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摆脱通货紧缩的新思路 日本通货紧缩政策失误的理论根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摆脱通货紧缩的新思路 日本通货紧缩政策失误的理论根源](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3483848.jpg)
- 郭福敏著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97458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通货紧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摆脱通货紧缩的新思路 日本通货紧缩政策失误的理论根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日本通货紧缩论争的问题所在1
1.1 通货紧缩论争中的问题所在1
1.1.1 没有准确的定义与判断1
1.1.2 通货紧缩与物价下降的混淆2
1.1.3 关于通货紧缩原因的诸论点3
1.2 日美学者的通货紧缩对策论4
1.2.1 美国经济学者开出的通货紧缩处方4
1.2.2 日本经济学者的通货紧缩对策主张5
1.2.3 关于如何增加货币供给的争论7
1.3 通货紧缩对策主张的问题点8
1.3.1 没有科学的理论根据8
1.3.2 “通货膨胀目标策”的问题点8
1.3.3 “日元贬值诱导策”的问题点13
1.3.4 发行政府纸币是没有必要的15
1.5.5 结构改革需要时间16
第2章 货币理论的误解与缺陷18
2.1 货币需求量尚未解明19
2.1.1 货币需求量——一个理论“黑箱”19
2.1.2 货币需求未解明的原因20
2.2 货币价值决定问题的未解与误解22
2.2.1 三种价值理论的共同缺陷23
2.2.2 对货币价值的误解24
2.2.3 货币对外价值的误解与误算25
2.3 货币理论缺陷造成的后果28
2.3.1 中央银行不知货币需求量28
2.3.2 中央银行不知货币价值指标29
2.3.3 中央银行不知均衡汇率30
2.3.4 过度追求货币数量与轻视货币价值32
2.3.5 伴随通货紧缩的物价下降是阻止不住的33
第3章 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误解及其后果35
3.1 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误解36
3.1.1 费雪交换方程式中的问题点36
3.1.2 后人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误解与误算37
3.2 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质与测定困难40
3.2.1 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质40
3.2.2 货币流通速度无法计算41
3.2.3 PT/M、M/PT这两个比率的真实涵义43
3.2.4 对费雪方程式的矫正45
3.3 误解货币流通速度的后果46
3.3.1 货币理论的基石被掩埋了46
3.3.2 给经济学和经济学者带来的麻烦47
3.3.3 前人的误解与后人付出的代价49
3.4 其他理论误解49
3.4.1 货币乘数的误算50
3.4.2 信用无限创造理论的错误51
3.4.3 对利率和利率政策的过大评价52
第4章 通货紧缩未摆脱的原因55
4.1 通货紧缩的误诊及其政策失误55
4.1.1 通货紧缩程度所决定的摆脱难度56
4.1.2 通货紧缩的误诊与“输血过多”57
4.1.3 提高消费税与消费需求的衰退58
4.1.4 缺乏成本意识的景气对策59
4.2 金融缓和政策无效的原因60
4.2.1 “零利率政策”和“量的缓和”政策无效的原因60
4.2.2 银行信贷的收缩61
4.2.3 货币被巨额国债所吸收63
4.3 凯恩斯政策的问题点65
4.3.1 凯恩斯政策自身的问题65
4.3.2 对利率政策的过大评价问题67
4.3.3 “流动性陷阱”的实质与货币政策的无效性68
4.3.4 重新认识凯恩斯政策71
第5章 通货紧缩的本质及其原因72
5.1 对通货紧缩本质的认识73
5.1.1 通货紧缩是货币不足的现象73
5.1.2 正常的物价下降与伴随通货紧缩的物价下降的区别74
5.1.3 近年日本物价持续下降的原因75
5.2 通货紧缩的现状与问题所在76
5.2.1 通货紧缩的现状76
5.2.2 货币量的过剩与不足78
5.2.3 “货币的偏在”与有效需求不足78
5.2.4 国债发行无度79
5.3 泡沫经济崩溃与通货紧缩的关系80
5.3.1 泡沫经济的发生与崩溃80
5.3.2 股票泡沫发生与崩溃的特殊机制82
5.3.3 泡沫的崩溃即通货紧缩的开始84
5.3.4 泡沫崩溃与通货紧缩的传导机制85
5.3.5 日美两国的泡沫比较87
第6章 摆脱通货紧缩的新思路89
6.1 货币量的过剩与不足的解决对策90
6.1.1 恢复货币量的均衡90
6.1.2 应废除“限额支给存款”制度92
6.1.3 促进泡沫商品的收缩95
6.2 “货币的偏在”的调整对策96
6.2.1 调整税收增加财政收入97
6.2.2 建立高额纳税者的表彰制度98
6.2.3 削减财政支出99
6.2.4 政府可借用银行的过剩资金100
6.2.5 不良贷款的最终处理措施101
6.3 民间企业应采取的对策102
6.3.1 促进物价下降与消除需求不足102
6.3.2 减少过剩供给缩小需求缺口103
6.3.3 采取“减薪不减员”和“轮休制度”104
6.4 恢复“存款无利息”制度105
第7章 中央银行的使命与政策操作107
7.1 重新认识中央银行的使命107
7.1.1 中央银行的本来使命107
7.1.2 金融政策反复失误109
7.1.3 金融政策与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110
7.1.4 金融政策的限界111
7.2 日本银行的政策操作112
7.2.1 超低利率政策与“零利率政策”112
7.2.2 “量的缓和”与无限制购买国债的后果113
7.2.3 日本银行的“舍身行为”——购买银行所持股票114
7.2.4 外汇市场干预与市场投机的本质区别116
7.3 外汇市场干预及其效果分析117
7.3.1 巨额外汇干预的背景117
7.3.2 日银充当着外汇干预资金钱包的角色118
7.3.3 频繁的外汇干预与效果质疑120
7.3.4 巨额外汇干预及其潜在风险122
7.3.5 外汇干预的问题点123
第8章 经济学的危机与经济学者的使命125
8.1 问题的提出125
8.1.1 经济学面临着危机126
8.1.2 经济学者的悲哀128
8.2 经济学的危机根源129
8.2.1 经济学的复杂性及其理论误解129
8.2.2 货币理论的缺陷与价值观的混迷130
8.2.3 经济学研究中的问题131
8.2.4 经济学教科书与教学中的问题133
8.3 经济学的主题与经济学者的使命135
8.3.1 经济学的主题与经济均衡135
8.3.2 学者的使命与人生的意义136
8.3.3 经济学者的使命139
参考文献142
附录Ⅰ 《货币均衡新说》中的方程式、计算式、均衡等式150
附录Ⅱ 日本泡沫经济和通货紧缩期间货币政策变更轨迹152
附录Ⅲ 日本经济高增长时期人为的低利率政策的再探讨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