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发展经济学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储东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1553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进士-人名录-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发展经济学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发展经济学及其中国思想渊源和先驱人物3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在西方世界的勃兴、衰落和变革3
一、西方发展经济学概述4
二、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演变过程7
三、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衰落及其原因分析9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在中华大地的古代渊源与近代萌发13
一、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中国古代渊源14
二、近代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逐步形成20
第三节 近代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26
一、孙中山的经济发展战略构想26
二、张培刚对发展经济学的开创性研究31
第二章 邓小平是当代最伟大的发展经济学家38
第一节 邓小平对发展经济学的重大贡献及其深远意义38
一、邓小平对发展经济学的重大贡献39
二、邓小平对发展经济学贡献的深远意义52
第二节 邓小平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及其理论体系57
一、邓小平发展经济学的形成过程58
二、邓小平发展经济学形成的时代背景61
三、邓小平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67
第二篇 坚定的发展理念75
第三章“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75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是发展75
一、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含义76
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78
三、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处境80
四、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出路86
第二节“发展才是硬道理”硬在发展是第一要务88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89
二、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99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10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107
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08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110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11
第二节 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发展生产力112
一、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112
二、社会主义应当拥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114
三、致富不是罪过而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1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大力发展生产力117
一、社会主义首要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18
二、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119
第五章“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121
第一节 中国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121
一、贫困的内涵及其衡量标准122
二、中国陷于贫困的历史原因124
三、中国在建国后的贫困状况125
四、邓小平坚定而又丰富的“反贫困理论”126
五、中国反贫困的伟大成就和新世纪的“攻坚战”131
第二节 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现代化134
一、建成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迫切愿望135
二、建成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38
三、建成现代化强国也是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139
第三节 中国建设现代化必须扭住经济建设不放141
一、横下心来硬着头皮把经济建设搞上去142
二、坚定不移地实行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150
三、正确认识“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151
四、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152
第三篇 原创性发展战略157
第六章“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57
第一节 改革和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57
一、生产力方面的革命是最根本的革命158
二、改革得失成败的判断标准是“三个是否有利”165
第二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68
一、我们进行的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168
二、改革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171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174
第七章“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77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家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177
一、发展经济学先驱的计划化理论177
二、从计划化向市场化转变的理论179
三、对市场机制缺陷的再分析179
第二节 邓小平十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181
一、邓小平十论市场经济的具体内容181
二、邓小平十论市场经济的主要观点186
第三节 邓小平十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189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189
二、突破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信条192
三、推动中国最终放弃传统的计划经济194
第八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6
第一节 从传统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196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6
二、选择市场经济道路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00
第二节 计划和市场两者都得要202
一、市场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202
二、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205
三、计划和市场两者都得要,两者相结合207
第三节 加快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0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09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0
第九章“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214
第一节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14
一、开放型世界的形成及其特征215
二、发展经济学中有代表性的对外经贸关系理论216
三、邓小平开放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222
四、邓小平开放理论的系统性和时代性225
第二节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31
一、闭关锁国是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231
二、关起门来搞建设从来不可能成功234
三、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35
第三节 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240
一、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240
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建立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241
第十章“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244
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及其主要内容244
一、“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缘起245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246
三、“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248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251
五、“人力资本”的投资政策255
第二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59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逐步形成259
二、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263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学技术发展267
第三节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269
一、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270
二、办教育要团结各方面的人才273
三、办教育重在开发人才资源277
四、办教育要先于经济发展一步279
五、办教育必须不断改革教育体制281
六、办教育最重要的还在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84
第四篇 独特的发展道路291
第十一章“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91
第一节 全面而又深刻的中国国情理论291
一、中国在建国之前的历史基础非常薄弱292
二、中国在建国之后一段时期处在停滞徘徊的状态294
三、中国现在并且必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95
四、中国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国300
第二节 发展经济和建设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302
一、中国民主革命成功道路的启示302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303
三、中国决不照搬外国经验而要走自己的路310
第十二章“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317
第一节“三步走”战略构想的形成和发展317
一、最初探索时期——“两步走”战略思路317
二、逐步形成时期——“三步走”战略构想318
三、发展深化时期——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322
第二节“三步走”战略构想的主要依据324
一、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分步推进而非“一步到位”324
二、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现代化建设往往欲速则不达325
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327
第三节“三步走”战略构想的丰富内涵329
一、坚持以战略重点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329
二、坚持从“两个大局”出发促进各个地区均衡发展331
三、坚持通过“部分先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4
四、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338
五、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42
第十三章“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347
第一节 坚持把发展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347
一、发展经济学家的农业经济理论概述348
二、邓小平对农业经济地位的阐述350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360
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就是首先要依靠改革361
二、农业的发展“二靠科学”就是要加强科研培养人才367
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368
第三节“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371
一、邓小平对“三农”问题的全面系统认识371
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373
三、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基本思路376
第十四章 企业“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380
第一节 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搞活国有企业380
一、建国之初的企业生产管理理论381
二、“十年动乱”中的企业整顿发展理论385
三、改革开放中的国有企业改革理论391
第二节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403
一、发展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404
二、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408
第三节 加快金融企业改革的步伐409
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409
二、必须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412
三、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418
第五篇 国内外发展环境425
第十五章 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425
第一节 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425
一、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谁就会被打倒426
二、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29
三、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433
四、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36
第二节 保持和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437
一、保持稳定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438
二、保持稳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442
三、建设精神文明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445
四、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等腐败行为448
五、一天也不放松狠抓党风建设和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450
第十六章 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和平的国际环境”452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452
一、邓小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453
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新世纪的时代主题457
第二节 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460
一、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61
二、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466
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469
重要文献与参考资料473
后记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