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病机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病机新论
  • 于智敏,卢红蓉,赵凯雄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0850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185页
  • 主题词:中医病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病机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病机理论发展沿革第一节先秦前汉时期——病机理论奠定时期1

一、诸子百家中的病机理论萌芽1

二、《黄帝内经》奠定病机理论基础3

三、《难经》邪气五脏分属论10

第二节东汉、魏晋南北朝——病机理论发展期11

一、《伤寒论》、《金匮要略》发展六经病机11

二、《中藏经》阐发阴阳病机和毒病机11

三、《脉经》结合脉象发展脏腑病机13

第三节隋唐宋时期——病机理论形成期13

一、《诸病源候论》集病机之大成13

二、王冰阐发阴阳病机14

三、孙思邈发展脏腑实热虚寒病机14

四、《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深化脏腑病机15

五、钱乙阐发“五脏各有所主”病机说15

第四节金元时期——病机理论争鸣期16

一、刘完素发挥脏腑六气病机16

二、张元素发展脏腑病机16

三、李杲提出“脾胃内伤”病机论17

四、朱丹溪发挥相火病机论,创“六郁”之说17

第五节明清时期——病机理论完善期18

一、龚廷贤“气为主”的气血病机论19

二、张景岳开创阴阳精气与命门病机说19

三、《病机汇论》与虚损病机20

四、《理虚元鉴》与虚劳病机20

五、吴又可提出“邪伏膜原”病机21

六、叶天士温热病机与杂病病机22

七、薛雪辨析湿热病机23

八、徐灵胎探讨亡阴亡阳病机23

九、王清任与“气虚致瘀”病机24

十、王旭高与肝病病机24

十一、张锡纯的“大气下陷”病机25

第二章病机理论研究现状回顾27

一、病机概念研究27

二、病机分类研究28

三、对病机层次结构与组成要素的认识29

四、《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研究29

五、病机、证及证候关系研究30

六、病机与辨证论治30

七、病机与中医理论创新31

第三章中医“病机”研究存在问题分析34

一、病机为机理34

二、病机概念的普适性不足35

三、病机概念有明显的病理生理学痕迹35

四、“病机”≠“病+机”35

五、病机分类及层次划分不统一36

六、病机与辨证的关系待明确36

七、中医病机的重要地位并未彰显37

八、中医病机理论研究设想38

第四章“病”、“机”的含义及中医疾病观41

一、“病”的含义41

二、“机”的含义42

三、中医的疾病观43

第五章病机概念诠释第一节病机含义考察45

一、病机指病本46

二、病机指病因46

三、病机指病位47

四、病机反映证候属性,或特指某些具体的病证48

五、病机可指病势顺逆,还可指疾病的发生演变过程48

六、其他含义49

第二节病机层次划分和三要素50

一、病机层次划分三大要素50

二、病机概念定义三大要素51

第三节病机概念诠解52

一、四诊合参的目的在于剖析病机52

二、证候为象,病机为本53

三、治病求本必须详审病机54

四、方证相应的目的在于切中病机55

第六章病机理论内涵探讨57

一、病机蕴含证候标本57

二、病机反映气机的升降58

三、病机体现枢机的开阖58

四、诊察病机以明神机得失59

五、审查病机以判断生机有无60

第七章病机理论特点61

一、人文医学,相互渗透61

二、以证论机,动态客观64

三、揆度奇恒,以象测机65

四、注重功能,兼顾形质66

第八章病机钩玄69

一、病机的同一性与差异性69

二、病机的复杂性与客观性70

三、病机的隐匿性与预知性70

四、病机的专一性与顺序性71

第九章病机理论纲要73

第一节阴阳不和73

第二节气虚和气机失和75

第三节精失封藏,精夺则虚77

第四节血失和利78

第五节津失布扬,津液不濡79

第六节神失守位,神转不回80

第七节六气不相得则病82

第八节逆时则病83

第九节得守者生,失守者死84

第十节腑失传化,虚实紊乱88

第十一节其他90

一、脉道不通,气血不和90

二、发之不节,生乃不固92

三、五脏不和,七窍不通94

四、常中有变,变中有常94

第十章历代脏腑病机的发展97

第一节《黄帝内经》脏腑病机97

第二节《难经》脏腑病机102

第三节《伤寒杂病论》脏腑病机104

第四节《脉经》脏腑病机105

第五节《中藏经)脏腑病机106

第六节《千金方》脏腑病机109

第七节《小儿药证直诀》脏腑病机110

第八节《素问玄机原病式》与脏腑病机114

第九节《脏腑寒热虚实用药式)脏腑病机117

第十节《脾胃论》脏腑病机120

第十一节《景岳全书》脏腑病机122

第十二节《临证指南医案)脏腑病机124

第十一章病机辨识的步骤与要案127

一、辨证机标本,分疾病主次127

二、辨气机升降,明邪正虚实128

三、辨枢机开阖,审疾病进退129

四、辨神机旺衰,察预后顺逆130

五、辨生机有无,断死生之分131

第十二章中医病机入门133

第一节病机要览133

第二节病机约论135

第三节病机撮要136

第四节病机切用139

第十三章辨证施治举隅159

第一节辨证机标本之病例举例159

第二节辨神机旺衰之病例举例161

第三节辨枢机开阖之病例举例163

第四节辨生机有无之病例举例164

第五节辨气机升降之病例举例1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