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 1949-200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 1949-2001
  • 杨公素著 著
  • 出版社: 励志出版社
  • ISBN:962747317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 1949-200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Ⅰ篇 当代中国外交绪论1

第1章 旧中国的外交遗产1

第一节 李鸿章的外交思想1

第二节 弱国无外交:晚清与民国外交史证8

一、弱国无外交9

二、投靠外国的政府只有屈辱的外交10

三、旧中国外交的悲剧与教训13

第2章 新中国的外交风格17

第一节 外交学与外交官17

第二节 新中国的外交风格20

第3章 新中国外交的背景与指导思想25

第一节 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25

一、统治阶级利益与国家的对外政策25

二、超越阶级的国家利益26

第二节 新中国制定对外政策的背景27

一、近代民族与边疆危机27

二、国际统一战线与外交战略29

三、分析国际形势的理论依据32

第三节 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分期问题34

第四节《共同纲领》与三大外交决策36

第Ⅱ篇“一边倒”的联苏反美战略(50年代初~60年代初)38

第4章“一边倒”政策的制定3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形势38

第二节“一边倒”外交战略的背景42

一、美国拒绝与中共合作抗日42

二、雅尔塔会议后美国援蒋反共44

三、苏联因素46

第三节 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与影响47

第5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51

第一节 朝鲜问题的由来51

第二节 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53

一、苏联在联合国的外交失误53

二、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决策55

三、美国何以轻视周恩来的严正警告56

第三节 抗美援朝中的战争与谈判58

一、朝鲜战争并未引起世界大战58

二、战场上的相峙与谈判59

第四节 抗美援朝的影响63

第6章 台湾问题与反美国际统一战线65

第一节50年代的美国对华侵略政策65

第二节 开展反美国际统一战线67

第三节 中美大使级会谈69

第四节1958年台海危机72

第7章 新中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75

第一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75

第二节 日内瓦会议,万隆精神76

第三节 五项原则成为新的国际关系准则79

第8章 中印关系与西藏问题81

第一节 西藏问题的由来81

第二节 印度干涉西藏和平解放82

第三节 和平谈判解决藏印关系问题85

一、新中国对印度的政策85

二、中印谈判和签订协定86

第四节 印度支持康藏叛乱88

一、达赖访问印度与尼赫鲁的离间计88

二、周恩来总理访印进行工作91

三、1959年拉萨叛乱经过92

四、中印协定失效印度断绝藏印关系94

第9章 争取亚非友谊,支持第三世界的斗争96

第一节 中国争取和支持第三世界的原则96

第二节 对外援助八项原则97

第三节 对第三世界援助工作的反思99

第10章 新中国的边界问题103

第一节 新中国边界的基本情况103

第二节 新中国关于边界问题的解决方针110

一、关于旧中国的边界条约110

二、关于旧中国出版的地图111

三、关于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土司的归属112

四、在新形势下制定解决边界问题的方针113

第三节 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创立新的范例114

第四节 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117

一、坚持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原则117

二、中巴边界牵涉到印巴克什米尔争端问题117

三、解决三国交界点与世界最高峰的归属118

第11章 中印边界冲突120

第一节 中印之间存在一条传统习惯线120

第二节“麦克马洪线”的由来123

第三节 印度违背中印协定强占中国领土127

第四节 中国政府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立场128

第五节 印度的“前进政策”与对华战争的失败130

一、蚕食中国领土的“前进政策”131

二、中印边界战争爆发132

三、亚非六国科伦坡会议的调解133

第六节 对中印关系与边界冲突的反思135

一、尼赫鲁的西藏观135

二、对“麦克马洪线”及我主动撤军的看法137

第12章 中国与印尼的关系139

第一节 在亚非国家中广交朋友139

第二节 大力争取苏加诺140

第三节 九·三○事件144

第四节 争取苏加诺的教训146

第Ⅲ篇 反帝反修的战略阶段(60年代初~70年代初)148

第13章 极左思潮下的中国外交148

第一节 极左思潮的历史背景及其过程148

第二节“文革”对外交的干扰150

一、“三和一少”、“三降一灭”151

二、“王八七”讲话、造反派的外交闹剧152

第14章 中苏大论战与国家关系恶化154

第一节 由不支持到中苏同盟154

第二节 中苏关系由分歧到分裂156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论战157

第四节 中苏边界问题161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苏边界情况161

二、中苏边界谈判与珍宝岛冲突163

第15章 反帝必反修的外交战略166

第一节 反帝反修的国际统一战线166

第二节 毛泽东的两个中间地带理论168

第三节 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论争169

第四节 关于和平共处的论争172

第16章 美帝仍是中国的主要敌人175

第一节 反击美国在越南的战争边缘政策175

一、东京湾事件175

二、周恩来反击美国的“四句话”177

第二节 支持西哈努克反对美国侵柬178

一、西哈努克与中国178

二、毛泽东发表“五·二○”声明180

第Ⅳ篇“一条线”与联美反苏战略(70年代初~80年代初)182

第17章 中美接近与“一条线”战略182

第一节 苏联成为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182

一、珍宝岛冲突后的中国外交困局182

二、苏攻美守的全球态势184

三、尼克松主义力主美中接近186

第二节 尼克松访华中美《上海公报》188

