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生微生物学 第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朝武主编;邱景富副主编;白华民,王德全,谷康定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5796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卫生学-微生物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卫生微生物学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1
第二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定义5
第三节 卫生微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6
第四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应用及研究前景6
第二章 微生物生态学8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8
第二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规律10
第三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主要类群17
第四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应用及研究前景32
第三章 卫生微生物学研究和检测方法37
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特点及基本原则37
第二节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方法41
第三节 卫生指示微生物54
第四节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方法的前景58
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60
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及要求60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方法63
第三节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76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与保证78
第五节 消毒与灭菌研究的展望82
第五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85
第一节 生物安全概述85
第二节 生物安全实验室89
第三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现状及前景101
第六章 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103
第一节 生物战剂的历史与现状103
第二节 生物战剂的种类107
第三节 生物战剂的伤害111
第四节 生物战剂的防护及研究前景114
第七章 水微生物119
第一节 水生境特征119
第二节 水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121
第三节 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卫生标准131
第四节 水微生物污染的预防与控制134
第五节 水微生物研究前景140
第八章 土壤微生物143
第一节 土壤生境特征143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145
第三节 土壤微生物的检测与卫生标准153
第四节 土壤微生物污染的预防155
第五节 土壤微生物研究前景156
第九章 空气微生物158
第一节 空气生境特征158
第二节 空气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卫生学意义160
第三节 空气微生物的检测与卫生标准163
第四节 空气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170
第五节 空气微生物研究前景174
第十章 食品微生物176
第一节 食品生境特征176
第二节 食品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卫生学意义179
第三节 各类食品中微生物186
第四节 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197
第五节 食品微生物检验及卫生标准211
第六节 食品安全预防体系216
第七节 食品微生物研究前景220
第十一章 药品微生物222
第一节 药品生境特征222
第二节 药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种类及其卫生学意义223
第三节 药品微生物检测与卫生标准226
第四节 药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234
第五节 药品微生物研究的展望237
第十二章 化妆品微生物239
第一节 化妆品生境特征239
第二节 化妆品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其卫生学意义240
第三节 化妆品微生物的检验与卫生标准244
第四节 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247
第五节 化妆品微生物研究前景248
第十三章 医疗与生活卫生用品微生物251
第一节 医疗用品微生物251
第二节 生活卫生用品微生物260
第三节 医疗用品及生活卫生用品微生物研究前景266
第十四章 医院环境微生物268
第一节 医院环境生境特征268
第二节 医院环境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卫生意义270
第三节 医院环境微生物的检验及卫生标准277
第四节 医院环境微生物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280
第五节 医院环境微生物研究前景282
第十五章 公共场所微生物284
第一节 公共场所生境特征284
第二节 公共场所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卫生学意义285
第三节 公共场所微生物的检验与卫生标准287
第四节 公共场所微生物污染的预防与控制295
第十六章 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298
第一节 微生物实验室生境特征298
第二节 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卫生学意义300
第三节 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污染的预防与控制304
第四节 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研究前景307
第十七章 极端环境微生物308
第一节 极端环境类型及其生境特征308
第二节 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卫生学意义310
第三节 极端环境微生物的利用与防控318
第四节 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前景319
实习指导322
实验一 指示微生物的检测322
一、水样的采集与送检322
二、菌落总数的测定323
三、大肠菌群的测定326
实验二 致病微生物检测333
一、食品中沙门菌和志贺菌检测333
二、空气中溶血性链球菌检测346
三、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349
实验三 粮食中真菌的检测353
一、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354
二、粮食内部霉菌的检测和常见产毒霉菌的初步鉴定355
实验四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的检验364
一、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364
二、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370
三、变质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测375
实验五 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381
一、中和剂鉴定试验381
二、消毒剂悬液定量杀菌试验384
三、使用中消毒液污染菌含量测定385
四、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386
实验六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387
一、细菌质粒提取及其图谱分析387
二、PCR技术在卫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390
实验七 综合设计性实验395
一、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基本概念396
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和意义397
三、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原则398
四、综合设计性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400
五、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实验——食品卫生微生物安全评价402
六、以原理为中心的设计性实验403
参考文献406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