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特种照相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特种照相技术
  • 张桂株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04506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特种照相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透镜和透镜成像1

第一节 透镜的基本知识1

一、透镜的种类和性能1

二、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焦距3

第二节 透镜的成像原理5

一、小孔成像5

二、眼睛7

三、照相机8

四、透镜成像9

第三节 透镜的成像质量20

一、球面像差21

二、彗形像差22

三、像散22

四、像场弯曲23

五、影像畸变23

六、色差24

第二章 照相机26

第一节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26

一、照相镜头26

二、光圈30

三、快门33

四、景深表36

五、调焦器38

六、取景器41

七、机身43

八、装片装置44

九、其它装置44

第二节 照相机的种类48

一、120照相机49

二、135照相机50

第三节 照相机的附件51

一、三脚架51

二、遮光罩52

三、云台52

四、快门线52

五、机外自拍器53

六、照相机手柄53

七、其它53

第四节 照相机的选择53

一、照相镜头53

二、快门54

三、取景器54

四、卷片机构的功能55

五、照相机外表55

六、曝光表55

第五节 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56

一、照相机的使用56

二、照相机的维护57

第三章 感光材料59

第一节 感光片59

一、感光片的种类59

二、感光片的结构60

三、感光片的主要照相性能63

第二节 照相纸71

一、照相纸的种类71

二、照相纸的结构73

三、照相纸的性能74

第三节 感光材料的选购和保存76

一、感光材料的选购76

二、感光材料的保存77

第四章 照相光源79

第一节 照相光源的性质79

一、光的强度79

二、光的质量80

三、光与颜色82

第二节 照相光源的作用83

一、照相光源的作用83

二、用光造型的方法85

第三节 照相光源的类型86

一、自然光源86

二、人工光源90

第四节 照相光源的性能要求100

第五章 拍照102

一、确定拍照对象和创作意图102

二、取景103

三、拍摄的照明104

四、调焦105

五、确定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106

六、曝光107

第六章 黑白暗房工艺118

第一节 冲洗黑白负片118

一、冲洗前的几项工作118

二、显影120

三、停显139

四、定影140

五、水洗143

六、干燥143

七、夏季、冬季冲洗负片工艺144

八、冲洗负片常见的弊病147

九、冲洗负片的方法148

第二节 印相、放大151

一、印相、放大的基本要求151

二、印相的基本技术156

三、放大的基本技术160

四、印相、放大中常见弊病167

第三节 加厚、减薄168

一、加厚168

二、减薄171

三、照片减薄173

四、加厚、减薄的注意事项173

第七章 滤光镜及其应用175

第一节 滤色镜175

一、滤色镜的种类175

二、滤色镜的原理与作用177

三、滤色镜的性能和应用179

四、滤色镜的因数184

五、滤色镜的使用方法187

第二节 偏振镜189

一、偏振镜的作用190

二、偏振镜的因数191

三、使用偏振镜应注意的事项192

第三节 特殊效果滤光镜192

一、柔光镜192

二、中性密度滤光镜193

三、雾镜194

四、星光镜195

五、多影镜195

六、分界附加镜196

第八章 近距摄影197

第一节 近距摄影的特点197

第二节 近距摄影需要具备的器材199

一、照相机199

二、近摄附件200

第三节 近距摄影的用光204

一、对于平面物体的照明204

二、对于具有体积的被摄体或者表现被摄体的结构、质地的照明206

三、背景和衬底的处理207

四、几种物体的近摄技法215

第四节 近距摄影的调焦218

第五节 近距摄影的曝光222

第九章 显微摄影226

第一节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性能226

一、显微镜光学系统227

二、显微镜的机械系统234

第二节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及放大倍数的计算237

第三节 显微摄影成像原理及摄影装置239

一、显微摄影成像原理239

二、摄影装置241

第四节 显微摄影的照明244

一、透射光照明244

二、落射光照明246

第五节 滤光片的使用247

第六节 显微摄影的调焦249

第七节 显微摄影的正确曝光251

第十章 红外线摄影254

第一节 红外线及其特性254

第二节 红外线摄影的应用256

第三节 红外线摄影的器材257

一、照相机258

二、照相镜头259

三、滤色镜259

四、红外感光材料261

五、红外辐射源262

第四节 红外摄影的几种方法263

一、黑白红外线摄影263

二、利用电子光学影像变换器进行摄影268

三、彩色红外摄影269

第十一章 紫外线摄影275

第一节 紫外线及其特性275

第二节 紫外线摄影的应用277

第三节 紫外线摄影的设备和条件279

一、紫外线荧光摄影279

二、紫外线反射摄影283

参考书目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