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产系统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产系统工程
  • (美)JingshanLi(李京山),(美)SemyonM.Meerkov(谢米扬·密尔科夫)著;张亮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06068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生产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产系统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制造系统的主要研究领域1

1.2 生产制造系统的主要研究问题2

1.2.1 复杂现象2

1.2.2 生产系统的性能分析、持续改进和精益设计问题4

1.2.3 生产系统工程中的基本法则4

1.2.4 本书使用的研究方法5

1.3 小结6

1.4 练习题6

1.5 参考文献7

第2章 生产系统的数学建模10

2.1 生产系统的类型10

2.1.1 串行生产线10

2.1.2 装配系统13

2.2 结构化建模14

2.3 机器的数学模型17

2.3.1 计时问题17

2.3.2 机器可靠性模型19

2.3.3 机器模型辨识24

2.3.4 机器合并及其参数计算27

2.3.5 机器加工质量模型32

2.4 缓冲区的数学模型32

2.4.1 建模32

2.4.2 缓冲区参数辨识33

2.5 机器与缓冲区的交互模型34

2.5.1 离散时间模型34

2.5.2 连续时间模型35

2.6 性能指标35

2.7 模型验证37

2.8 生产系统建模、分析、改进与设计的步骤38

2.8.1 建模38

2.8.2 分析、改进与设计39

2.9 指数模型转化为伯努利模型的简化方法39

2.9.1 引言39

2.9.2 指数生产线和伯努利生产线40

2.9.3 指数-伯努利变换41

2.9.4 伯努利-指数变换42

2.9.5 装配系统的指数-伯努利变换和伯努利-指数变换43

2.10 案例分析44

2.10.1 汽车点火线圈加工系统44

2.10.2 汽车喷漆车间生产系统48

2.10.3 汽车点火模块装配系统52

2.11 小结55

2.12 练习题56

2.13 参考文献59

第3章 伯努利生产线的性能分析61

3.1 双机生产线62

3.1.1 数学模型62

3.1.2 稳态概率分布64

3.1.3 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68

3.1.4 性能指标的渐进性70

3.2 多机生产线71

3.2.1 数学模型与分析方法71

3.2.2 迭代合并过程及其性质73

3.2.3 性能指标估计的计算公式78

3.2.4 多机生产线的渐进性79

3.2.5 性能指标估计的精度分析79

3.3 系统性质82

3.3.1 生产系统的稳态定律82

3.3.2 可逆性83

3.3.3 单调性84

3.4 案例分析84

3.4.1 汽车点火线圈加工系统84

3.4.2 汽车喷漆车间生产系统88

3.5 小结89

3.6 练习题90

3.7 参考文献93

第4章 伯努利生产线的持续改进95

4.1 约束型改进96

4.1.1 资源约束及其定义96

4.1.2 关于劳力总量的改进性97

4.1.3 同时关于劳力总量和缓冲区容量的改进性100

4.1.4 关于缓冲区容量的改进性102

4.2 无约束型改进104

4.2.1 定义104

4.2.2 双机生产线的瓶颈识别106

4.2.3 多机生产线的瓶颈识别107

4.2.4 缓冲区效力110

4.2.5 持续改进项目的设计112

4.3 基于测量的生产系统管理112

4.4 案例分析114

4.4.1 汽车点火线圈加工系统114

4.4.2 汽车喷漆车间生产系统115

4.5 小结116

4.6 练习题117

4.7 参考文献118

第5章 伯努利生产线的精益设计120

5.1 系统参数化120

5.2 同参数机器伯努利生产线的精益缓冲区设计121

5.2.1 双机生产线121

5.2.2 三机生产线123

5.2.3 多机生产线123

5.3 不同参数机器伯努利生产线的精益缓冲区设计125

5.3.1 双机生产线125

5.3.2 多机生产线126

5.4 案例分析132

5.4.1 汽车点火线圈加工系统132

5.4.2 汽车喷漆车间生产系统133

5.5 小结134

5.6 练习题134

5.7 参考文献136

第6章 闭环伯努利生产线137

6.1 系统模型138

6.1.1 模型138

6.1.2 研究问题139

6.2 性能分析、单调性、可逆性以及无阻碍闭环生产线141

6.2.1 双机生产线141

6.2.2 多机生产线144

6.3 改进性146

6.3.1 双机生产线146

6.3.2 多机生产线147

6.3.3 对比150

6.4 瓶颈识别151

