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史稿·乐志》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史稿·乐志》研究
  • 陈万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590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音乐史-研究-中国-清代;礼乐-研究-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史稿·乐志》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卷一3

第一章 《清史稿·乐志》纂修考3

一、《清史稿》纂修梗概3

二、现存清史馆纂修乐志稿本述要5

(一)乐志《上谕奏议》稿本 余堃纂辑 赖际熙复辑5

(二)乐志《乐典》稿本 余堃初辑 周爰诹复辑6

(三)乐志《乐官》稿本 余堃纂辑 赖际熙复辑7

(四)乐志《乐律》稿本 余堃纂辑 赖际熙复辑7

(五)乐志《乐声》稿本 余堃纂辑 赖际熙复辑7

(六)乐志《乐章》稿本 赖际熙复辑7

(七)乐志《乐器》稿本 余堃初辑 赖际熙复辑8

(八)乐志《乐舞》稿本 傅增淯初辑 周爰诹复辑8

(九)乐志《乐器、乐舞》稿本 何葆麟辑9

(十)乐志稿本 未著撰人 张绍禧缮9

(十一)乐志稿本 张采田辑9

(十二)乐志刊本 张采田辑10

(十三)大清国史乐志稿本 朱鸿纂辑 姚文田、钱昌龄复辑11

三、《清史稿·乐志》纂修人张采田及其乐志拟例13

第二章 《清史稿·乐志》纂修人考25

一、清朝纂修乐志动机25

二、《律吕正义》上下续编27

(一)李光地28

(二)魏廷珍29

(三)梅瑴成29

(四)王兰生29

(五)徐日升33

(六)德理格34

三、《律吕正义续编》与《律吕纂要》关系37

允祉 允禑 允禄39

四、《律吕正义后编》40

(一)魏继晋43

(二)鲁仲贤43

第三章 清代乐官制度及乐志记述溯源45

一、清朝内廷乐官制度45

二、清史乐志记述溯源47

(一)关于乐史方面47

(二)关于乐书方面47

(三)关于乐仪方面48

(四)关于乐悬方面48

(五)关于乐音方面48

(六)关于乐律方面48

(七)关于乐章方面52

(八)关于乐器方面53

(九)关于乐舞方面53

三、清史专家学者评论54

(一)傅振伦《清史稿之评论》对乐志评论54

(二)王光祈《中国音乐史·清朝律吕》对乐志评论54

(三)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稿·明清音乐理论》对乐志评论55

卷二61

第一章 中华民族音乐之光——曾侯乙墓音乐文物61

一、曾国史略61

二、曾侯乙墓出土的音乐文物62

三、编钟编磬陈设情形64

四、编钟编磬的音乐铭文66

五、曾侯乙编钟音乐记名法66

(一)关于七音的记名法67

(二)关于十二律记名法68

六、光耀史册的曾侯乙墓音乐69

第二章 中国音律五、七音十二律产生方法71

一、五、七音计算方法71

二、十二律计算方法74

三、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音分值比较77

四、求三分损益律系统的各律音分值方法79

第三章 清制十四律的由来82

一、十四律“夷则以徵应”与十二律“林钟以徵应”的差异82

二、十二律制与十四律制调式比较84

(一)十二律制黄钟宫调式84

(二)十四律制黄钟宫调式84

三、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略差不远”对十四律的启示85

四、辨历代管律与弦律纠葛88

五、清代的管律与弦律89

卷三95

第一章 清制十四律问题95

一、清制十四律理论95

(一)中国历代乐律的变迁96

(二)清制十四律98

二、十四平均律音分值计算方法102

三、清制十四律产生的理论104

(一)全弦九寸定黄钟之律110

(二)全弦九寸定姑洗之律110

