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3869733.jpg)
- 史志才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7461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3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3
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3
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5
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7
1.3.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7
1.3.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8
1.3.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9
1.4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10
1.4.1网络协议10
1.4.2网络体系结构10
1.4.3层次网络体系结构下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过程12
1.5典型的网络体系结构13
1.5.1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13
1.5.2 Internet体系结构15
1.6常用的网络设备16
1.7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些重要概念17
1.7.1 IP地址和物理地址17
1.7.2计算机网络的服务类型17
1.7.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18
1.7.4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分组的传输方式19
1.8网络操作系统19
1.9典型的计算机网络简介22
1.10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25
1.11计算机网络的应用26
习题27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29
2.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29
2.2传输介质30
2.2.1有线传输介质30
2.2.2无线传输介质32
2.3信道及其复用32
2.3.1信道32
2.3.2信道复用33
2.4数据传输方式35
2.5信道的性能指标36
2.6信息编码与数字信号编码37
2.7调制技术与远程传输39
习题39
第2篇 Internet与TCP /IP协议43
第3章 应用层43
3.1概述43
3.2域名和域名解析45
3.2.1域名及域名结构45
3.2.2域名解析47
3.3远程终端协议50
3.4文件传输协议52
3.4.1 FTP的工作原理53
3.4.2 FTP的命令和响应54
3.4.3 FTP的使用57
3.4.4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及与FTP的区别58
3.5电子邮件服务58
3.5.1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58
3.5.2 SMTP协议60
3.5.3 POP3协议62
3.5.4电子邮件协议的扩充63
3.6 WWW服务64
3.6.1 WWW服务的工作原理64
3.6.2超文本标记语言65
3.6.3统一资源定位符66
3.6.4 HTTP协议67
3.7动态主机配置协议69
3.8其他Internet服务72
习题72
第4章 运输层74
4.1 TCP/IP协议的运输层74
4.2 TCP协议75
4.2.1 TCP报文段的格式76
4.2.2 TCP协议的复用和分用78
4.2.3报文段的顺序控制79
4.2.4报文段的可靠性控制80
4.2.5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81
4.2.6 TCP的连接管理86
4.3用户数据报协议87
4.3.1概述87
4.3.2用户数据报的首部89
4.3.3 UDP协议的应用90
习题90
第5章 网络层与网络互联91
5.1路由器92
5.2因特网的网络层94
5.3 IP协议94
5.3.1 IP地址95
5.3.2 IP数据报100
5.3.3数据报的分片与重组104
5.3.4 IP数据报的转发105
5.3.5地址解析与逆向地址解析107
5.4路由选择算法与协议109
5.4.1路由选择算法110
5.4.2路由选择协议111
5.5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117
5.6因特网组管理协议120
5.7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122
习题126
第3篇 物理网络131
第6章 数据链路层131
6.1引言131
6.2流量控制132
6.2.1停止等待协议132
6.2.2连续ARQ协议134
6.3差错控制137
6.3.1奇偶校验137
6.3.2校验和137
6.3.3循环冗余校验137
6.4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138
6.4.1概述138
6.4.2 HDLC的帧结构139
6.4.3 HDLC的信息交换过程141
6.5 SLIP/PPP协议142
6.5.1 SLIP协议142
6.5.2 PPP协议142
习题145
第7章 物理层146
7.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146
7.2典型的物理层协议146
习题149
第8章 局域网150
8.1局域网概述150
8.2传统以太网152
8.2.1逻辑链路控制层152
8.2.2介质访问控制层154
8.2.3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156
8.2.4传统以太网的物理层160
8.2.5传统以太网的连接方法161
8.3全双工以太网164
8.4高速以太网165
8.4.1 100BASE-T以太网166
8.4.2千兆以太网168
8.4.3万兆以太网169
8.5其他高速局域网171
8.6局域网中的网络连接设备172
8.6.1中继器173
