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析化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3489815.jpg)
- 华中师范大学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1145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内容3
第三节 分析化学发展简史5
第四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9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10
第一节 分析试样的采取与制备10
第二节 分析试样的预处理18
本章小结27
思考题与习题28
第三章 定性分析29
第一节 概述29
第二节 阳离子分析33
第三节 阴离子分析55
第四节 有机物元素定性分析及官能团鉴定61
第五节 糖类的定性分析68
第六节 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简述)70
本章小结72
思考题与习题73
第四章 误差与实验数据的处理76
第一节 误差的基本概念76
第二节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83
第三节 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89
第四节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98
第五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03
第六节 Excel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107
本章小结111
思考题与习题113
第五章 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概论117
第一节 定量分析的步骤和要求117
第二节 分析化学中的溶液平衡118
第三节 滴定分析法概论121
第四节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25
第五节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126
第六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129
本章小结134
思考题与习题135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139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139
第二节 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143
第三节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148
第四节 酸碱缓冲溶液160
第五节 酸碱指示剂169
第六节 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174
第七节 多元酸碱的滴定185
第八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190
本章小结196
思考题与习题198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204
第一节 概述204
第二节 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207
第三节 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和条件形成常数212
第四节 EDTA滴定曲线及其影响因素219
第五节 络合滴定指示剂224
第六节 终点误差和准确滴定的条件229
第七节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236
第八节 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245
本章小结248
思考题与习题249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254
第一节 氧化还原平衡254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262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265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271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273
第六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276
第七节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286
本章小结288
思考题与习题290
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294
第一节 概述294
第二节 确定终点的方法295
第三节 沉淀滴定法应用示例298
本章小结299
思考题与习题300
第十章 沉淀重量分析法302
第一节 重量分析法概述302
第二节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304
第三节 沉淀的类型与沉淀的形成机理314
第四节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317
第五节 沉淀条件的选择320
第六节 沉淀重量分析法的应用323
本章小结326
思考题与习题328
第十一章 吸光光度法332
第一节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333
第二节 吸光光度法的仪器338
第三节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341
第四节 吸光度的测量及误差控制345
第五节 吸光光度分析方法351
第六节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355
本章小结358
思考题与习题360
第十二章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364
第一节 概述364
第二节 沉淀分离法365
第三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369
第四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378
第五节 液相色谱分离法386
第六节 其他生物试样分离技术391
本章小结393
思考题与习题394
附录一 物理、物理化学常数和计算用表396
表1 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I=0)396
表2 部分络合物的形成常数(18~25℃)398
表3 金属离子与某些氨羧络合剂络合物的形成常数(18~25℃,I=0.1)401
表4 EDTA的酸效应系数IgαY(H)402
表5 某些络合剂的酸效应系数IgαL(H)403
表6 部分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系数IgαM(OH)403
表7 铬黑T和二甲酚橙的Igαln(H)及其变色点的pM(pMt)404
表8 △pM与A的换算(A=|10△pM-10-△pM|)404
表9 指数加法表405
表10 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18~25℃)406
表11 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势(18~25℃)408
表12 难溶化合物的活度积(18~25℃,I=0)409
表13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985年)411
表14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997年)415
附录二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416
附录三 化学分析关键词汉英对照423
附录四 试样分析实例——硅酸盐的分析434
主要参考书目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