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稻作文化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稻作文化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0270855.jpg)
- 游修龄,曾雄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09185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9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水稻-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稻作文化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导言1
第一章 中国稻作的起源、传播与分化11
第一节 中国稻作起源和盘古、神农12
第二节 中国野生稻的古今分布17
一、中国古书上有关野生稻的记载17
二、中国古代野生稻和现代野生稻的地理分布19
三、中国古书中所记野生稻的问题21
第三节 考古发掘中所见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稻作25
一、澧县彭头山八十垱遗址32
二、上山遗址和河姆渡遗址34
三、草鞋山遗址水田的发现39
第四节 中国稻作起源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43
一、百越族与稻作起源的关系44
二、历史语言地理和稻作起源45
第五节 中国稻作的分化和传播48
一、稻的文字和稻的分化传播关系48
二、籼与粳的分化52
三、水稻和陆稻的分化55
四、糯稻的特殊地位57
五、稻作起源研究的进展和问题59
第二章 中国古代对稻的认识和利用64
第一节 米的颜色和形状64
一、眼中的稻米:红与白64
二、眼中的稻米:长与短71
第二节 米的味道74
一、鼻中的稻米:香74
二、口腹中的稻米:甘、软与硬75
第三节 稻谷的构造76
一、稃78
二、芒81
三、穗83
第四节 茎秆89
一、秆的长短89
二、水稻秸秆的用途91
三、分蘖与再生95
第五节 叶96
第六节 根98
第三章 稻种101
第一节 稻种的选择101
第二节 历史文献对于水稻品种的记载106
一、先秦文献记载的稻品种106
二、《广志》和《齐民要术》对于水稻品种的记载108
三、唐宋诗歌中的稻种110
四、曾安止的《禾谱》115
五、方志中的稻种118
六、黄省曾的《稻品》121
第三节 文献记述的水稻地方品种特色124
一、历史上水稻品种命名的特点124
二、文献记述的水稻地方品种特色128
第四节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稻品种130
一、旱稻130
二、香稻133
三、赤米135
四、黄穋稻139
五、占城稻145
六、“杜糯”152
七、“六十日”154
八、御稻米160
第四章 稻田163
第一节 稻田的种类163
一、原始的稻田163
二、涂田164
三、沙田167
四、围田、圩田和柜田170
五、葑田176
六、畬田和梯田180
七、北方的稻田187
第二节 稻田耕作制度190
一、再生稻190
二、间作稻194
三、混作稻196
四、连作稻199
五、冬稻212
六、稻麦二熟制和三熟制213
第三节 稻田养殖218
一、稻田养鱼218
二、稻田养鸭221
第五章 稻作技术225
第一节 整地技术226
一、象耕鸟耘226
二、火耕水耨230
三、耕、耙、耖231
第二节 稻的直播栽培240
第三节 育秧和移栽250
一、育秧250
二、移栽256
第四节 耘耥266
一、稻田杂草266
二、耘田方式及分布268
三、耘田辅助工具272
四、薅鼓276
五、耘田次数和田漏281
第五节 灌溉284
一、水稻与水利284
二、灌溉工具286
三、稻田灌溉技术292
第六节 烤田293
第七节 施肥297
一、地力常新壮297
二、肥料的种类299
三、施肥技术300
第八节 病虫害和防治304
一、虫害和鸟兽之害304
二、病害312
三、病虫害的防治314
第九节 收藏326
一、守禾326
二、收割327
三、晾晒329
四、稻堆332
五、打稻334
六、扬场341
七、碾米341
八、贮藏354
第六章 稻文化与粟文化的语言文字357
第一节 稻文化与粟文化的交叉357
第二节 稻文化和古越语的“血缘”关系362
第三节 稻文化的载体——汉字368
第四节 稻米——从物质到精神的深远影响372
第七章 稻文化与神话传说及民俗民风376
第一节 稻文化与神话传说376
一、神农氏创五谷的再评估376
二、稻文化与农业神话378
三、农业神话与稻的起源382
第二节 稻文化与中华龙384
一、龙和图腾384
二、中华龙的来源386
三、端午节和粽子388
四、娱神自娱的民间娱乐——龙灯392
第八章 稻文化与饮食394
第一节 稻文化与饭食394
一、饭394
二、粥397
三、饮399
四、米粉、粉干、米线400
五、从年糕到糕点403
六、中西比较405
第二节 稻文化与茶407
第三节 稻文化与酒413
第四节 糯稻饮食文化圈416
第九章 稻文化与人口430
第一节 稻文化中的文献信息430
第二节 稻文化的发展与人口增长435
第三节 稻文化的发展与人口质量447
第十章 中国稻文化对国外的影响454
第一节 对日本的影响454
一、日本稻作起源神话的文献记载455
二、民间流传的稻种神话传说462
三、日本人民对稻米情有独钟467
四、丰富多彩的稻米食品470
五、源远流长的红米和糯米473
六、从饭稻羹鱼到米饭面包476
第二节 对南洋的影响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