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宋儒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南宋儒学
  • 杜保瑞主编 著
  • 出版社: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052517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50页
  • 文件大小:266MB
  • 文件页数:763页
  • 主题词:儒学-南宋-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宋儒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对胡宏儒学的当代诠释之反省15

一、前言15

二、当代胡宏学研究与本文研究方法19

三、对胡宏为性本论的反省27

四、对胡宏为纵贯系统的「以心著性」型的反省50

五、结论62

第二章:胡宏在儒学基本哲学问题的理论建构65

一、对胡宏儒学的基本哲学问题研究进路65

二、由诚、仁概念对传统儒学之本体论及工夫论的继承68

三、对心、性概念之存有论讨论及本体论和工夫论的发挥77

四、对道、物概念之存有论讨论及本体论和工夫论的发挥87

五、对命运问题的宇宙论立场94

六、对天人感应的宇宙论态度97

七、对鬼神概念的宇宙论观点99

八、境界论进路的人物评鉴智慧102

九、工夫论进路的具体人生智慧108

十、结论114

第三章:胡宏对二程儒学的继承与对道佛的批判116

一、胡宏的儒学传承与三教辨正116

二、对程颢境界哲学思路的继承118

三、对程颐《大学》格物致知说的继承124

四、对程颐《中庸》已发、未发说的继承129

五、对佛教的批判意见133

六、对老子的批判意见142

七、结论147

第四章:对朱熹在《知言疑义》中批评胡宏的方法论反省149

一、《知言》与《知言疑义》149

二、朱熹与胡宏哲学理论之基本性格疏解152

三、朱熹批评胡宏的论述主旨156

四、对《知言疑义》的文义疏解158

五、结论184

第五章:朱熹儒学的研究进路187

一、朱熹儒学研究进路之釐清187

二、从北宋儒学的继承谈朱熹学思的纲要190

三、从朱熹与敌论的辩争谈朱熹学思的纲要195

四、从经典诠释的进路谈朱熹学思的纲要198

五、从基本哲学问题的研究进路谈朱熹学思的纲要203

六、当代朱熹学研究专著的研究进路探析205

七、当代朱熹学研究的争议问题解析207

八、结论225

第六章:朱熹形上学的建构227

一、朱熹形上学的问题意识227

二、对劳思光批评朱熹形上思想的反省229

三、对牟宗三批评朱熹形上思想的反省247

四、形上学概念之当代使用意义的反省260

五、整体存在界的存有论系统266

六、个别人存有者的存有论及本体论系统276

七、仁概念的存有论讨论301

八、理一分殊说的伦理学与形上学义涵307

九、结论326

第七章:朱熹经典诠释进路的工夫论建构331

一、前言331

二、《大学》工夫次第进路的诠释337

三、《中庸》工夫次第进路的诠释371

四、《孟子》本体工夫及工夫次第进路的诠释388

五、结论398

第八章:朱熹其他诠释传统的本体工夫论401

一、前言401

二、谈本体工夫的概念表达方式的四种类型405

三、以道德实践主体的存有范畴概念说的本体工夫407

四、以纯粹化主体意志的活动形式说的本体工夫416

五、特定修养活动中的本体工夫455

六、结论468

第九章:朱熹对三教辨正的鬼神问题之处理470

一、前言470

二、儒学理论建构中的三教辨正问题472

三、朱熹论鬼神问题的方法论反省476

四、朱熹的鬼神观478

五、结论516

第十章:陆象山工夫论进路的儒学建构522

一、前言522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约定524

三、象山学术性格538

四、象山论为学宗旨542

五、象山论为学方法550

六、象山心学是工夫论哲学560

七、象山对一般学术问题的意见584

八、结论606

第十一章、朱陆《辩太极图说书》之义理争辩608

一、前言608

二、《辩太极图说书》的缘起610

三、《辩太极图说书》的争辩问题615

四、朱陆对「无极、太极、阴阳」观念的不同设想616

五、朱陆对《通书》〈理性命章〉的诠释及对太极是否为「中」义的辩争625

六、陆象山对朱熹为老学的攻击633

七、陆象山与朱熹互指为禅637

八、当代学者的评价观点639

九、结论648

第十二章:鹅湖之会与朱陆之争649

一、前言649

二、朱陆之争与朱陆比较的澄清651

三、为人风格之争的意义652

四、为学方法之争的意义654

五、经典诠释之争的意义656

六、哲学体系之争的意义658

七、陈来提出为学工夫义的朱陆之争660

八、彭永捷作全面性的朱陆比较研究664

九、刘述先提出哲学体系建构义的朱陆之争665

十、鹅湖之会中朱陆为人风格之别680

十一、中庸尊德性道问学之经典诠释义下的朱陆为学方法平议692

十二、大学格物致知之经典诠释义下的朱陆为学方法平议699

十三、朱陆两人在为人风格上的意气之争704

十四、结论706

第十三章:叶水心事功进路的儒学建构708

一、前言708

二、事功进路的论学立场711

三、对曾子不能继承道统的意见717

四、对《易传》失去道统本旨的意见722

五、对孟子的心性之学的意见727

六、对孔子之道的意见731

七、诉诸圣治的经学观736

八、对禅佛教言觉的意见743

九、结论747

考书目7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