙门释慧庆596

齐沙门释慧宝596

梁南海何规597

周高祖武帝598

陈扬州严恭598

隋初扬州僧亡其名599

隋沙门释慧意600

隋沙门释法藏601

隋客僧不得名602

隋沙门释智苑603

唐沙门释道积604

唐释遗俗604

唐福水史呵誓604

唐隆州令狐元轨605

唐沙门释昙韵605

唐沙门书生荀氏606

唐夫人豆卢氏606

唐都水使者苏长妾607

唐邢州司马柳俭607

唐遂州赵文信608

唐蓬州县丞刘弼608

唐洛阳贾道羡609

唐吴郡人陆怀素609

唐河内司马乔卿609

唐平州人孙寿610

唐郑州李虔观610

唐曹州济阴县经验610

卷十九611

敬僧篇第八611

述意部第一611

引证部第二613

敬益部第三623

违损部第四624

感应缘629

魏沙门释昙始630

晋沙门释道开630

晋司空何充631

晋庐山七领圣僧631

晋沙门释僧朗631

晋沙门释法相632

晋沙门释法安632

宋沙门慧远633

宋沙门释慧全633

齐沙门释慧明634

神州诸山圣僧634

卷二十637

致敬篇第九637

述意部第一637

功能部第二639

普敬部第三643

名号部第四648

会通部第五650

敷座部第六653

仪式部第七654

感应缘660

唐左监门校尉冯翊李山龙660

卷二十一663

福田篇第十663

述意部第一663

优劣部第二663

平等部第三668

归信篇第十一670

述意部第一670

小乘部第二672

大乘部第三674

感应缘678

晋沙门竺法师678

宋居士袁炳679

隋沙门释道仙680

士女篇第十二681

俗男部第一681

述意部第一681

诫俗部第二682

劝导部第三685

俗女部第二688

述意部第一689

奸伪部第二689

卷二十二699

入道篇第十三699

述意部第一699

欣厌部第二700

剃发部第三703

引证部第四706

感应缘719

宋沙门智严719

宋沙门求那跋摩720

宋尼释昙辉722

宋居士赵习723

宋东官仑二女723

卷二十三725

惭愧篇第十四725

述意部第一725

引证部第二726

奖导篇第十五736

述意部第一737

引证部第二738

生信部第三740

业因部第四742

感应缘744

晋竺长舒744

宋邢怀明745

宋王叔达746

说听篇第十六746

述意部第一747

引证部第二747

仪式部第三750

违法部第四753

卷二十四757

简众部第五757

渐顿部第六761

法施部第七762

报恩部第八766

利益部第九769

感应缘775

宋沙门竺道生775

宋居士费崇先778

魏沙门天竺勒那778

齐沙门释僧范779

隋沙门释昙延779

隋沙门释慧远780

隋沙门释法彦781

唐沙门释道宗782

唐沙门释道愻782

卷二十五785

见解篇第十七785

述意部第一785

引证部第二785

感应缘798

晋沙门竺鸠摩罗什798

宋沙门释法显805

卷二十六809

宿命篇第十八809

述意部第一809

引证部第二810

宿习部第三814

五通部第四818

感应缘821

晋羊太傅822

晋琅玡王练822

晋河内向靖823

宋释昙谛823

魏释乘师824

隋崔彦武824

唐释道绰825

唐刘善经826

唐释玄高826

卷二十七827

至诚篇第十九827

述意部第一827

求实部第二828

求戒部第三830

求忍部第四831

求进部第五832

求定部第六833

求果部第七834

济难部第八836

感应缘837

晋明帝杀力士含玄838

楚熊渠夜行射石839

楚干将莫耶藏剑839

宋韩冯妻康王夺840

宋伏万寿念观音841

宋顾迈念观音841

宋沙门慧和念观音842

宋韩徽念观音842

宋彭子乔念观音842

赵沙门单服松吞石843

唐董雄念观音844

唐沙门道积諫志845

唐沙门法诚诵经验847

唐比丘尼法信经验850

卷二十八851

神异篇第二十851

述意部第一851

捔通部第二852

降邪部第三854

胎孕部第四856

杂异部第五860

感应缘863

晋沙门释昙邃865

晋沙门释法相865

晋沙门释仕行866

晋沙门释耆域866

晋沙门释佛调868

晋沙门释揵陀勒869

晋居士抵世常869

宋参军程德度870

齐沙门释弘明870

齐沙门释法献871

隋沙门释普安871

隋沙门释法安874

隋沙门释慧偘876

唐沙门释转明876

唐沙门释贾逸878

唐沙门释法顺878

唐兖州邹县人张忘字880

诸传杂明神异记882

卷二十九887

感通篇第二十一887

述意部第一887

圣迹部第二888

卷三十917

住持篇第二十二917

述意部第一917

治罚部第二918

思慎部第三922

说听部第四926

菩萨部第五932

罗汉部第六937

僧尼部第七940

长者部第八941

天王部第九942

鬼神部第十943

卷三十一945