6.4.1 双机生产线151

6.4.2 多机生产线151

6.5 精益设计153

6.6 案例分析155

6.6.1 汽车喷漆车间生产系统的闭环模型及其验证155

6.6.2 S改进性156

6.6.3 精益系统设计156

6.7 小结157

6.8 练习题157

6.9 参考文献158

第7章 伯努利生产线中的产品质量问题160

7.1 含有存在加工质量问题机器的伯努利生产线161

7.1.1 系统模型161

7.1.2 性能分析162

7.1.3 瓶颈分析165

7.2 含有存在质量-效率耦合机器的伯努利生产线171

7.2.1 系统模型171

7.2.2 单调性172

7.2.3 瓶颈分析174

7.3 小结179

7.4 练习题179

7.5 参考文献180

第8章 连续时间生产线的性能分析182

8.1 同步指数生产线183

8.1.1 双机生产线183

8.1.2 多机生产线190

8.2 异步指数生产线197

8.2.1 双机生产线197

8.2.2 多机生产线203

8.3 非指数机器生产线207

8.3.1 数学模型207

8.3.2 二阶相似生产线208

8.3.3 PR与TP关于机器可靠性模型的灵敏度209

8.3.4 PR与TP的经验公式211

8.4 案例分析213

8.4.1 汽车点火线圈加工系统213

8.4.2 曲轴生产线系统215

8.5 小结218

8.6 练习题218

8.7 参考文献222

第9章 连续时间生产线的持续改进225

9.1 约束型改进225

9.1.1 资源约束及其定义226

9.1.2 关于加工周期的改进性227

9.1.3 关于缓冲区容量的改进性228

9.2 无约束型改进230

9.2.1 定义230

9.2.2 指数机器生产线的c-瓶颈识别232

9.2.3 非指数机器生产线的c-瓶颈识别235

9.2.4 缓冲区效力与基于测量的生产系统管理235

9.3 案例分析236

9.4 小结237

9.5 练习题237

9.6 参考文献238

第10章 连续时间生产线的精益设计240

10.1 系统参数化240

10.2 同步同参数机器指数生产线的精益缓冲区设计241

10.2.1 双机生产线241

10.2.2 三机生产线243

10.2.3 多机生产线244

10.3 同步不同参数机器指数生产线的精益缓冲区设计246

10.3.1 双机生产线247

10.3.2 多机生产线247

10.4 同步非指数机器生产线的精益缓冲区设计250

10.5 小结253

10.6 练习题253

10.7 参考文献255

第11章 连续时间生产线的顾客需求满意度分析257

11.1 系统模型和参数化258

11.1.1 生产-库存-顾客(PIC)系统258

11.1.2 DTP定义259

11.1.3 系统参数化259

11.2 指数机器PIC系统的DTP分析260

11.2.1 单机PIC系统的DTP260

11.2.2 多机PIC系统的DTP262

11.3 非指数机器PIC系统的DTP分析262

11.4 精益成品缓冲区容量以及指数机器PIC系统的过滤守恒定律263

11.4.1 精益成品缓冲区263

11.4.2 精益系统的过滤守恒定律264

11.5 随机需求下的DTP分析267

11.5.1 随机需求模型267

11.5.2 随机需求下指数机器PIC系统的DTP267

11.5.3 需求随机性对DTP的影响268

11.5.4 需求分布函数对DTP的影响270

11.6 小结272

11.7 练习题272

11.8 参考文献274

第12章 伯努利机器装配系统275

12.1 伯努利机器装配系统的性能分析275

12.1.1 三机器装配系统275

12.1.2 多机装配系统281

12.2 伯努利装配系统的持续改进289

12.2.1 约束型改进289

12.2.2 无约束型改进292

12.3 伯努利装配系统的精益缓冲区设计294

12.4 案例分析295

12.4.1 汽车点火模块组装系统295

12.5 小结298

12.6 练习题298

12.7 参考文献299

第13章 连续时间机器装配系统300

13.1 指数机器装配系统的性能分析300

13.1.1 系统模型300

13.1.2 同步系统301

13.1.3 异步系统305

13.2 非指数机器装配系统的性能分析309

13.3 连续时间机器装配系统的持续改进311

13.3.1 约束型改进311

13.3.2 无约束型改进312

13.4 连续时间机器装配系统的精益缓冲区设计与顾客满意度分析314

13.4.1 精益缓冲区设计314

13.4.2 顾客满意度分析314

13.5 小结314

13.6 练习题314

13.7 参考文献315

第14章 生产系统工程的主要结论总结317

14.1 单个机器317

14.2 串行生产线318

14.2.1 性能分析318

14.2.2 持续改进320

14.2.3 精益设计322

14.3 装配系统323

符号汇总325

后记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