(三)全弦九寸定笛之合字111

四、辨弦分与管律音分值的差114

第二章 求清制黄钟纵长体积面幂周径117

一、黄钟古尺(黄帝尺)与清尺换算117

二、清以前三种周率118

(一)汉蔡邕时代118

(二)宋胡瑗时代118

(三)刘宋祖冲之时代119

(四)四率密律比例法119

(五)圆方面积比120

(六)求黄钟体积122

(七)求黄钟面幂123

三、综合黄钟各种算法125

(一)由古尺黄钟体积求清尺面积、径长、周长125

(二)由古尺黄钟体积换算清尺黄钟体积125

(三)由清尺黄钟体积求面积、径长、周长125

四、清代十二律吕古今尺度126

五、清尺换算国际公制131

六、中国历代度量衡132

七、清制与国际公制133

卷四137

第一章 黄钟理论与实际137

一、黄钟加分减分比例同形管137

二、黄钟同形管与同径管140

三、黄钟同形管管声表141

四、王兰生与清制十四律146

第二章 黄钟尺寸及其算法150

一、求律管体积153

二、求律管内径155

三、求律管长度156

第三章 铜黄钟制造方法159

一、选材159

二、黄钟制造的工序160

三、黄钟及其他163

四、明代人制作黄钟的方法164

五、黄钟律管开吹口与不开吹口问题166

第四章 清制黄钟律管定音169

一、关于律管体发音物理169

二、黄钟定律准备工作173

三、古代黄钟定音方法175

四、国际黄钟(C)标准音高度176

第五章 清制十四律定律法180

一、吹管定律法180

二、康熙乾隆年间十二律管文物184

三、康熙天坛编钟文物音高分析表186

四、清代乐制十四律律管实验频率表188

(一)清制十四律同形管实测频率比较表说明212

(二)清制十四律同形管与十二律同径管实测频率总表说明214

(三)清制十二律同径管正黄钟之管实测频率分表说明215

五、清制音乐舞蹈器具黄钟比例标准218

六、清制十四律的检讨219

卷五225

第一章 清制旋宫转调主调起调止调问题225

一、清制旋宫转调225

(一)音228

(二)调229

(三)宫逐羽声231

(四)不起调的音234

(五)止调237

(六)笛调的转法238

二、弦音的旋宫转调240

(一)唐人定弦取声244

(二)七弦琴律均定弦方法246

(三)七弦琴生声取分247

(四)七弦琴定弦标准247

第二章 清制七弦琴生声取分248

一、清制十四管律与弦律相互关系248

二、清变徵、清变宫两弦音辨误253

第三章 清制姑洗笛仲吕笛制作255

一、姑洗笛制作理论与实际255

(一)清制姑洗笛制作理论255

(二)清制姑洗笛制作方法261

二、清制仲吕笛制作理论与实际268

三、姑洗箫、仲吕箫272

卷六277

第一章 清圜丘大祀音乐与舞蹈277

一、清圜丘大祀乐章及乐舞277

(一)圜丘的意义279

(二)圜丘大祀的时间281

(三)圜丘大祀的乐仪281

(四)圜丘大祀乐队的组织283

(五)圜丘大祀的乐谱284

(六)乐谱字声287

二、笛箫琴瑟及埙篪排箫笙钟磬谱音阶比较288

三、琴瑟调弦定律291

四、编钟编磬及打击乐器294

五、乐曲的节奏及歌声295

第二章 圜丘大祀初献寿平之章乐器合奏总谱及舞谱298

一、圜丘大祀乐初献寿平之章总谱(全)298

二、圜丘大祀乐舞蹈意义305

三、圜丘大祀乐初献寿平之章武舞谱308

四、圜丘大祀乐中和韶乐乐器舞器图式308

第三章 清代宫廷乐队组织与乐器著录及藩属地域乐器型录335

一、清代宫廷乐队组织形制与乐器名目335

(一)中和韶乐335

(二)丹陛大乐336

(三)中和清乐336

(四)丹陛清乐336

(五)导迎乐336

(六)铙歌乐336

(七)禾辞、桑歌338

(八)庆神欢乐338

(九)宴乐338

(十)赐宴乐340

(十一)乡乐340

(十二)乡饮酒340

二、清代中外乐器八大类乐器名及著录340

(一)金之属341

(二)石之属342

(三)土之属342

(四)革之属342

(五)丝之属343

(六)木之属344

(七)匏之属345

(八)竹之属345

(九)乐仪器346

三、清代藩属地域乐器型录举要346

(一)火不思 番部合奏乐用347