潜遁篇第二十三945

述意部第一945

引证部第二946

感应缘951

西晋沙门刘萨何952

西晋沙门释杯度954

西晋沙门竺佛图澄954

西晋沙门释道进955

宋沙门释昙始956

宋沙门释法朗957

宋沙门释邵硕958

宋沙门释慧安958

齐帝高洋959

齐沙门释僧慧960

梁沙门释宝志961

吴居士徐光964

搜神杂传地仙等记964

妖怪篇第二十四971

述意部第一971

引证部第二971

感应缘979

东阳留宠为血怪981

鲁昭公时龙怪982

汉惠帝时龙怪982

汉武帝时蛇怪982

汉桓帝时蛇怪982

晋太康中有鱼怪982

汉成帝时鼠怪983

汉景帝时犬怪983

汉章帝时魅怪983

贾谊见?鸟怪984

安阳城有亭庙怪984

东越闽中蛇怪985

中山王周南鼠怪986

桂阳张遗树怪986

南阳宋大贤亭怪987

吴时庐陵郡亭中鬼怪987

建安中东郡界老公怪988

晋时有老貍作父怪988

晋南京寺记乌巢殿怪989

晋时有貍作人妇怪989

晋时有貍作人女产儿怪990

晋时张春女邪魅怪990

宋时梁道修宅内鬼魅怪990

琅玡王骋之妻怪991

西方山中人食?蟹怪992

宋时王家作蟹断有材怪993

唐时逆人张亮霹雳怪993

第三册995

卷三十二995

变化篇第二十五995

述意部第一995

通变部第二996

厌欲部第三998

感应缘1003

通叙神化多种之变1005

周时有左慈能变1007

舌埵山有帝女能变1008

夏鲧及赵王如意变1009

魏襄王年中有女变1009

汉建平中有男子变1009

汉建安中有男子变1010

晋元康中有女变1010

晋惠怀时有男女变1010

汉景帝时有人变1010

汉宣帝时有鸡变1011

晋太康年中有彭蚑及蟹变1011

孔子於陈弦歌馆中有鳀鱼变1011

晋豫章郡吏易拔变1012

晋宜阳县有女姓彭名娥变1012

晋太末县吴道宗母变1012

晋复阳县有牛变1013

炎帝之女变1013

诸传杂记之变1013

秦时有江南宫亭庙神变1014

秦时南方有落民飞头变1015

高阳氏同产夫妇变1015

魏时寻阳县北山蛮人作术变1015

魏时清河宋士宗母因浴变1016

梁朝居士韦英妻梁氏嫁变1016

眠梦篇第二十六1017

述意部第一1017

三性部第二1018

善性部第三1019

不善部第四1022

无记部第五1025

感应缘1026

汉甘陵府丞文颖1027

宋陈秀远1028

宋太守诸葛覆1028

宋马虔伯1029

齐沙门释僧护1030

唐沙门释智兴1030

卷三十三1033

兴福篇第二十七1033

述意部第一1033

兴福部第二1034

生信部第三1036

校量部第四1039

修造部第五1041

?施部第六1047

杂福部第七1048

洗僧部第八1051

感应缘1058

晋大司马桓温1058

晋王凝之夫人谢氏1059

隋沙门释慧达1059

唐沙门释住力1060

唐沙门释志超1062

唐沙门释慧震1062

唐沙门释慧云1063

唐沙门释道英1065

唐沙门释乂德1067

唐沙门释通达1068

唐上柱国王怀智1070

卷三十四1071

摄念篇第二十八1071

述意部第一1071

引证部第二1072

发愿篇第二十九1083

述意部第一1083

引证部第二1084

卷三十五1095

法服篇第三十1095

述意部第一1095

功能部第二1096

会名部第三1097

济难部第四1099

感报部第五1101

违损部第六1103

感应缘1106

西域志云有佛袈裟1107

魏明帝有火浣布袈裟1107

宋沙门释僧妙有袈裟1107

唐沙门释慧光有袈裟1109

唐沙门道宣感通袈裟1109

燃灯篇第三十一1119

述意部第一1119

引证部第二1120

感应缘1132

宋沙门释道冏1133

隋沙门释法纯1134

唐简州三学山寺神灯1134

卷三十六1137

悬幡篇第三十二1137

述意部第一1137

引证部第二1138

感应缘1141

宋刘琛之1141

华香篇第三十三1141

述意部第一1141

引证部第二1142

感应缘1151

宋沙门求那跋摩1151

齐高士明僧绍1152

梁沙门释惠钊1152

南齐晋安王萧子懋1153

唐沙门释惠主1153

唐雍州渭南山倒豹谷神香 兼又杂俗出香处1154

呗赞篇第三十四1165

述意部第一1165

引证部第二1166

赞叹部第三1168

音乐部第四1171

感应缘1176

晋沙门帛法桥1176

晋沙门支昙籥1177

齐沙门释僧辩1177

齐沙门释昙凭1178

齐有仕人姓梁1178

唐刺史任义方1179

卷三十七1181

敬塔篇第三十五1181

述意部第一1181

引证部第二1182

兴造部第三1187

感福部第四1190

旋绕部第五1196

卷三十八1199

故塔部第六1199

感应缘1206

西晋会稽鄮县塔1209

东晋金陵长干塔1210

石赵青州东城塔(目)1212

姚秦河东蒲坂塔(目)1212

