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网络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信网络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30319525.jpg)
- 李棠之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3573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信网络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1.1概述1
1.1.1通信系统与通信网3
1.1.2通信网的类型4
1.1.3对通信网的要求6
1.2通信网的组成要素8
1.2.1概述8
1.2.2通信网研究的主要问题13
1.2.3通信网的发展趋势15
第二章 通信网的理论基础19
2.1通信网的结构理论19
2.1.1图论基础20
2.1.2最短路径问题28
2.1.3站址选择问题34
2.1.4流量分配39
2.1.5线性规划问题42
2.2网内业务分析45
2.2.1排队论基本概念46
2.2.2 M/M/1排队系统50
2.2.3 M/M/m(n)排队系统53
2.3可靠性理论基础62
2.3.1可靠性数学基本概念62
2.3.2局间通信的可靠性71
2.3.3通信网的可靠性74
2.4通信网的优化理论77
2.4.1电路转接的呼损计算77
2.4.2路由控制的优化80
2.4.3链路容量的选择84
2.4.4信息转接网的优化85
2.4.5容量配置的优化89
2.4.6路由选择的优化89
2.4.7流量控制的优化91
2.4.8通信网的规划设计92
第三章 通信网基本技术101
3.1数字复接技术101
3.1.1概述101
3.1.2数字复接原理103
3.1.3同步数字复用系列(SDH)111
3.2数字传输技术116
3.2.1概述116
3.2.2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121
3.2.3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128
3.2.4电缆传输系统141
3.2.5光缆传输系统142
3.2.6微波中继传输系统156
3.2.7卫星传输系统160
3.3数字交换技术166
3.3.1概述166
3.3.2数字交换机的基本组成169
3.3.3数字交换终端171
3.3.4数字交换网络174
3.3.5控制方式与软件简介180
3.4数字网同步技术183
3.4.1数字网同步的必要性183
3.4.2数字网同步的方式185
3.5用户接入网技术189
3.5.1概述189
3.5.2接入网技术基础190
3.5.3有线接入网196
3.5.4无线接入网202
3.6有线电视网204
第四章 电话通信网216
4.1电话网的结构216
4.1.1长途电话网217
4.1.2本地电话网218
4.1.3国际电话网223
4.1.4传输链路方式224
4.2电话网的信令系统226
4.2.1信令的基本概念227
4.2.2用户线信令229
4.2.3随路信令方式230
4.2.4公共信道信令方式及No.7信令系统240
4.3编号计划与计费方法249
4.3.1编号计划249
4.3.2计费方法252
4.4移动通信网253
4.4.1移动通信网概述253
4.4.2移动通信组网技术260
4.4.3码分多址(CDMA)及其应用274
第五章 数据通信网280
5.1概述280
5.1.1数据通信网的含义280
5.1.2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280
5.1.3数据通信系统的特点281
5.1.4数据通信系统网络的现状和发展282
5.2数据通信网的组成及协议284
5.2.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84
5.2.2数据通信网的拓扑285
5.2.3网络中数据传输权的取得287
5.2.4网络通信协议概念289
5.2.5 ISO/OSI参考模型及各层功能290
5.2.6 IEEE802网络协议330
5.3 B-ISDN和ATM335
5.3.1 ISDN的概述335
5.3.2 N-ISDN337
5.3.3 B-ISDN的业务、主要实现技术和特点351
5.3.4 B - ISDN用户-网络接口353
5.3.5 B-ISDN/ATM协议参考模型354
5.3.6 ATM技术367
5.3.7 ATM交换机367
5.3.8光纤接入网369
5.4公用数据通信网369
5.4.1概述369
5.4.2有关协议370
5.4.3 CHNAPAC374
5.4.4 DDN与帧中继377
5.4.5国外公用数据网385
5.5 Internet和Intranet387
5.5.1 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387
5.5.2 Internet体系结构389
5.5.3因特网名字和地址391
5.5.4连接Internet的方法393
5.5.5因特网应用和工具394
5.5.6 Internet展望399
5.5.7 Interanet402
5.6网络互连407
5.6.1网络互连原理407
5.6.2网络互连设备410
5.6.3几种典型的网络互连技术417
5.6.4互连方案的选择与考虑422
5.7网络管理425
5.7.1网络管理的需求425
5.7.2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426
5.7.3网络管理的标准化426
5.7.4网络管理的功能427
5.7.5网络管理的协议435
第六章 军事通信网445
6.1军事通信网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445
6.1.1战略通信网447
6.1.2战术(战役)通信网448
6.1.3通信网在C3I系统中的地位451
6.1.4军事通信网的发展趋势453
6.2野战综合通信系统概述455
6.2.1系统组成455
6.2.2网络结构455
6.2.3系统特征468
6.2.4系统主要功能469
6.3野战综合通信系统组网技术471
6.3.1组网方式471
6.3.2路由选择技术472
6.3.3编号制度477
6.3.4同步方式478
6.3.5群路传输479
6.3.6系统互连接口480
6.3.7信令和协议481
6.4数据通信分系统482
6.4.1电路交换网上的数据通信483
6.4.2分组交换数据网483
6.5系统控制与管理486
6.5.1网控系统的体制486
6.5.2网控中心的信息通信规程与通信协议489
6.5.3网络管理协议490
6.5.4管理策略493
6.6野战通信网的工程勤务、保密性及其电磁兼容性495
6.6.1工程勤务的体系结构496
6.6.2工程勤务的工作方式496
6.6.3电磁兼容性、抗干扰性及安全性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