一、乒乓外交与基辛格秘密访华188

二、尼克松访华发表《上海公报》189

第三节 中美战略关系与“一条线”190

第四节 中国外交大发展192

一、中日恢复邦交192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3

三、调整与欧洲国家的关系194

四、中美建立外交关系195

第18章 创立人民外交中日关系正常化197

第一节 中日人民外交及其曲折历程197

第二节 政治与贸易三原则200

第三节 声势浩大的恢复日中邦交的群众运动202

第四节“越顶外交”、“超前外交”,中日复交204

一、中日复交三原则204

二、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205

第19章 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关系的破裂207

第一节 中阿反苏修同盟与中国援阿情况207

第二节 中阿关系破裂的原因209

第20章 中越关系与中越边界问题211

第一节 支援越南人民解放斗争211

第二节 中越关系恶化的方面216

一、借算历史旧帐,越南强调“北方侵略”216

二、中越在对苏美政策上有重大分歧217

三、压迫、驱逐在越华侨问题219

第三节 中越边界问题221

一、陆疆纠纷问题221

二、中方关于边界问题的立场222

三、越方关于边界问题的立场223

第四节 对越自卫反击战224

一、一次有限的局部冲突224

二、中越关系的教训何在?225

第21章 关于中国外交战略与决策的思考228

第一节 是国际主义还是民族主义?228

一、共产国际与中共对外战略228

二、苏共、中共及其民族利益231

第二节 关于时代问题的反思232

一、还是帝国主义时代吗?232

二、列宁的观点需要修正233

第三节 关于三个世界理论的反思236

第Ⅴ篇 和平与发展的全方位外交(80年代初-80年代末)239

第22章 经济建设需要新的对外战略239

第一节 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现代化建设239

第二节 对国际格局的新看法240

一、所谓东西、南北问题240

二、中国外交战略需要转变242

第三节 发展睦邻外交243

一、“三大障碍”与中苏关系正常化243

二、中越关系正常化246

三、中国与印度关系改善248

四、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复交251

第四节 台湾问题与80年代的中美关系253

一、以台制华的《与台湾关系法)253

二、美国对华人权外交254

第五节 日美同盟下的日中关系255

第23章“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258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确立与发展258

第二节“一国两制”开辟祖国统一新途径260

一、香港问题的由来260

二、港澳回归及其启示260

第Ⅵ篇“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跨世纪外交(1989~2001)275

第24章 起伏迭荡的中美关系275

第一节“韬光养晦”战略的背景与内容275

第二节 六四风波美国带头制裁中国278

第三节 稳住阵脚突破西方制裁279

一、美国总统特使访华280

二、日本带头取消制裁281

第四节 中美围绕人权问题的较量281

第五节1995-1996台海危机与美国的干涉285

一、李登辉访美问题的交涉286

二、台海军事演习与美国的干涉287

第六节 围绕WTO的中美交涉287

第七节 中国反对美国霸权主义289

一、银河号事件289

二、科索沃危机与炸馆事件290

三、南海撞机事件291

第八节 对美中战略伙伴关系的反思292

第25章 有所作为,睦邻外交大发展294

第一节 中俄确立与发展战略伙伴关系294

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与影响294

二、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关系296

三、边界问题的基本解决298

第二节 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300

一、中日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300

二、双边政治关系的主要问题301

第三节 中韩建交及对朝鲜半岛的平衡外交303

第四节 东盟多边对话机制与睦邻互信关系304

第26章 跨世纪的海疆问题305

第一节 中日钓鱼岛之争305

一、钓鱼岛的战略地位305

二、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由来与现状307

三、中日双方立场严重对立309

四、美国在钓鱼岛争端中的立场310

五、邓小平论钓鱼岛问题311

第二节 南海诸岛争端313

一、南海的战略地位与争端现状313

二、相关国家对南沙群岛的主张314

三、探索南海冲突解决之道316

四、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及其启示317

第27章从“9.11”事件看新疆问题320

第一节“疆独”恐怖活动及其源流321

一、冷战后中亚的恐怖活动321

二、“疆独”:历史、理论及其恐怖网络322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经受考验324

第三节“9.11”事件对中国的警示327

第Ⅶ篇 回忆·怀念·思考331

第28章 学习外交与国际问题的经历331

一、九一八事变促使我研究边疆与领土问题331

二、抗战保土,引导我走上外事工作334

三、对新中国外交战略的回顾与反思335

1.革命外交三十年335

2.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战略337

第29章 回忆外交战线的老战友们340

一、怀念章文晋同志340

二、回忆老马345

三、杰出的女外交官朱青348

四、一生坎坷的谢均安349

第30章 西藏的地位不容歪曲351

一、关于西藏问题研究之概述351

二、评论《西藏的地位》358

1.西藏一直就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吗?359

2.达赖喇嘛的尊号与权威从何而来?364

3.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所谓檀越关系吗?366

4.西藏在中亚国际社会的地位问题369

5.和平解放西藏是新中国的侵略吗?370

三、评《喇嘛王国的覆灭》373

1.关于喇嘛与喇嘛王国374

2.喇嘛王国覆灭原因论376

3.15种不甚正确的观点377

第31章 信仰的历程与反思381

一、沧桑九十话人生381

1.苏联解体与信仰的困惑381

2.大学生活抗日烽火边疆研究382

二、对马列主义信仰历程的回顾383

1.学术·政治·党内斗争383

2.苏联模式自酿苦果384

3.我们的战略需要不断创新386

原版后记3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