周岐州岐山南塔1212

周瓜州城东古塔(目)1215

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目)1215

周洛州故都西塔(目)1215

周凉州姑臧故塔(目)1215

周甘州删丹县故塔(目)1215

周晋州霍山南塔(目)1215

齐代州城东古塔(目)1215

隋益州福感寺塔1215

隋益州晋源县塔1216

隋郑州超化寺塔1217

隋怀州妙乐寺塔1218

隋并州净明寺塔(目)1218

隋并州榆社县塔(目)1218

隋魏州临黄县塔1218

统明神州山川并海东塔1219

杂明西域所造之塔1221

卷三十九1229

伽蓝篇第三十六1229

述意部第一1229

营造部第二1230

致敬部第三1236

感应缘1242

晋建元寺并建康太清寺1244

宋灵昧寺在钟山蒋林里1244

魏平等寺寺在南京1244

晋升平白塔寺在秣陵三井里1245

晋白马寺在建康中黄里1245

晋临海天台山石梁圣寺1245

宋东海蓬莱山圣寺1246

晋桴罕临河唐述谷仙寺1247

齐相州石鼓山竹林圣寺1247

岩州林虑山灵隐圣寺(目)1249

齐晋阳冥寂山圣寺1249

汉代州五台山大孚圣寺1249

魏太山丹岭圣寺1250

唐雍州太一山九空仙寺1251

唐终南山大秦岭竹林寺1252

唐子午关南独圣寺1252

唐终南折谷炬明圣寺1253

唐终南库谷内寺1253

西域志诸山感供圣寺1254

总述中边化迹降灵记1254

卷四十1259

舍利篇第三十七1259

述意部第一1259

引证部第二1260

佛影部第三1261

分法部第四1262

感福部第五1265

感应缘1266

汉僧道角法1267

魏外国沙门金盘贮舍利五色腾焰1268

吴康僧会祈舍利1268

孙皓毁法舍利扬彩1269

晋竺长舒以舍利投水中五色光现1269

晋董汪家木像舍利发光1270

晋广陵舍利放光1270

晋北僧法开建寺求舍利1270

晋孟景建寺获舍利三颗1270

晋义熙有一舍利自分为三1271

宋贾道子於芙蓉内得一舍利1271

宋安千载家奉佛得舍利1272

宋张须元家於像前华上得舍利数十颗1272

宋刘凝之额下得舍利二枚1272

宋徐椿读经得二舍利1273

隋文帝立佛舍利塔1273

舍利感应记二十卷1275

庆舍利感应表并荅1279

卷四十一1283

供养篇第三十八1283

述意部第一1283

引证部第二1284

受请篇第三十九1291

述意部第一1291

请僧部第二1291

卷四十二1299

圣僧部第三1299

施食部第四1304

食时部第五1307

食法部第六1308

食讫部第七1315

咒愿部第八1317

施福部第九1320

感应缘1324

晋司空何充1325

晋尼竺道容1325

晋阙公则1326

晋南阳滕普1327

宋沙门仇那跋摩1327

梁沙门释道琳1328

卷四十三1329

轮王篇第四十1329

述意部第一1329

会名部第二1330

七宝部第三1331

顶生部第四1336

育王部第五1338

卷四十四1351

君臣篇第四十一1351

述意部第一1351

王德部第二1352

王过部第三1354

王业部第四1357

王福部第五1362

王都部第六1363

感应缘1368

燕臣庄子仪1368

汉王如意1369

汉灵帝1369

汉宣帝1370

又汉灵帝1370

卷四十五1371

纳谏篇第四十二1371

述意部第一1371

引证部第二1372

审察篇第四十三1380

述意部第一1380

审怒部第二1381

审过部第三1384

审学部第四1386

感应缘1387

博物志验1387

白泽图验1388

抱朴子验1390

卷四十六1393

思慎篇第四十四1393

述意部第一1393

慎用部第二1393

慎祸部第三1401

慎境部第四1402

慎过部第五1403

感应缘1406

汉下邳周式1407

汉会稽句章人1408

汉诸暨县吏吴详1408

晋义兴人姓周1409

晋淮南胡茂回1409

宋豫章胡庇之1410

宋泰始中张乙1411

宋襄城李颐1411

周宣帝宇文赟1412

齐京师释慧豫1413

唐亲卫高法眼1413

俭约篇第四十五1415

述意部第一1415

引证部第二1415

感应缘1419

晋单道开1420

唐杜智楷1421

卷四十七1423

惩过篇第四十六1423

述意部第一1423

引证部第二1424

感应缘1434

宋沙门释僧苞1434

齐沙门释僧远1435

隋沙门释洪献1436

和顺篇第四十七1437

述意部第一1437

引证部第二1438

和施部第三1440

和国部第四1443

和事部第五1445

卷四十八1449

诫勖篇第四十八1449

述意部第一1449

诫马部第二1450

诫学部第三1452

诫盗部第四1453

诫罪部第五1454

杂诫部第六1456

感应缘1462

晋沙门释支遁1463

周沙门释亡名1463

周沙门释道安1465

齐沙门释僧范1468

