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实践到决策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实践到决策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266488.jpg)
- 王安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花城出版社
- ISBN:753604463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音乐教育:学校教育-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实践到决策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2
第一部分 背景及实践研究3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3
第一节 近代(清末民初)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3
第二节 1919—1949年的学校音乐教育5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5
二、师范音乐教育9
三、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学校音乐教育12
第三节 1949—1976年的学校音乐教育13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13
二、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16
三、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18
第四节 1977—2000年的学校音乐教育20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20
二、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26
三、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29
第五节 主要的历史经验及问题37
第二章 20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44
第一节 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及实施进程44
一、素质教育目标的提出44
二、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过程45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47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研制47
二、《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及主要突破49
三、新课程实验区、实验教材及教师培训54
四、《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研制58
五、《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及主要突破60
六、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实验教材及教师培训64
七、现行的教师教育体系及培养规格面临的挑战66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73
第三章 音乐审美素质与其他素质之间的关系研究73
第一节 引论73
一、问题的提出73
二、本研究的任务74
三、研究思路74
四、研究难点74
第二节 研究的基础与预处理工作75
一、“素质”的定义75
1.“素质”概念的定义75
2.“素质”概念的范畴分析76
二、与“素质”定义相关的问题78
三、“音乐审美素质”的构成79
1.“音乐审美素质”概念的定义80
2.三种层次的核心能力80
3.三种周边心理结构的支持82
四、“音乐审美教育”的内容与国家音乐教育体系结构和层次84
1.体验与理解能力的培养85
2.表现音乐能力的培养86
3.创作音乐能力的培养87
4.热爱音乐的需要与动机的培养88
5.音乐相关知识的传授88
6.对审美鉴赏标准的影响89
五、对音乐教育与各种素质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逻辑分析90
1.没有作用91
2.非专有作用91
3.专有作用91
4.迁移的作用91
5.副作用91
六、方法的选择91
第三节 素质结构、要素及其与音乐教育之间关系的逻辑分析93
一、二个健康状态:身体健康状态与心理健康状态93
1.身体健康状态93
2.心理健康状态94
二、三种正当的需要96
1.基本生存需要96
2.高级生存需要97
3.超生存需要99
三、四种主体能力104
1.认识能力:人认识对象,驾驭对象的根本能力106
2.感性能力109
3.操作能力——控制肌肉对对象的操作113
4.创造的能力113
四、习惯与模式化——所有心理活动的优先反应倾向与定型模式115
五、小结:人的各种素质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116
第四节 音乐审美教育在人的素质发展中的根本作用117
一、教育的根本目的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117
二、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质功能118
三、艺术教育的误区118
第五节 附录:对通常“素质”概念内含的心理实质与要素分析119
1.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高尚情操120
2.自控能力、自觉性120
3.劳动素质121
4.科学、文化素质、文化修养121
5.环境意识121
6.现代意识122
7.文化素质(文化修养)122
8.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122
9.自信心、独立意识、勇敢、敢于拼搏122
10.意志与毅力、挫折承受、艰苦奋斗123
11.正义感123
12.自尊心、自尊意识124
13.爱124
14.远大理想、远大抱负、崇高信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125
15.竞争意识125
第四章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126
第一节 音乐美学基础与立场126
一、重新确立人的感性的地位126
二、什么“音乐”的美学129
三、音乐的特殊性131
四、音乐审美基础知识132
第二节 音乐美育存在的问题135
一、重善轻美的历史与现状135
二、具体教学的失误136
第三节 音乐教育如何以审美为核心137
一、制约与顺应的关系处理137
二、音乐“绿色食品”的选择138
三、“亲历的知”与“学理的知”的结合141
第五章 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状况、音乐教师素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145
第一节 引论146
一、问题的提出146
二、研究的任务148
三、研究的内容148
四、研究的方法149
第二节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49
一、调查问卷的内容与结构设计149
二、研究的实施150
第三节 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51
一、17省市、自治区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51
二、湖北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61
三、湖南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71
四、陕西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80
第四节 教师问卷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97
一、7省市、自治区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97
二、湖北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210
三、湖南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218
第五节 本专题研究存在的问题228
第六节 附录: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状况及音乐教师素质状况调查问卷233
一、小学生音乐教育状况调查学生问卷233
二、中学生音乐教育状况调查学生问卷239
三、中小学音乐教育状况调查教师问卷246
第三部分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对策257
第六章 音乐新课程建设及实验、推广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257
一、课程改革与实验推广地区发展的不平衡257
二、音乐课程标准在实践中有待完善258
三、实验教材的编写、审查和选用中的弊端260
四、音乐教师的培养、培训与新课程要求的差距261
五、教学设施的地区悬殊和新课程资源的普遍短缺262
六、对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国家缺乏协调统一的和集中有效的管理和领导262
第七章 促进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六点建议264
一、统一协调、加强合作,充分发挥教育部有关学校艺术教育各职能部门和专家咨询机构的作用,形成促进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科学决策程序和领导机制264
二、大力宣传、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将其与音乐新课程的实验、推广相结合,使发展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法规和近期发展蓝图落到实处265
三、整合学术资源,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力量攻关突破,加强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266
四、在新课程的实施和常规的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中,随时代的进步、学科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定期修订和完善音乐课程标准及其实验教材267
五、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加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分量,鼓励对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68
六、加快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以适应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需要;尽快建立音乐教师资格认证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农村音乐教师队伍建设269
后记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