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鄂豫皖根据地首府新县革命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新县文管会编写组,河南大学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11105·117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鄂豫皖根据地首府新县革命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革命时期(一九二四——一九二七年)1
第一节 大革命前的新县社会状况1
一 新县的自然概况与历史沿革1
目录1
二 大革命前新县的政治经济状况4
1 残酷的经济剥削4
2 凶狠的政治压迫7
三 大革命前新县农民的悲惨生活与自发斗争12
1 农民的悲惨生活12
2 农民的自发斗争16
第二节 党组织在新县的建立和发展19
一 党在新县的初期革命活动19
二 党组织在新县的建立和发展22
第三节 新县农民运动的兴起24
一 新县南部各地农民协会的建立24
1 镇压恶霸地主丁枕鱼28
二 打击豪绅地主的革命风暴28
2 镇压大劣绅吴惠存29
3 攻打“缉私营盐卡”32
三 新县农民武装的建立33
1 三堂革命红学的建立34
2 农民自卫军的成立35
四 反击光山反动红枪会的战斗36
五 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影响的抵制40
六 反击“七·一五”反革命逆流42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九二七——一九三七年)第一节 新县南部地区的农民暴动与黄麻起义45
一 “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和新县南部地区的农民暴动45
1 “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45
2 新县南部地区的农民暴动47
二 新县南部地区农民武装在黄麻起义中锻炼成长48
1 黄麻起义失败后敌人在新县南部地区的反攻倒算52
第二节 开辟柴山保,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创立52
一 木城寨会议和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的成立52
2 木城寨会议和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的成立55
二 清水塘会议与柴山保革命根据地的开辟57
1 清水塘会议决定开辟柴山保57
2 各项正确政策的实施,柴山保根据地的开辟60
三 尹家咀会议,红十一军诞生与鄂豫边根据地的初步形成69
1 尹家咀会议与红十一军的诞生69
2 根据地的扩大与鄂东特委的重建72
3 光山县委的成立和白沙关暴动73
4 三次反“会剿”的胜利和鄂豫边根据地的初步形成75
四 胡子石会议与细吴家会议,鄂豫边区党政领导机关的成立78
1 鄂东北特委与光山县工农民主政府在新县成立78
2 胡子石会议与鄂豫边特委的成立80
3 细吴家会议与鄂豫边革命委员会的成立81
4 鄂豫边区土地革命的开展83
第三节 红军攻克新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86
一 创建鄂豫皖根据地战略思想的提出86
二 箭河会议,鄂豫皖特委、特苏和红一军的建立89
三 红四军的建立和红军攻克新集91
四 鄂豫皖中央分局及省委在新集成立95
第四节 新县为首府时期鄂豫皖根据地的大发展和张国焘的严重危害99
一 新县人民配合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99
1 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99
2 新县人民配合红军消灭地方反动武装的斗争104
二 从新县看鄂豫皖根据地的建设和土地革命运动107
1 苏区的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运动107
2 苏区的经济建设112
3 苏区的文化建设116
三 反对张国焘的斗争和根据地的大发展119
四 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127
一 红四方面军主办撤离后敌人对根据地的野蛮摧残133
第五节 新县人民配合红二十五军为保卫根据地而斗争133
二 新县人民配合红二十五军反对敌人大规模“清剿”的斗争136
1 红二十五军的重建和郭家河大捷136
2 新县卡房地区根据地的恢复143
三 错误方针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初期的失利144
四 鄂豫皖省委斗争方针的开始转变,新县人民配合红军坚持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48
1 鄂豫皖省委斗争方针的开始转变………………………………(14?)2 便衣队训练班在新县卡房的创办和便衣队的发展150
3 新县周河地区根据地的恢复152
五 鄂豫皖省委花山寨会议和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154
第六节 新县人民配合红二十八军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56
一 红二十五军长征后根据地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红二十八军的重建156
1 根据地面临的严峻形势156
2 鄂东北道委和红二十八军的重建159
二 卡房地区根据地的恢复和地方武装的组建162
1 光麻特委和红罗光中心县委的成立167
三 新县境内便衣队的发展及其重大贡献167
2 新县境内便衣队的发展及其重大贡献169
四 新县军民继续进行反“围剿”的斗争173
五 粉碎三个月“秘密清剿”,夺取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年)第一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大别山区的实现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184
一 七里坪谈判,红二十八军的改编和东进抗日184
二 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处和经扶县委的建立,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188
1 四支队留守处的建立188
2 经扶县委的建立和新县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动189
3 武汉沦陷前后新县的抗日形势190
三 王明新投降主义的影响和危害191
第二节 王明新投降主义影响的被纠正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193
一 鄂豫边区党委和鄂豫抗日挺进纵队的建立193
二 光麻经中心县委和新四军第六游击大队的建立 ………………………………………………(1?)1 光麻经中心县委的建立和新县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96
2 抗日游击策六大队的建立及击游战争的初197
步开展197
1 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进一步贯彻199
三 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后的新局面199
2 六大队南下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胜利200
3 光麻经独立游击大队的成立和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200
第三节 反对敌伪顽的艰苦斗争和抗日武装的发展203
一 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被击退,新四军第五师的建立和发展203
二 鄂东地委的建立和卡房李墩会议的召开205
三 罗礼经光中心县委、豫东南地委的建立和新县抗日游击武装的发展207
四 反对顽固派的艰苦斗争209
第四节 新县人民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斗争212
一 “以巩固为中心”错误方针的被纠正,豫鄂边区的进一步发展212
二 根据地的政权、经济、文化建设和边区党的整风运动214
三 新县人民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而斗争218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221
第一节 新县人民制止内战争取和平的斗争221
一 抗战胜利后新县面临的形势221
1 经光县民主政府的建立224
二 新县人民制止内战保卫和平的斗争224
2 新县人民配合独立第二旅进行的斗争226
第二节 新县军民坚持大别山根据地的艰苦斗争227
一 内战全面爆发和中原部队的胜利突围227
二 罗礼经光中心县委的建立230
三 新县军民坚持大别山根据地的艰苦斗争231
第三节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新县各级人民政权的初建238
一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38
二 新县各级人民政权的初建和王湾代表大会的召开240
第四节 新县全境解放,迎接全国胜利242
一 新县人民反“清剿”、反“扫荡”斗争的胜利242
二 新县全境解放和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246
三 新县人民踊跃支援前线迎接全国胜利248
1 新县人民踊跃支援前线248
2 新县剿匪反霸的深入开展250
3 新县人民迎来全国解放252
后记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