卷四十九1471

忠孝篇第四十九1471

述意部第一1471

引证部第二1472

太子部第三1475

睒子部第四1478

业因部第五1483

感应缘1485

舜子有事父之感1487

郭巨有养母之感1487

丁兰有刻木之感1487

董永有自卖之感1488

陈遗有焦饭之感1488

姜诗有取水之感1488

吴逵在供葬之感1489

萧固有延葬之感1489

咸冲有哀恸之感1489

虚之有疾愈之感1490

伯瑜有泣哀之感1490

石奢有代死之感1490

孝妇有养姑之感1491

雄女有投水之感1491

千石有坟墓之感1492

不孝篇第五十1492

述意部第一1492

五逆部第二1493

妇逆部第三1499

弃父部第四1500

感应缘1504

周王彦伟1504

齐何君平1504

隋妇养姑1505

第四册1507

卷五十1507

报恩篇第五十一1507

述意部第一1507

引证部第二1507

感应缘1513

宋吴子英1514

宋有一国佛免难1514

宋渤海陈裴1514

唐并州石壁寺僧1516

背恩篇第五十二1516

述意部第一1516

引证部第二1517

卷五十一1525

善友篇第五十三1525

述意部第一1525

引证部第二1526

恶友篇第五十四1533

述意部第一1533

引证部第二1534

择友篇第五十五1538

述意部第一1538

引证部第二1539

感应缘1541

魏沙门释超达1542

魏沙门释僧朗1543

齐沙门释道丰1544

卷五十二1547

眷属篇第五十六1547

述意部第一1547

哀变部第二1548

改易部第三1551

离著部第四1555

感应缘1560

晋居士杜愿1560

宋居士董青建1561

宋居士袁廓1563

宋居士卞悦之1564

唐沙门释慧如1564

唐居士王会师1565

唐居士李信1566

校量篇第五十七1567

述意部第一1567

施田部第二1567

十地部第三1569

福业部第四1570

罪业部第五1571

杂行部第六1572

方土部第七1575

卷五十三1577

机辩篇第五十三1577

述意部第一1577

菩萨部第二1578

罗汉部第三1582

感应缘1587

秦太守赵正1588

晋沙门释僧睿1589

晋沙门支孝龙1590

晋沙门康僧渊1590

愚戆篇第五十九1591

述意部第一1591

般陀部第二1591

杂痴部第三1597

卷五十四1607

诈伪篇第六十1607

述意部第一1607

诈亲部第二1608

诈毒部第三1609

诈贵部第四1611

诈怖部第五1613

诈畜部第六1614

惰慢篇第六十一1624

述意部第一1624

引证部第二1625

感应缘1628

晋抵世常奉法验1629

庄子验1629

列女传验1629

文子验1630

孙卿子验1630

盐铁论验1630

晋平公验1630

论衡验1631

卷五十五1633

破邪篇第六十二1633

述意部第一1633

引证部第二1634

感应缘1647

辩圣真伪一1648

邪正相翻二1652

妾传邪教三1659

妖惑乱众四1664

道教敬佛五1667

舍邪归正六1671

卷五十六1683

富贵篇第六十三1683

述意部第一1683

引证部第二1684

感应缘1692

晋王文度1692

晋张氏1693

晋刘伯祖1693

晋太守李恒1693

唐中书令岑文本1694

唐别驾沈裕1695

贫贱篇第六十四1696

述意部第一1696

引证部第二1697

须达部第三1699

贫儿部第四1702

贫女部第五1706

感应缘1709

汉阴生1709

卷五十七1711

债负篇第六十五1711

述意部第一1711

引证部第二1712

感应缘1718

汉沙门释安清1719

晋沙门释帛远1721

梁南阳人侯庆1722

隋扬州人卞士瑜1722

隋洛州人王五戒1723

隋冀州人耿伏生1723

唐郑州妇女朱氏1724

唐汾州人路伯达1724

唐雍州人程华1725

唐潞州人李校尉1725

唐雍州妇人陈氏1726

诤讼篇第六十六1728

述意部第一1728

引证部第二1728

感应缘1735

汉景帝时白颈乌斗1735

汉中平年有雀斗1736

卷五十八1737

谋谤篇第六十七1737

述意部第一1737

咒诅部第二1738

诽谤部第三1743

避讥部第四1747

卷五十九1751

宿障部第五1751

孙陀利谤佛缘第一1752

奢弥跋谤佛缘第二1754

佛患头痛缘第三1755

佛患骨节烦疼缘第四1756

佛患背痛缘第五1757

佛被木枪刺脚缘第六1758

佛被提婆达多掷石出血缘第七1763

佛被婆罗门女旃沙舞杅谤佛缘第八1764

佛食马麦缘第九1767

佛经苦行缘第十1769

卷六十1773

咒术篇第六十八1773

述意部第一1773

忏悔部第二1774

弥陀部第三1776

弥勒部第四1778

观音部第五1779

灭罪部第六1782

杂咒部第七1790

