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乡足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乡足迹](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627589.jpg)
- 李道德著;遵义市农经学会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乡足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互助合作时期(1954~1958年)3
深入贯彻总路线 春耕生产掀高潮3
互助合作大发展 农业获得大丰收5
仁锋高级社推行包工包产的作法7
前进乡党支部领导春耕生产的经验10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全面发展农业生产12
仁怀县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生产17
“五保”使孤寡老弱有了靠山19
加强财务管理 巩固农业合作社21
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7年)27
大风暴公社秋收传捷报27
秋收场上红旗飘28
水库群公社是怎样建立的30
办好丰产试验田 带动农业大丰收32
猛攻铁厂提高产量的作法33
劳力合理组织 粮铁生产创新35
改进经营管理 推动春耕生产36
开展红旗竞赛 掀起春耕高潮38
使用插秧机 工效大提高40
红星公社加强食堂管理41
松烟公社实行民主管理42
抓好工具改革 提高劳动效率44
丰产坝上的典故45
开展超产竞赛 力争夏粮丰收47
充分发挥支援劳力的作用48
狮子山大队开展夏季生产的经验49
贾家寨生产队经营管理的经验52
实行“三基本”调动生产积极性55
社员爱国热情高 积极交售公余粮59
深入学习 发动群众 搞好生产61
坚持抓革命促生产63
全县人民同心干 大干快上超农纲65
决心把正安县农业搞上去70
农业大干快上的关键在领导76
干群齐心艰苦干 人均生产千斤粮88
加强学习 改进作风 团结奋进92
当前农村工作的问题及对策96
向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心书99
大办农业 苦战三年超纲要104
全党全民齐动员 扎扎实实搞春耕117
新型合作经济时期(1978~1997年)123
责任制加科学种田 农业获得全面增产123
在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团结奋斗夺丰收129
关于农作物虫害的农业防治141
小麦籽粒重的形成期及影响因素145
推广杂交玉米应掌握的环节146
深入细致地做好放宽农业政策的工作148
抓紧时机 搞好改种150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实现农业全面丰收152
加强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战斗力156
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 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169
开创新局面 实现新目标180
深化改革实现工农业产值翻两番183
解放思想 团结一致 扎实工作 确保“翻两番”“三个根本好转”的实现187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190
粮食减了产 及早抓补救195
组织联合体发展五倍子197
专业户联合体是发展林业的主力军200
深化改革,振兴林业203
抓住季节 适时造林208
光明林场欣欣向荣209
林业改革势在必行211
强化管理 发展林业216
冬修水利是农业丰收的重要环节220
建好商品粮基地 促进粮食增产221
形势很好 喜中有忧222
粮食增产必须抓关键措施223
把农业增产措施落到实处225
水路不通走旱路226
王省长考察遵义生产救灾227
遵义地区百万亩杂交油菜工程告捷228
干群奋起战旱魔 抢栽水稻进度快234
“三管齐下”抗旱抢栽水稻236
全力抓抗旱 实现满栽满种237
改种增种 抗灾增收239
扎实抓好小麦高产工程240
实行以工代赈 建设基本农田241
在高产与多收上下功夫244
坚持高标准 打好秋种仗245
深化改革 发展农村经济246
抗旱栽种保苗力夺农业增产254
下决心抓关键夺高产256
抓进度 保质量 夺丰收262
靠山养山 希望在山264
抓科技攻关 夺小麦高产267
发展高梁生产 促进酒业振兴274
遵义地区建立三十万亩高梁基地277
烤烟形势严峻 务必抓紧移栽278
立足抗灾夺丰收279
调整结构 科技创新 夺夏季粮油增产281
赴美国考察农业的启示及建议283
农业要上去 干部要下去290
干部带好头 农民有劲头291
干部领办 公司加农户 加强服务292
陈孝维兴办绿色企业效益好298
拍卖四荒使用权 促进山区经济发展299
围绕扶贫攻坚 搞好智力支边307
从“一土两制”到全面生产责任制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