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源澄著作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源澄著作集
  • 李源澄著;林庆彰,蒋秋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 ISBN:978986015872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源澄著作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册1

图版1

出版说明1

编者序&林庆彰3

编辑体例7

经学通论3

自序&李源澄3

一 论经学之范围性质及治经之途径4

二 论经文11

三 论经学流变21

四 论今古学25

五 论唐修五经正义以前之经学31

六 论宋元明经学40

七 论清代经学44

八 论读易49

九 论读尚书55

十 论读诗59

十一 论读三礼63

十二 论读三传68

秦汉史75

钱序&钱穆75

自序&李源澄80

一 始皇二世82

二 秦楚之际91

三 高祖102

四 孝惠吕后110

五 文帝景帝116

六 武帝131

七 霍光143

八 昭帝宣帝153

九 元成哀平165

十 王莽177

十一 光武上190

十二 光武下198

十三 明帝章帝207

十四 和殇安顺218

十五 冲质桓灵献228

附录:魏武帝之政治与汉代士风之关系(略)240

十六 政治思想241

十七 法吏与法律249

十八 选举与学校257

十九 社会经济与国用264

二十 地方政治270

二十一 社会风尚279

二十二 官制283

二十三 学术思想287

诸子概论299

序一&伍非百299

序二&卢前301

孔子302

孔子於旧教之新解303

孔子前後德目之同异304

本仁306

依位307

致中308

政治思想309

礼乐之意312

学与教314

孔子对於中国文化关系316

孟子320

论性320

论政323

论政体326

论士大夫之出处328

论士大夫之修养332

荀子336

礼337

论政339

论学343

论心性346

老子348

道349

以人合道350

长久之道351

南面之术353

非战355

去智357

尚俭358

庄子360

性命之情360

平等之义363

自由之义365

养生之义367

处世之义370

无为而治371

墨子373

天志374

兼爱377

尚同380

尚贤381

非攻383

明鬼384

非命385

节用386

节葬389

非乐392

商君书395

农战396

修权399

重刑400

算地计民402

来民404

攻敌405

韩非子408

法409

术413

耕战418

第 二册423

李源澄学术论著初编423

自序423

先秦诸子是非之准则及对历史文献之态度424

论儒学之统类445

读吕氏春秋453

西汉思想之发展461

读论衡492

汉魏两晋之论师及其名论509

列子与张湛注528

春秋崩薨卒葬释例540

先配後祖申杜说并论庙见致女反马诸义562

春秋战国之转变567

汉官考576

汉代茂才孝廉考589

汉代更赋考592

汉代法吏与法律596

魏武帝之政治与汉代士风之关系603

东晋南朝之学风609

两晋南朝之兵家及补兵616

元魏前期之制度及其旧俗625

南北朝之百工632

论元魏之大家庭637

元魏之统治诸夏与诸夷649

魏末北齐之清谈名理662

北朝商贾在政治上之地位668

北周职官考674

唐代贡奴考683

论宋初免除僭伪诸国无名杂税诏令688

经学及经学史699

读易志疑699

易象初义712

毛诗徵文718

礼之衍变756

郑注周礼易字举例773

戴记馀论779

读明堂位校记785

明堂制度论789

小戴礼记补注叙录801

读丧服经传旧说後记814

箴膏肓後评827

公羊、谷梁微序例856

与陈柱尊教授论公羊学书865

孟子通释866

孟荀言性释义874

申孟子难告子义878

论中庸、中正、中和及易传中庸之成书883

孝经出於阴阳家说888

白虎通义、五经异义辨证891

汉学宋学之异同937

戴东原原善孟子字义疏证述评942

上章太炎先生书三970

附:答李源澄书三&章炳麟972

古文大师刘师培先生与两汉古文学质疑974

上章太炎先生书二993

附:答李源澄书一&章炳麟999

附:答李源澄书二&章炳麟1001

读经杂感并评胡适读经平议1004

第 三册1011

哲学思想1011

周末养士与周末学术1011

与陈柱尊教授论学书一1030

与陈柱尊教授论学书二1036

与陈柱尊教授论诸子书1038

天人合一说探源1042

儒墨道法四家学术之比较1051

儒道两家之论身心情欲1061

儒墨关系考1082

周秦儒学史论1092

新儒学派发微1101

儒学对中国学术政治社会之影响1115

儒家德名释义1133

从儒学史上言孝弟义1137

评胡适说儒1145

孔学述要1169

尊孔论1174

评陈独秀的孔子与中国1181

与陈独秀论孔子与中国1193

荀子馀论1210

墨学新论1224

大小取章句书後1234

附:大小取章句&伍非百1236

论老子非晚出书并质钱宾四先生1262

老子馀义1275

老子政治哲学1281

庄子天学论1286

明法1293

法家思想之演变1303

论管子中之法家思想1313

论管子心术内业1319

淮南子发微1326

浙东史学之远源1342

释清谈与名理1364

葛洪论老子与神仙1368

晋元帝与庾亮1372

六朝文士之声乐与技艺1376

理学略论1388

横渠学术论1397

陆学质疑1404

南宋政论家叶水心先生1407

章实斋之学术思想1426

亭林学术论1438

张萝谷先生学术思想之特色——读张萝谷先生文集1451

章太炎先生学术述要1457

介绍东方学术研究社1465

政治及政治制度史1469

宗法1469

论宗法政治1477

论茂才孝廉1483

尚书中书之起源及其升降1488

汉代大一统政治下之政治学说1495

两汉宾客盛衰考1530

霍光辅政与霍氏族诛考实1541

汉末魏晋政治思想之转变1551

北朝南化考1565

北周之文化与政治1573

崔敦礼之政治思想1591

中正制度之意义1596

论九品中正1601

第 四册1609

社会史1609

略论中国社会1609

奉祀祖先先後意义之不同1616

姓氏馀论1622

两晋南朝社会阶级考1625

六朝之奢风1659

北史上之蜀1685

经济史1691

汉代赋役考1691

两晋南朝租调制度史实疏证1711

北朝之富商大贾1719

租布考1726

杂著1733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明道与言志的问题1733

浙大李源澄教授覆巨赞法师书1740

伍非百先生名学丛著序1743

论学发刊辞1745

张氏姑墓志铭1749

全面抗战之根本问题1750

所望於全国同胞者1754

如何应付国难1758

称心而谈1762

高中国文刍议1765

附录:1775

一、传记资料1775

民国时期报刊有关李源澄报导&林庆彰辑1775

李源澄传&犍为县志1778

李源澄传&赖高翔1782

李源澄与灌县灵岩书院&胡昭曦1786

满山红叶读书声——李源澄与灵岩书院(一九四五—一九四七)的前尘往事&王国平1788

李源澄先生(一九○九—一九五八)学术年谱简编&王川1823

二、师友来函1949

与李源澄论北宋变法与南宋和战书&蒙文通1949

致李源澄&唐君毅1953

三、著作序跋与评介1957

李源澄诸子论文集序&唐君毅1957

图书介绍——经学通论&不著撰人1960

图书介绍——李源澄学术论著初编&不著撰人1962

我搜集李源澄著作之经过&林庆彰1964

四、学术研究1993

蜀学後劲——李源澄先生&蒙默1993

从廖季平先生到李源澄先生的经学片论(提纲)&蒙默2016

李源澄的学术成就&王川2028

李源澄经学初探——以经学通论为讨论中心&蔡长林2045

李源澄著作目录&林庆彰20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