卷六十一1803

感应缘1803

前周葛由1804

晋释耆域1804

晋竺佛图澄1806

晋竺法印1812

宋释宝意1813

宋释杯渡1813

宋释玄畅1818

杂俗幻术1819

卷六十二1825

祭祠篇第六十九1825

述意部第一1825

献佛部第二1826

祭祠部第三1837

感应缘1845

益州西南有石室庙神1846

庐陵太守庞企蝼蛄神1846

偓佺槐山采药父神1847

殷大夫彭祖仙室有虎神1847

汉蒋子文死为钟山下神1847

汉会稽郢县女吴望子感神1848

晋巴丘县有巫师感神1849

晋夏侯玄为司马景王杀徵1850

晋居士张应改俗祠事佛有徵1850

宋陈安居废祀神事佛有徵1851

宋齐僧钦精勤奉佛有徵1854

梁沙门释僧融有俗施庙有徵1855

唐倪买得妻皇甫氏暴死有徵1856

占相篇第七十1857

述意部第一1857

引证部第二1857

感应缘1864

汉黄头郎1865

汉周亚夫1865

宋刘龄1865

梁沙门释琰1866

梁沙门释智藏1867

周居士张元1868

卷六十三1869

祈雨篇第七十一1869

述意部第一1869

祈祭部第二1870

降雨部第三1873

河海部第四1875

感应缘1877

秦中宿县有观亭水神1879

秦丹阳县湖侧有梅姑神1879

汉夜郎遁水竹王祠有竹节神1880

汉中平年江水内有蜮含沙射人1880

汉永昌郡不韦县有禁水毒气1880

太山之东有沣泉饮用神灵1881

二华之山当黄河有神排分流1881

黄帝时有赤将子举能随风雨上下1881

周礼春官司命风伯雨师 抱朴子河伯1881

神农时有赤松子是雨师能服水入火1882

汉沙门于吉能祈雨将孙策忌害见怪1882

汉沙门竺昙盖祈雨有徵1882

晋沙门僧群隐山感神水饮而不饥1883

晋庐山释慧远以杖掘地感泉涌出1883

晋沙门于法兰感涸涧涌水清流1884

晋沙门涉公能咒龙下钵中1884

晋沙门佛图澄能祈雨白龙二头显1885

晋沙门竺昙摩罗刹能咒水枯而更流1885

宋沙门求那跋陀罗能祈雨应时而降1886

齐沙门昙超有神请超祈雨有徵1887

梁安国寺有瑞像放光处有泉涌1888

唐沙门空藏能祈雨甚有徵应1888

唐沙门慧璇山隐无水感神请居得水1888

园果篇第七十二1890

述意部第一1890

引证部第二1890

树果部第三1892

损伤部第四1896

种子部第五1898

感应缘1899

周隐王二年地暴长1901

夏秦周汉时山亡1901

汉哀帝时有灵树变1902

汉建昭五年有大槐树变1902

汉灵帝有二樗树变1903

汉光和年时有灵草变1903

晋永嘉年时有偃鼠出怪1903

吴先主时有灵树出变1904

吴时太守郡境有灵槎怪1904

太古之时有女马皮变为蚕虫1904

宋沙门释僧瑜亡後房内生双桐树1905

唐王玄策西国行传有金山1906

卷六十四1907

渔猎篇第七十三1907

述意部第一1907

引证部第二1908

感应缘1911

楚养由基善射术1913

诸葛恪出猎有怪如小儿1913

鲁桓公被齐襄公杀为怪1913

晋谯郡周子文等游猎受现报1914

宋阮稚宗好猎现受苦报1915

梁邹文立以屠为业现报大患1916

隋王骠骑将军好猎女狂如兔1916

隋鹰扬郎将姜略好猎见群鸟索命1916

隋冀州外邑有小儿烧鸡卵食现报1917

唐遂安公李寿好猎被犬诉生割肉1918

唐曹州人方山开好猎现报受苦1918

唐汾州人刘摩儿好猎现报受苦1919

唐陇西李知礼好猎现报受苦1920

唐晋州屠儿杀猪有徵验1921

慈悲篇第七十四1922

述意部第一1922

菩萨部第二1923

国王部第三1929

畜生部第四1932

观苦部第五1935

感应缘1938

隋沙门释慧越1939

唐沙门释道积1939

唐沙门释慈藏1940

唐县尉卢元礼1941

唐玄奘法师西国行传1941

卷六十五1943

放生篇第七十五1943

述意部第一1943

引证部第二1944

感应缘1949

唐魏郡马嘉运1949

救厄篇第七十六1952

述意部第一1952

菩萨部第二1953

流水部第三1954

商主部第四1956

兽王部第五1957

感应缘1961

秦沙门释道冏1962

晋居士吕竦1963

晋居士徐荣1963

晋居士张崇1964

晋将军王懿1964

晋严猛妇1965

晋周子长1966

宋沙门竺惠庆1966

宋沙门释昙无竭1967

宋沙门释法进1967

周沙门释惠瑱1968

周沙门释僧实1969

陈沙门释惠布1969

唐沙门释智聪1970

唐居士徐善才1971

卷六十六1973

怨苦篇第七十七1973

述意部第一1973

伤悼部第二1974

五阴部第三1980

八苦部第四1981

杂难部第五1985

卷六十七1989

虫寓部第六1989

地狱部第七1997

感应缘2002

周宣王杀杜伯亡後现报2003

秦始皇伐终南山树怪2004

秦高平李羡奴助鬼报2004

晋吴郡张缝家杀鬼报2004

魏刘赤斧梦蒋侯如为主簿验2005

吴王夫差枉杀臣公孙圣现验2005

