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用微生物学 医学专业函数授教材之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用微生物学 医学专业函数授教材之九](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3601604.jpg)
- 陈仁主编 著
- 出版社: 燕京函授医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用微生物学 医学专业函数授教材之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细菌学总论1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2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6
第四节 细菌形态的检查法8
第二章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10
第一节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0
第二节 细菌繁殖的方式和速度11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13
第四节 细菌的代谢产物14
第三章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16
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17
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18
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20
第四章 细菌的遗件与变异22
第一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23
第二节 细菌变异发生的机理24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26
第五章 细菌的致病性和宿主的天然抵抗力27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27
第二节 宿主的天然抵抗力28
第三节 传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33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35
第六章 抗原35
第一节 抗原的条件36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36
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38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39
第五节 免疫佐剂41
第七章 免疫系统42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42
第二节 周围免疫器官44
第三节免疫细胞45
第八章 免疫球蛋白52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52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55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57
第四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和作用57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和临床意义59
第九章 补体系统61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61
第二节 激活补体的物质61
第三节 补体激活的途径62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调节66
第五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67
第六节 补体水平与临床的关系69
第十章 免疫应答70
第一节 免疫应答的概念70
第二节 免疫应答的形成过程70
第三节 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71
第四节 体液免疫应答72
第五节 细胞免疫应答74
第六节 免疫应答调节的基本概念78
第七节 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79
第十一章 变态反应81
第一节 Ⅰ型变态反应81
第二节 Ⅱ型变态反应84
第三节 Ⅲ型变态反应86
第四节 Ⅳ型变态反应87
第十二章 体外免疫学试验89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概论89
第二节 沉淀反应91
第三节 凝集反应94
第四节 补体结合反应95
第五节 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96
第六节 细胞免疫测定法99
第三篇 细菌学各论100
第十三章 球菌100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100
第二节 链球菌属103
第三节 肺炎双球菌106
第四节 脑膜炎双球菌108
第五节 淋球菌109
第十四章 肠道杆菌109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属)111
第二节 沙门氏菌属112
第三节 志贺氏菌属116
第四节 变形杆菌属118
第五节 绿脓杆菌119
第十五章 弧菌属119
第一节 霍乱弧菌及El Tor弧菌120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122
第十六章 革兰氏阴性小杆菌122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杆菌122
第二节 百日咳杆菌123
第三节 鼠疫杆菌123
第四节 布氏杆菌125
第十七章 需氧芽胞杆菌属126
第十八章 厌氧性细菌128
第一节 厌氧芽胞杆菌属128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134
第十九章 棒状杆菌属135
第二十章 分枝杆菌属137
第一节 结核杆菌137
第二节 麻风杆菌140
第二十一章 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细菌141
第四篇 病毒142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142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142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145
第三节 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147
第四节 病毒的变异148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148
第二十三章 病毒的传染与免疫150
第一节 病毒的传染150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153
第二十四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56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156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159
第二十五章 呼吸道传播病毒160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161
第二节 麻疹病毒163
第三节 腺病毒164
第四节 腮腺炎病毒164
第二十六章 肠道传播病毒165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165
第二节 柯萨基病毒与埃可病毒166
第三节 其他肠道病毒167
第二十七章 肝炎病毒168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168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168
第三节 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71
第二十八章 虫媒病毒171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72
第二节 其他虫媒病毒173
第二十九章 其他病毒173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173
第二节 疱疹病毒174
第三节 艾滋病(AIDS)病毒175
第五篇 其他病原微生物177
第三十章 衣原体177
第一节 概述177
第二节 引起人类感染的衣原体177
第三十一章 立克次体178
第一节 概述178
第二节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180
第三十二章 支原体181
第三十三章 病原性螺旋体182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182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184
第三十四章 病原性真菌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