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证据法学 第2版=CRIMINAL EVIDENCE LAW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证据法学 第2版=CRIMINAL EVIDENCE LAW
  • 陈瑞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证据法学 第2版=CRIMINAL EVIDENCE LAW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证据法导论3

第一章 刑事证据法概述3

一、“证据学”与“证据法学”3

二、刑事证据法的体系7

三、刑事证据法的功能10

四、两个理论问题14

第二章 刑事证据法的渊源19

一、刑事证据法的主要法律渊源19

二、2012年《刑事诉讼法》21

三、《司法鉴定管理规定》23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定》24

五、《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25

六、《最高法院2012年解释》27

七、刑事证据法的渊源与证据法的发展29

第三章 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32

一、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概述32

二、证据裁判原则33

三、实质真实原则37

四、无罪推定原则41

五、证据合法原则46

六、直接和言词原则49

七、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55

八、中国刑事证据法基本原则的体系60

第二部分 证据的概念与分类65

第四章 证据的概念65

一、“证据事实”与“证据载体”66

二、“事实说”的缺陷68

三、“材料说”的确立70

四、证据的定义71

第五章 证据的理论分类74

一、证据理论分类概述74

二、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76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78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80

五、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84

第六章 证明力与证据能力88

一、证据转化为定案根据的条件88

二、英美法中的可采性与相关性89

三、大陆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91

四、对“可采性”与“证据能力”的比较93

五、中国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95

六、证明力97

七、证据能力104

第七章 证据证明力的法律限制108

一、证明力评判的两种方式108

二、我国刑事证据法对证明力的限制111

三、对相关性和真实性的法律要求113

四、原始证据的优先性114

五、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的不同证明方式115

六、相互印证规则119

七、利害关系人的证言123

八、特殊言词证据的证明力125

第八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26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性质126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诉讼功能130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简要比较134

四、中国刑事证据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41

五、强制性排除规则143

六、裁量性排除规则145

七、瑕疵证据的补正规则147

第九章 实物证据的鉴真154

一、概述154

二、鉴真的性质155

三、鉴真的方法157

四、鉴真的诉讼功能158

第三部分 证据的法定形式163

第十章 证据的法定形式概述163

一、证据表现形式的法定化163

二、对证据形式法定化的反思165

第十一章 物证与书证168

一、物证、书证的概念168

二、物证、书证的特点169

三、对传来证据的限制使用170

四、物证、书证的鉴真172

五、物证、书证的排除176

第十二章 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179

一、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的概念179

二、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证据属性181

三、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鉴真182

四、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排除186

第十三章 笔录证据187

一、笔录证据的概念187

二、笔录证据的分类188

三、笔录证据的作用190

四、侦查过程的验证191

五、笔录证据的排除规则192

第十四章 鉴定意见196

一、多维视角下的鉴定意见196

二、鉴定意见的性质197

三、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200

四、专家证人出庭作证问题202

五、鉴定检材的鉴真问题205

六、鉴定意见的排除规则207

七、鉴定意见规则的制度空间211

第十五章 证人证言214

一、证人证言的概念214

二、证人的资格和条件216

三、证言笔录的证据能力217

四、证人出庭作证制度222

五、非法证言排除规则225

五、证言印证规则228

第十六章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233

一、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233

二、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235

三、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237

四、非法口供排除规则240

五、口供印证规则242

六、口供补强规则246

第四部分 司法证明253

第十七章 司法证明的概念与要素253

一、证明的性质253

二、司法证明的定义255

三、诉讼构造与司法证明256

四、司法证明的基本要素258

五、审判前程序中的事实认定260

第十八章 证明对象263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263

二、证明对象的分类266

三、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269

四、免证事实271

第十九章 证明责任273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273

二、英美法中的举证负担与说服负担275

三、大陆法中的结果责任与行为责任277

四、中国刑事证据法中的证明责任280

五、证明责任的转移与倒置284

六、被告人的证明责任287

七、法官的真相探知活动291

第二十章 证明标准295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295

二、英美法中的证明标准298

三、大陆法中的证明标准301

四、中国法中的证明标准302

五、“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305

六、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316

第二十一章 推定321

一、推定的性质321

二、中国刑事法中的推定326

三、推定的功能331

四、推定与司法证明333

五、推定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可证明性340

第五部分 特殊证据规则345

第二十二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程序345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程序概述345

二、先行调查原则及其例外346

三、初步审查程序349

四、正式调查程序352

五、第二审法院的审查356

第二十三章 程序性裁判程序中的证据规则360

一、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据理念360

二、相关证据的证据能力364

三、证明责任369

四、证明标准373

第二十四章 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377

一、量刑程序与证据规则377

二、量刑证据审查判断的基本理念378

三、量刑证据的证据能力383

四、证明责任387

第二十五章 侦查人员的证人地位390

一、侦查人员作证问题概述390

二、作为“定罪事实提供者”的证人391

三、作为“量刑事实提供者”的证人393

四、作为“程序事实提供者”的证人394

五、侦查人员提交的说明材料397

六、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401

第二十六章 特殊证据的证据资格406

一、特殊证据概述406

二、行政证据的证据资格407

三、技术侦查材料的证据资格409

四、特殊证据转化为定案根据的条件410

参考文献413

索引4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