晋安定张祚为张璀枉杀现验2006

晋张颀枉杀曲俭颀被现验2006

宋秣陵县令陶继之枉杀太乐妓现验2007

宋将军张悦枉杀江州长史邓琬现验2007

齐文惠太子枉杀豫章王萧嶷现验2008

魏洛阳令寇祖仁枉杀成阳王元徽现验2008

唐国初相州大慈寺群贼共停相杀污寺现验2009

第五册2011

卷六十八2011

业因篇第七十八2011

述意部第一2011

业因部第二2012

十恶部第三2016

十善部第四2022

引证部第五2027

卷六十九2037

受报篇第七十九2037

述意部第一2037

引证部第二2038

受胎部第三2039

中阴部第四2042

现报部第五2047

生报部第六2048

後报部第七2055

定报部第八2057

不定部第九2059

善报部第十2061

卷七十2065

恶报部第十一2065

住处部第十二2077

七识住处第一2078

九众生居住处第二2078

二十五有住处第三2079

四十居止住处第四2081

感应缘2082

汉时有女生儿两头两颈2084

汉洛阳有女生儿两头肩有四臂2085

晋新蔡县胡氏产二女相向腹心合胸2085

周烈王时有女产二龙2086

汉时有女生蛇2086

周哀王时有女生四十子又有豕生人2086

秦孝公时有马生人2086

汉文帝时有马与狗皆生角2086

汉定襄有牝马生驹三足2087

秦文王时有献五足牛2087

汉景帝时有献牛足出背上2087

晋武昌有牛生子两头八足两尾2087

汉天水平襄有?生雀2088

魏黄初中有鹰生?口爪俱赤2088

汉窦婴灌夫田鼢因恨谋死现报2088

晋王敦枉害刁玄亮现报2089

晋张鹿杀经旷现报2089

晋御史石密枉奏杀典客现报2089

晋桓温枉害殷涓现报2090

秦姚苌枉害苻永固苌受现报2090

秦李雄从叔寿枉害李期现报2091

宋翟铜乌枉害张超现报2091

宋张稗为邻人烧死邻人受现报2091

宋吕庆祖为奴枉害奴受现报2092

唐杜通达枉害众僧受现报2093

唐贞观年内有邢文宗枉害众僧受现报2093

卷七十一2095

罪福篇第八十2095

述意部第一2095

业行部第二2096

罪行部第三2100

福行部第四2102

感应缘2105

唐遂州参军孔恪暴病死一日而稣验2105

欲盖篇第八十一2107

五欲部第一2107

述意部第一2107

欲系部第二2108

欲障部第三2109

诃欲部第四2111

五盖部第二2117

第一贪欲盖2117

第二瞋恚盖2117

第三睡眠盖2119

第四掉悔盖2120

第五疑盖2121

卷七十二2123

四生篇第八十二2123

述意部第一2123

会名部第二2124

相摄部第三2125

受生部第四2131

五生部第五2137

感应缘2139

晋沙门支道林2139

唐居士信都元方2140

十使篇第八十三2141

述意部第一2141

会名部第二2141

迷理部第三2149

断障部第四2152

卷七十三2157

十恶篇第八十四2157

述意部第一2157

业因部第二2158

果报部第三2161

杀生部第四2165

述意部第一2165

引证部第二2167

感应缘2171

宋抚军将军刘毅验2172

梁有人沐发用鸡卵白验2173

梁有人卖鳝为业验2173

梁有客食炙肉验2173

梁有人杀牛系刹柱下验2173

梁有部曲截盗贼手验2173

齐有人杀牛食卒验2173

齐有人捕鱼儿鱼啮验2174

唐殷安仁停客杀驴验2174

唐都督?公窦轨好杀验2175

唐潘果杀羊舌缩验2175

唐贺悦勒牛舌断痖验2176

唐陆孝政杀蜂验2176

唐有人为仇家所害验2176

唐齐士望烧鸡子验2177

唐封元则盗羊杀验2177

唐京城西路店上人杀羊验2178

卷七十四2179

偷盗部第五2179

述意部第一2179

佛物部第二2180

法物部第三2181

僧物部第四2182

互用部第五2184

凡物部第六2189

遗物部第七2191

感应缘2193

汉苍梧郡亭长龚寿2194

汉岐州郿县厘亭长盗杀他人女2195

隋宜州有人姓皇甫名迁2195

唐魏王府长史韦庆植女2197

唐西京东市笔行赵氏女2198

唐主簿周基被吏盗死2198

卷七十五2201

邪婬部第六2201

述意部第一2201

诃欲部第二2202

奸伪部第三2208

感应缘2212

汉有谈生冥婚怪2214

晋有卢充冥婚怪2214

晋河间有男感女重生怪2216

晋有张世之男冥婚怪2217

晋冯马子感女重生怪2217

晋桓道愍感妇重生怪2219

宋韩伯子等指庙女像冥婚怪2219

宋弘农人感得冥婚怪2220

齐王奂妒杀妾冥报怪2221

宋陈氏害前妇儿冥报怪2222

唐岐州王志女冥婚怪2223

唐临邛人韦犯誓外私冥报怪2224

妄语部第七2224

述意部第一2224

引证部第二2225

卷七十六2231

恶口部第八2231

述意部第一2231

引证部第二2232

感应缘2242

唐雍州东阳乡人杨师操2242

两舌部第九2245

述意部第一2245

引证部第二2246

