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南省昭通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化区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昭通地区行署水利电力局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159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1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云南省昭通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化区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1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1
一、地形地貌1
二、水系河流2
三、气候3
四、水文4
五、水文地质7
六、士壤、植被7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9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13
第二章 降水与燕发16
第一节 降水16
第二节 蒸发21
第三节 干旱指数22
第三章 河川径流量及其时空分布24
第一节 降水径流关系24
一、资料的应用和处理24
二、流域平均降水量的计算26
三、降水径流关系26
第二节 径流等值线的绘制和应用26
一、径流深等值线的绘制26
二、径流深等值线的应用29
第三节 径流量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分布30
一、径流量的地理分布30
二、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和多年变化32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及水资源总量34
第一节 水文地质条件34
一、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34
二、地下水类型35
第二节 按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资料概算地下水资源37
第三节 按河川基流量估算地下水资源37
一、地下水的性质37
二、枯泉水调查38
三、基流切割39
四、地下径流量的计算40
五、泉水总量的计算42
六、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模数分区图的绘制42
第四节 昭鲁坝区的地下水48
一、富水块段的地下水48
二、用水文学法计算昭鲁盆地地下水资源52
三、大龙洞泉水52
第五节 地下径流的时间分布54
一、地下径流量的季节变化54
二、地下径流量的多年变化59
第六节 水资源总量61
一、水资源总量的计算方法61
二、水资源总量62
第五章 水质及水能资源65
第一节 水质65
一、资料情况65
二、污染源分布65
三、水质评价66
第二节 河流泥沙、水温及地热67
一、泥沙67
二、水温70
三、地热71
第三节 水能资源71
一、估算方法71
二、水能资源的估算73
三、开发利用现状74
第六章 水资源评价76
第一节 水资源成果的精度76
第二节 水资源的主要特点76
一、水资源数量76
二、水资源的空间分布79
三、水资源的时间变化79
四、水质80
五、水土资源分布极不协调80
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甚差80
第三节 水资源利用之现状81
一、水利设施及灌溉面积81
二、可利用水量81
第四节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81
一、加强水资源的保护81
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82
三、加强水资源的研究工作83
第七章 水利建设现状,成就和经验教训84
第一节 水利工程建设现状84
一、已建水利工程84
二、水利措施类型分析88
三、经济效益分析89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92
第三节 水利化程度分析93
第四节 水利建设成就和经验教训97
一、三十年来水利建设的成就和经验97
二、水利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教训101
第八章 水利化区划106
Ⅰ、流域区水利区划106
第一节 区划的原则及依据106
第二节 划区方法及命名106
第三节 分区概述、治理目标、途径和主要措施108
一、巧家山原河谷引蓄水保区(Ⅷ1昭1区)108
二、永绥江边河谷引蓄区(Ⅷ1昭2区)111
三、昭鲁盆地丘陵蓄引提区(Ⅷ1昭3区)114
四、横江中下段河谷引蓄提区(Ⅷ1昭4区)118
五、镇雄、威信中山河谷引蓄区(Ⅷ1昭5区)121
Ⅱ、类型区水利区划123
第一节 区划原则及依据123
第二节 划区方法及命名123
第三节分区概述、治理目标、途径和主要措施125
一、金沙江边区125
二、河谷区127
三、平坝丘陵区129
四、一般山区131
五、高山阴湿区133
第九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35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135
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135
二、水土资源不协调、比值低开发困难,难以满足灌溉要求135
三、水资源供需在时间上不相适应,从长远看,需要多修调蓄水库136
四、水资源的利用还受洪水泥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37
第二节 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量137
一、工业用水137
二、农业用水139
三、城镇生活用水141
四、农村人畜用水142
第三节 可利用水量142
第四节 供需平衡分析143
一、工业用水供需分析143
二、农业用水供需分析143
三、城镇生活用水及农村人畜用水供需分析145
第十章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47
第一节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47
一、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47
二、水利化区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47
第二节对水利建设的建议149
一、树立长期进行水利建设的思想149
二、认真贯彻“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指导方针,加强现有工程管理149
三、加速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150
四、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150
五、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小型农田水利151
六、做好城镇防洪工作152
七、积极发展小水电152
八、加强水利建设的前期工作,为今后水利的发展创造条件152
九、建立统一管理水资源的权威性机构,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153
第三节 对农业生产的建议154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154
二、进行旱作农业的试验研究154
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验收合格证明书及鉴定(评议)意见156
水利化区划成果验收合格证明书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