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天弓先唐书学考辨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张天弓先唐书学考辨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3250027.jpg)
- 张天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 ISBN:978750031160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艺术理论-中国-唐代-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张天弓先唐书学考辨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古代书论的肇始:从班固到崔瑗1
崔瑗《缶上座右铭》考12
赵壹《非草书》质疑14
一、成文于何时14
二、赵壹何时为郡上计吏15
三、张芝、赵壹之先后17
四、习草之风流行于何处18
五、隶草兴于何时19
六、何以劝诫草书之人19
七、何以流传21
赵壹《非草书》质疑续23
一、小引23
二、关于赵壹的史料23
三、关于赵壹的年表24
四、《刺世疾邪赋》与《非草书》的政治观点之比较28
五、《非草书》的写作时限30
六、余论31
蔡邕《笔赋》考辨34
蔡邕《九势》考辨37
蔡邕《笔论》考48
“钟繇笔法”考辨51
论韦诞——兼论古代书论的起源53
一、韦诞的生平事迹53
二、韦诞的学术著述与文学成就58
三、韦诞的书艺与书艺交往61
四、韦诞的书学著述66
五、韦诞及其草书评论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及影响68
六、韦诞的《奏题署》与书法观75
七、余论:古代书论的起源78
关于皇象生平的若干问题——与《论皇象》一文商榷89
一、吴青州刺史89
二、师于杜度91
三、孙吴立国时年事已高91
四、《天发神谶碑》作书者93
皇象《与友人论草书》考96
王羲之书学论著考辨104
《自论书》104
《笔阵图》105
《笔势图》108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111
《笔阵图十二章并序》113
《王逸少笔势传》115
《晋天台紫真笔法》116
《用笔赋》117
《草书势》118
论《笔阵图》的作伪年代——唐耕余遗作《〈笔阵图〉蜉化阶段及其内容》读后122
一、辨伪的基本思路122
二、辨伪的主要文本124
三、辨伪的基本结论126
论王羲之《尚想黄绮帖》及其相关问题129
一、《尚想黄绮帖》之流传130
二、《尚想黄绮帖》与《自论书》之比较133
三、《尚想黄绮帖》之释读136
四、《尚想黄绮帖》文本之重要意义141
王羲之晚年的书学思想与草书创作148
羊欣书学论著考评154
一、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155
二、羊欣《笔阵图》158
三、羊欣《笔法》161
四、羊欣书论164
关于《采古来能书人名》版本及其相关问题169
虞龢所使用的“章草”——关于“章草”称谓起源的探讨181
王愔《文字志》辑佚191
王僧虔《笔意赞》考195
“永明书学”研究197
一、王僧虔《论书》考辨197
二、“西邸雅集”时的书学研究205
三、“西邸雅集”时的书学著述207
四、王愔《文字志》补证210
五、“永明书学”概述213
关于王僧虔、萧子良相互论书启问题答丛文俊先生219
一、王僧虔《答竟陵王萧子良书》219
二、萧子良《答王僧虔书》221
三、“与人书”语气的问题223
《王僧虔〈论书〉考》让我越读越不明白227
一、“与人书”写给谁227
二、萧子良、王僧虔为什么是“君臣关系”227
三、“天凉体豫”、“心目俱劳”为什么年轻人不能说228
四、王僧虔善对齐太祖“赌书”能说明什么228
五、张怀瓘引萧子良语为什么是“窜改”229
六、“与人书”为什么要“附抄旧文”229
七、“评议书家”为什么是《上齐太祖论书启》230
八、《考》搞“内容的考定”,考定出了什么结果231
关于王僧虔《答竟陵王萧子良书》、萧子良《答王僧虔书》的两个问题232
萧子良《古今篆隶文体》辑佚243
论萧子良《篆隶文体》日本镰仓抄本247
附:萧子良《篆隶文体》镰仓抄本释文264
马澄《逸少正(镇)书目录》散考275
关于马澄《逸少正书目录》的几个问题——兼答刘涛《〈马澄“逸少正(镇)书目录”散考〉读后》284
袁昂评钟司徒考298
关于梁武帝、陶弘景论书启及其相关问题300
一、小引300
二、“出装(书)之例”301
三、九封书信的先后次序304
四、书信往来的缘起307
五、《十二意》与《古今书评》的成文先后310
六、萧子云何时见到《十二意》313
七、“自无射以后,国政方殷”何所指315
八、陶弘景的作品理论和创作理论319
九、梁武帝的书法本体论纲领323
十、余论326
褾帖与褾题——兼论古代书画题跋的起源330
一、褾帖330
二、褾332
三、褾题335
四、余论338
比廓摹·摹填·单廓——漫谈古代摹书方法的起源342
智果《心成颂》考348
论南朝秘府书迹收藏与“镇书——出装书”制度350
一、汉晋秘藏图籍的正本、副本与目录350
二、南朝宋秘藏书作的装治与编目353
三、南朝宋齐秘藏书作中的“镇书”357
四、南朝齐梁秘藏“镇书”的“出装书”362
五、结语371
先唐咏书辞赋研究375
一、先唐咏书辞赋略考375
二、题材扩大与同题共作378
三、咏书辞赋与书法理论史研究387
略论中国古代书法理论批评自觉的问题389
略论先唐书学文献394
附:秦汉魏六朝隋主要书学文献一览表401
关于《法书要录》原本的探索——从明毛晋刊本与朱长文所见宋传本比较的角度看406
一、毛晋刊本与《墨池》的比较406
二、关于《要录》原本的问题428
附录439
唐太宗《笔意》考439
“鼓吹”、“剑器”考释441
关于《张长史十二意笔法》的真伪问题443
古代书论研究随想449
书法美学与传统书论452
本书所收论文已公开发表篇目索引461
张天弓主要书法美学、书法批评论文篇目索引463
主要参考文献464
后记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