感应缘2249

汉宋后优死验2249

唐妇女梁氏死後复稣验2250

绮语部第十2250

述意部第一2250

引证部第二2251

感应缘2252

汉有檀国蛮夷善闲咒术验2253

晋天竺国人有数术验2253

唐西国婆罗门祝术验2254

唐盩厔县程普乐少好音声验2254

卷七十七2257

悭贪部第十一2257

述意部第一2257

引证部第二2258

感应缘2277

魏司马宣王2277

魏胡人支法存2278

齐太守张善2278

卷七十八2281

瞋恚部第十二2281

述意部第一2281

引证部第二2282

感应缘2292

梁曲阿人姓弘忘名2293

梁秣陵令朱贞2294

梁南阳乐盖卿2295

梁西荆州刺史杜嵸2296

梁参军羊道生2296

梁刺史张皋2297

周文帝宇文泰2297

陈中书舍人虞陟2298

陈庾季孙2298

梁武昌太守张绚2299

梁裴植2299

卷七十九2301

邪见部第十三2301

述意部第一2301

引证部第二2302

感应缘2313

宋沈僧覆2314

宋沙门释道志2314

宋东海唐文伯2315

宋广陵周宗2316

宋琅玡王淮之2316

宋沮渠蒙逊2316

魏崔皓2317

周武帝2318

隋赵文昌2319

隋沙门释慧云叔2320

唐太史令傅奕2320

唐刑部郎中宋行质2321

唐冀州姜滕生2324

唐姚明解2325

卷八十2327

六度篇第八十五2327

布施部第一2327

述意部第一2327

悭伪部第二2328

局施部第三2330

通施部第四2333

法施部第五2344

卷八十一2351

量境部第六2351

福田部第七2353

相对部第八2355

财施部第九2356

随喜部第十2367

施福部第十一2370

卷八十二2373

持戒部第二2373

述意部第一2373

劝持部第二2374

引证部第三2377

感应缘2385

梁沙门释法聪2385

隋沙门释法充2386

忍辱部第三2387

述意部第一2387

劝忍部第二2388

忍德部第三2391

引证部第四2393

卷八十三2399

精进部第四2399

述意部第一2399

懈惰部第二2401

策修部第三2404

进益部第四2409

感应缘2410

晋沙门帛僧光2411

晋沙门竺昙猷2412

宋沙门释僧规2414

宋大司农何澹之2415

梁沙门释慧景2416

隋沙门释昙询2417

卷八十四2419

禅定部第五2419

述意部第一2419

引证部第二2421

头陀部第三2424

利益部第四2427

定障部第五2430

感应缘2431

晋沙门支昙兰2432

宋沙门释玄高2432

宋沙门释普恒2436

齐沙门释僧稠2437

隋沙门释法进2439

唐沙门释慧融2440

卷八十五2441

智慧部第六2441

述意部第一2441

引证部第二2442

利益部第三2447

感应缘2449

晋亭湖神庙2450

魏沙门释志湛2451

唐沙门释慧因2452

唐沙门释慧棱2452

唐沙门释法敏2453

唐沙门释空藏2454

唐司元大夫妻萧氏2455

卷八十六2459

忏悔篇第八十六2459

述意部第一2459

引证部第二2460

违顺部第三2469

会意部第四2471

仪式部第五2475

洗忏部第六2476

感应缘2483

晋沙门慧达2483

梁沙门法宠2486

唐沙门德美2486

第六册2489

卷八十七2489

受戒篇第八十七2489

述意部第一2489

劝持部第二2490

三归部第三2498

述意部第一2498

功能部第二2499

神卫部第三2503

归意部第四2508

受法部第五2510

得失部第六2511

卷八十八2515

五戒部第四2515

述意部第一2515

遮难部第二2516

受法部第三2518

戒相部第四2520

得失部第五2528

神卫部第六2530

八戒部第五2532

述意部第一2533

会名部第二2533

功能部第三2534

得失部第四2541

受法部第五2542

戒相部第六2544

卷八十九2549

十善部第六2549

述意部第一2549

忏悔部第二2551

受法部第三2552

戒相部第四2554

功能部第五2557

三聚部第七2561

述意部第一2561

损益部第二2562

简德部第三2564

忏悔部第四2565

受法部第五2567

请证部第六2569

戒相部第七2570

劝请部第八2573

随喜部第九2575

回向部第十2575

发愿部第十一2576

优劣部第十二2577

受舍部第十三2578

感应缘2581

齐沙门尚统2582

晋沙门慧永2584

晋沙门法安2584

晋沙门昙邕2585

齐沙门法度2585

梁沙门智顺2586

隋沙门净业2587

隋沙门灵干2587

唐华州张法义2588

唐冀州夏侯均2590

卷九十2591

破戒篇第八十八2591

述意部第一2591

引证部第二2592

感应缘2612

晋沙门竺昙遂2613

