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3654712.jpg)
- 吴家宝,魏家亮,胡茂才,蒋先哲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诞生 国际共产主?1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
西欧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1
英、法、德无产阶级独立的政治运动3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7
二、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斗争13
马克思、恩格斯的初期革命活动及其世界观转变的完成1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
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5
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活动25
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27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共产党宣言》31
第二讲 1848年欧洲革命中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41
一、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41
1848年革命的性质、任务和特点41
法国的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43
德国和奥地利的革命47
东南欧的民族解放运动49
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活动51
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德国革命中的斗争策略51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解散55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欧洲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59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是“不断革命”59
工农联盟是革命胜利的基本力量61
武装起义和人民战争的理论63
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65
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和策略67
第三讲 第一国际76
一、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76
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76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50—60年代的革命活动80
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国际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83
二、第一国际推动和支持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88
第一国际对各国工人运动的推动88
第一国际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的运动91
三、第一国际内部马克思主义反对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的斗争94
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94
反对工联主义的斗争99
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103
四、第一国际的解散及其历史地位109
第一国际的解散109
第一国际的历史地位110
第四讲 巴黎公社革命118
一、普法战争和三月十八日革命118
普法战争的爆发118
色当战役和九月四日革命120
巴黎无产阶级反侵略反卖国的斗争122
三月十八日武装起义的胜利124
二、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125
公社委员会的成立125
公社的纲领127
公社的革命措施130
三、保卫公社的英勇战斗134
相持阶段134
防御阶段136
决战阶段137
四、公社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139
公社的历史意义139
公社的基本经验142
第五讲 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和发展151
一、欧美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151
七、八十年代工人运动151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55
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发展157
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157
德国工人运动的统一 《哥达纲领批判》159
恩格斯反对杜林主义的斗争 《反杜林论》167
三、美、法、英社会主义政党的成长174
美国劳动人民党174
法国工人党175
英国民主联盟和费边社177
第六讲 第二国际185
一、第二国际的建立及其前期活动185
第二国际的建立及其历史特点185
第二国际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189
恩格斯反对德国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193
二、各国党左派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199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和泛滥199
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202
三、各国党左派反对军国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205
战争危机年代反对军国主义的斗争205
大战初期反对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 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209
四、第二国际的破产及其历史教训210
第二国际的破产210
第二国际破产的历史教训215
第七讲 列宁主义的形成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220
一、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的建立 列宁关于建党的理论220
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的建立220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反对经济派的斗争226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234
二、俄国1905年革命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路线242
俄国1905年革命 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在策略路线上的根本对立242
《社会主义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244
三、列宁关于党在革命低潮时期的斗争策略252
布尔什维克形成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52
第八讲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63
一、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263
对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批判263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首先在俄国胜利的理论267
二、俄国二月革命与列宁的《四月提纲》268
二月革命的胜利268
列宁的《四月提纲》271
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基本经验274
布尔什维克党关于武装起义的方针274
《国家与革命》276
十月革命的胜利281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282
四、俄共(布)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286
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巩固政权的革命措施286
苏维埃政府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290
列宁捍卫十月革命道路的斗争292
第九讲 十月革命后欧亚革命运动的高涨301
一、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301
欧洲革命的高潮及其特点301
德国十一月革命305
匈牙利1916年革命309
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314
第十讲 第三国际324
一、第三国际的建立324
列宁和各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为筹建新的国际而斗争324
欧美各国第一批共产党的诞生328
第三国际的成立329
二、第三国际前期活动333
初期马克思主义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333
关于建立工人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342
三、第三国际中期活动345
各国共产党的布尔什维克化问题345
共产国际纲领的制定346
四、第三国际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斗争348
反法西斯人民阵线方针的提出348
各国共产党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而斗争351
五、第三国际的解散及历史地位354
第三国际的解散354
第三国际的历史地位355
第十一讲 苏联一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360
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意义360
俄共(布)工作重心的转移360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论粮食税》363
俄共(布)同托洛茨基等派别集团的斗争369
二、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计划371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计划371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376
加强党和苏维埃国家机关建设378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380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及实施380
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 全盘集体化的实现385
四、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就和基本经验391
两个五年计划的实现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完成391
苏联社会主义新宪法的通过和实施395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教训397
第十二讲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407
一、欧亚各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反法西斯侵略和奴役的斗争407
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407
英、法、美政府的绥靖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412
欧洲各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和奴役的斗争414
亚洲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武装斗争418
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历史经验421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421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424
三、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426
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426
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治形式及主要特点431
四、欧洲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432
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432
共产党情报局的经验教训438
第十三讲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447
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447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方针447
伟大的战略决战454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45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456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45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458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459
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459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461
第十四讲 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70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470
第五个五年计划的胜利执行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470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及其后果475
二、欧洲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478
欧洲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概况478
1956年的波兰和匈牙利事件480
三、朝鲜和印度支那人民反帝斗争的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成就484
朝鲜人民反帝斗争的胜利484
印度支那人民反帝斗争的胜利487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489
结束语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