(二)喀尔奈 回部乐用347

(三)总稿机 缅甸乐用347

(四)密穹总 缅甸乐用349

(五)萨朗济 廓尔喀乐用349

(六)得约总 缅甸乐用349

(七)口琴 蒙古乐用350

(八)稽湾斜枯 缅甸乐用350

(九)柏且尔 番部乐用351

(十)公古里 廓尔喀乐用351

(十一)达卜 回部乐用351

(十二)那噶喇 回部乐用352

(十三)达布拉 廓尔喀乐用352

(十四)接内搭兜呼 缅甸乐用352

(十五)蚌札 缅甸乐用353

(十六)巴打拉 缅甸乐用353

(十七)安南国乐354

卷七357

第一章 大清帝国国歌及铙歌357

一、大清帝国国歌357

二、大清朝铙歌362

三、曾国藩水师、陆军得胜歌函札及歌词366

第二章 清朝的西洋音乐372

一、西洋音乐乐器及管弦乐团372

(一)管乐队373

(二)弦乐队375

(三)键乐队377

(四)击乐队378

二、清初年代西洋音乐382

(一)康熙时代382

(二)乾隆时代384

三、清朝末年管弦乐输入385

四、清季西洋音乐386

第三章 清季新式教育的学堂乐歌388

一、沈心工等的学堂乐歌388

二、张之洞学堂歌397

第四章 清代经部乐类书目提要(附西洋音乐论著目录)401

一、音乐家与律吕学家401

二、清代音乐书目提要二十种(二种非清人著作)402

(一)古乐书 二卷 应?谦撰 四库全书本402

(二)皇言定声录 八卷 毛奇龄撰 四库全书本403

(三)古乐经传 五卷 李光地撰 四库全书本404

(四)李氏学乐录 二卷 李塨撰 四库全书本405

(五)律吕新论 二卷 江永撰 四库全书本406

(六)乐经律吕通解 五卷 汪烜撰 紫阳书院刊本407

(七)乐律表微 八卷 胡彦升撰 四库全书本408

(八)律吕古义 六卷 钱塘撰 南菁书院丛书本410

(九)燕乐考原 六卷 凌廷堪撰 粤雅堂丛书本410

(十)乐悬考 二卷 江藩撰 粤雅堂丛书本413

(十一)律音汇解 八卷 邱之稑撰 浏阳礼乐局刊本413

(十二)声律通考 十卷 陈澧撰 粤东省城富文斋刊本414

(十三)律数说 一卷 邹伯奇撰 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415

(十四)琴旨 二卷 王坦撰 四库全书本417

(十五)琴学心声 一卷 庄臻凤撰 康熙年间刊本418

(十六)松风阁琴谱 二卷 程雄撰 文粹堂刊本418

(十七)琵琶谱 三卷 华秋苹撰 嘉庆戊寅(二十三年,1818)刊本419

(十八)弦索备考 六卷 荣斋撰 嘉庆甲戌(十九年,1814)抄本419

(十九)琴操 二卷 汉蔡邕撰 平津馆丛书本421

(二十)乐书要录 存三卷 唐武后撰 宛委别藏本422

三、清代西洋音乐论著目录424

(一)英文论著目录424

(二)法文论著目录427

(三)德文论著目录428

卷八433

第一章 传统音乐433

一、传统音乐的形式433

二、传统音乐的形式类别434

(一)民间音乐434

(二)歌舞音乐435

(三)说唱音乐436

(四)戏剧音乐436

(五)民族器乐438

(六)宗教音乐439

第二章 传统音乐体裁与乐种444

一、传统音乐的体裁444

二、中国音乐九大支系446

(一)秦晋支系音乐生态、乐种及代表性音乐446

(二)齐鲁燕赵支系音乐生态、乐种及代表性音乐449

(三)荆楚支系音乐生态、乐种及代表性音乐454

(四)吴越支系音乐生态、乐种及代表性音乐456

(五)巴蜀支系音乐生态、乐种及代表性音乐461

(六)南越支系音乐生态、乐种及代表性音乐463

(七)滇桂黔支系音乐生态、乐种及代表性音乐466

(八)闽台支系音乐生态、乐种及代表性音乐470

(九)客家支系音乐生态、乐种及代表性音乐472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475

附录:辑补《清史稿·乐志》乾隆五十年以后乐事等纪要479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已出书目4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