宋沙门释智达2613

宋沙门释昙典2615

隋沙门释慧昙2616

卷九十一2617

受斋篇第八十九2617

述意部第一2617

引证部第二2618

感应缘2623

东晋沙门法显2623

宋沙门僧伽达多2624

宋居士郭铨2625

高齐沙门实公2625

破斋篇第九十2627

述意部第一2627

引证部第二2628

感应缘2633

晋俗人孙稚2634

齐王氏四娘2635

唐李思一2636

赏罚篇第九十一2637

述意部第一2637

引证部第二2638

感应缘2646

周杜国之伯恒2647

汉王济左右2648

汉羽林中郎游殷2648

晋富阳县令王范2649

晋张骏2649

晋羊聃2650

晋孔基2650

晋庾亮2651

齐真子融2651

齐文宣帝高洋2652

梁刘大夫不得字2652

陈武帝陈霸先2653

唐王玄策行传西域业称2654

卷九十二2655

利害篇第九十二2655

述意部第一2655

引证部第二2656

感应缘2675

後魏崇真寺僧慧嶷2676

卷九十三2679

酒肉篇第九十三2679

述意部第一2679

饮酒部第二2681

食肉部第三2693

卷九十四2705

感应缘2705

汉骆子渊2706

晋沙门法遇2707

晋新野庾绍之2707

宋蒋小德2708

宋沙门竺慧炽2709

吴诸葛恪2709

周武帝2709

隋赵文若2710

唐孙回璞2712

唐顿丘李氏2713

唐参军郑师辩2714

唐京兆韦知十2715

唐雍州谢氏2716

唐洛州任五娘2716

秽浊篇第九十四2718

述意部第一2718

五辛部第二2719

嚏气部第三2720

便利部第四2721

感应缘2728

宋释慧果2729

齐释弘明2729

唐谢弘敬妻许氏2729

卷九十五2731

病苦篇第九十五2731

述意部第一2731

引证部第二2733

瞻病部第三2734

医疗部第四2739

安置部第五2741

敛念部第六2742

感应缘2745

晋欧议曹掾2746

晋陈国袁无忌2747

晋沙门康法朗2747

晋沙门安慧则2748

晋沙门竺法义2749

宋罗玙妻费氏2749

宋江安令王文明2749

宋吴兴李清2750

宋沙门昙颖2751

魏王长豫2752

齐释慧进2752

隋释僧善2752

唐薛孤训2753

唐沙门彻师2753

卷九十六2755

舍身篇第九十六2755

述意部第一2755

引证部第二2756

感应缘2765

黄帝时甯封子2766

宋沙门释慧绍2766

宋沙门释僧瑜2767

宋沙门释慧益2768

梁沙门释道度2769

周沙门释僧崖2770

周沙门释静蔼2775

隋沙门释大志2779

唐沙门释会通2780

卷九十七2783

送终篇第九十七2783

述意部第一2783

舍命部第二2784

遣送部第三2787

受生部第四2792

感应缘2800

汉山阳有女孕未生二月儿啼腹中2802

汉朔方有女赵春病死棺殓六日出棺2802

汉李娥死十四日後复生2802

汉陈留史姁临死遗嘱有徵2802

汉冯贵人亡死将百岁贼发冢颜色如故2803

汉辽西人见辽水中浮棺内人语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也2803

汉北海营陵有道人能令人与已死人相见2803

汉武帝幸李夫人後卒帝哀见之帐中2804

汉杜嘏家葬而婢误不得出经十年开冢而婢尚生2804

魏洛阳沙门达多发墓得生人死来十二年2804

晋唐遵暴死经夕见有灵徵可验2805

晋沙门诃罗竭存亡皆有灵徵神异难测2806

晋沙门竺法慧存亡亦有灵徵神化难测2807

宋沙门慧远有弟子名黄迁存亡有验2808

宋有一人忘其姓寝起魂复在被中眠2809

宋有儿将死远方魂归报父母2809

隋沙门玄景存亡亦有徵祥可验2810

唐裴则男暴死而稣说冥道可验2810

唐崔轨卒後於妻家请立灵2811

卷九十八2813

法灭篇第九十八2813

述意部第一2813

五浊部第二2814

时节部第三2817

度女部第四2820

佛钵部第五2821

讹替部第六2826

破戒部第七2830

诤讼部第八2833

损法部第九2835

卷九十九2839

杂要篇第九十九2839

述意部第一2839

四依部第二2840

四果部第三2845

四食部第四2849

净口部第五2851

鸣钟部第六2853

入众部第七2856

求法部第八2858

衰相部第九2859

杂行部第十2860

卷一百2865

传记篇第一百2865

述意部第一2865

翻译部第二2867

杂集部第三2871

般若部第四2886

兴福部第五2889

历算部第六2899

感应缘2903

叙三宝感通灵应嘉祥意2904

叙後汉明帝感通初至意2904

叙宋沙门求那感通换头意2905

附录2909

一、唐京师西明寺释道世传2909

二、重刊後记2910

三、法苑珠林补遗29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