8.6.2集线器173
8.6.3网桥173
8.6.4以太网交换机176
8.7虚拟局域网178
8.7.1虚拟局域网的概念178
8.7.2 VLAN的标准及帧格式179
8.7.3 VLAN的划分方法180
8.7.4 VLAN交换机及应用181
8.8无线局域网182
8.8.1无线局域网的组成与分类183
8.8.2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183
习题184
第9章 广域网186
9.1广域网概述186
9.2广域网的组成及数据交换技术186
9.3广域网中的物理地址与分组转发189
9.4广域网的拥塞控制190
9.5 X.25网192
9.5.1 X.25网概述192
9.5.2 X.25网络协议192
9.5.3 X.25网的接入194
9.5.4 X.25网的特点及应用195
9.6帧中继195
9.6.1帧中继的概念及特点195
9.6.2帧中继的协议层次及帧格式196
9.6.3帧中继的工作过程197
9.6.4帧中继的拥塞控制198
9.6.5帧中继网的接入199
9.6.6帧中继的应用200
9.7 ISDN201
9.7.1 ISDN的定义与特点201
9.7.2 ISDN的协议和基本结构202
9.7.3 ISDN的接入203
9.7.4 ISDN的应用204
9.8 ATM205
9.8.1 ATM的基本概念及特点205
9.8.2 ATM的工作原理206
9.8.3 ATM的协议参考模型和信元结构207
9.8.4 ATM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210
9.8.5 ATM设备及接入211
9.8.6 ATM的应用213
习题213
第10章 Internet接入技术215
10.1概述215
10.2双绞线接入215
10.2.1通过普通电话拨号接入215
10.2.2通过ISDN接入216
10.2.3通过ADSL接入218
10.3 DDN接入219
10.4 HFC接入220
10.5光纤接入220
10.6无线接入221
习题222
第4篇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227
第11章 网络管理227
11.1网络管理的功能227
11.2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29
11.2.1 SNMP的产生与发展229
11.2.2 SNMP的组成及网络管理模型230
11.3远程网络监控234
11.4常用的网络管理系统235
习题237
第12章 网络与信息安全238
12.1概述238
12.2网络的脆弱性及安全威胁239
12.2.1网络的脆弱性239
12.2.2网络的安全威胁240
12.3网络攻击与攻击过程242
12.3.1网络攻击242
12.3.2网络攻击过程243
12.4网络安全的基本功能和网络安全技术244
12.5密码学与数据加密246
12.5.1对称密钥密码体制246
12.5.2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247
12.5.3混合密码体制247
12.5.4常见的密码算法248
12.5.5新兴的密码技术249
12.6消息认证与数字签名250
12.6.1消息认证250
12.6.2数字签名251
12.7信息隐藏技术252
12.8公开秘钥基础设施254
12.8.1数字证书255
12.8.2 PKI的组成及功能257
12.9安全通信协议259
12.9.1 IP安全协议259
12.9.2安全套接层协议261
12.9.3安全协议SSH262
12.10虚拟专用网263
12.10.1虚拟专用网概述263
12.10.2隧道协议264
12.11防火墙技术268
12.11.1防火墙技术概述268
12.11.2防火墙的功能及分类269
12.11.3防火墙的体系结构271
12.11.4防火墙的发展趋势272
12.12网络入侵检测技术273
12.12.1入侵检测及入侵检测系统273
12.12.2入侵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74
12.12.3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275
12.12.4典型的入侵检测系统276
12.12.5入侵检测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及发展278
习题279
第5篇 网络计算283
第13章 高性能集群计算283
13.1集群计算系统及其体系结构283
13.2集群计算系统的分类285
13.3集群计算系统中的关键技术287
13.4集群计算系统的应用288
习题289
第14章 网格计算290
14.1网格的基本特征和内涵290
14.2网格的分类292
14.3网格的体系结构293
14.4网格系统的层次划分295
14.5网格计算中的关键技术296
14.6国内外对网格计算技术的研究298
14.7网格计算的应用299
习题300
第15章 云计算301
15.1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301
15.2云计算系统的组成和体系结构303
15.3云计算的关键技术304
15.4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形式和典型应用306
15.5典型的云计算平台307
习题309
第16章 移动计算310
16.1移动计算环境的组成及特点310
16.2移动计算中的关键技术312
16.3移动计算的应用314
习题315
第17章 普适计算316
17.1普适计算的产生、组成及特点316
17.2普适计算中的关键技术318
17.3普适计算的典型研究工作321
习题323
第6篇 新型计算机网络327
第18章 主动网327
18.1主动网的产生及特点327
18.2主动网体系结构328
18.3主动网的实现方法331
18.4主动网的应用332
习题334
第19章 自组网335
19.1自组网的概念及其特征335
19.2自组网的组成结构336
19.3自组网中的关键技术338
19.4自组网的应用340
习题342
第20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343
20.1概述343
20.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345
20.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及研究重点347
20.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348
习题350
参考文献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