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3825170.jpg)
- 邓白桦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4738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劳资关系-研究-德国-1933~194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选题意义1
二、研究综述4
三、本书结构和主要内容7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8
第一章 魏玛共和国劳资关系民主化进程的衰亡11
第一节 跨企业层面:集体合同制11
一、劳资自治模式与集体合同制的建立11
二、国家强制调解与集体合同制的失败15
第二节 企业层面:企业代表会制度18
一、企业代表会制度的建立18
二、企业代表会实践的困境20
小结23
第二章 另一种视角:魏玛共和国时期右翼劳资关系观24
第一节“企业共同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24
一、帝国时期的萌芽24
二、魏玛时期的发展25
三、企业共同体方案28
第二节 纳粹党的劳资关系观30
一、用“民族共同体”解决工人问题31
二、纳粹党劳资关系观在经济纲领中的反映33
三、纳粹党内左翼和右翼的劳资关系观35
第三节 魏玛共和国末期纳粹企业支部运动38
小结43
第三章“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的建立:1933—1934年初44
第一节 去除魏玛劳资关系调节机制44
一、改组企业代表会45
二、暴力接管工会46
第二节 过渡阶段49
一、成立德意志劳动阵线49
二、建立国家机构——劳动督察52
三、德意志劳动阵线去工会化54
第三节 确立“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58
一、工业界对新劳动法出台的影响58
二、《民族劳动秩序法》的内容60
小结64
第四章“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的发展:1934—1936年66
第一节 企业外部机制66
一、德意志劳动阵线:从世界观教育到“调解人”66
二、劳动督察:监督和维护“企业共同体”79
三、社会荣誉法庭的初步实践87
第二节 企业层面机制91
一、企业领袖91
二、企业规章93
三、信任代表会101
第三节 纳粹企业福利政策的开展117
一、纳粹丁塔研究所117
二、职业培训120
三、劳动环境改善和劳动保障123
四、职工业余活动安排126
五、企业集合131
小结132
第五章“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的变化:1936—1939年133
第一节 企业外部机制134
一、德意志劳动阵线:从“调解人”到“整体要求”135
二、劳动督察:加大干预力度147
三、社会荣誉法庭的困境151
第二节 企业层面机制153
一、企业领袖自主权缩小153
二、信任代表会的困境156
第三节 纳粹企业福利政策的重心转移159
一、扩大职业培训和全国职业竞赛规模160
二、劳动保障和劳动健康161
三、妇女照顾164
四、制造大众汽车165
小结167
第六章 战争对“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的影响168
第一节 战争爆发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和纳粹政府的应对措施168
第二节 企业外机制的变化171
一、德意志劳动阵线的变化171
二、劳动督察的变化173
第三节 企业层面的变化175
一、企业主的对策175
二、职工的态度177
小结180
结语181
附录188
附录一1934年1月20日《民族劳动秩序法》(节选)188
附录二 德意志劳动阵线1933—1938年成员发展情况和会员费194
附录三1928—1944年德国工业平均周工资195
参考文献196
后记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