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盛藻诗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张盛藻诗文集
  • 周德富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6278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古典散文-散文集-中国-清后期;古典诗歌-诗集-中国-清后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张盛藻诗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诗歌(《笠杖集》)6

舟车吟6

春日偕慎芙卿康子锡杨叔通游万柳堂次曝书亭韵6

自万柳堂归,感怀,再成二律8

重阳日登衡岳极顶9

洞庭舟次,寄怀长沙诸友人兼呈中丞毛夫子9

中岳镇11

旧县旅邸和故友熊莲士壁上韵12

蓟州道中望盘山12

登盘山绝顶13

言归八首13

橐笔13

载书14

携琴15

囊石16

典衣17

卖车17

别竹19

待柳20

游城外极乐寺,小憩可园20

丙寅上巳再游极乐寺,访畏吾村,同范鹤生、黄翔云、唐萟农诸同人作22

前诗有未尽意续成十二韵25

丁卯仲春,乞假归养,和陈筱石同年见赠韵,留别诸同人26

途中怀都门诸友27

雄县道中用前韵27

微雨望泰山28

微山湖棹歌29

游金山得见苏公玉带及周遂启諆鼎书以志幸31

宿焦山枕江阁33

无锡就医遂至姑苏赴少仲同年之约33

端四日登小金山游惠山34

五杂组35

游苏将归谢潘季玉世丈惠花露36

灵岩36

小姑山37

湖口37

鞋山37

黄鹤楼38

里中吟39

敝居前江后湖,颇擅清旷之胜,奈无园林台榭以供游览,又为市廛,古迹阒如,致令湖山暗寂,因拈八题为“董滩八景”,各系以诗。后之揽者,或有取焉39

东坡生日集看山阁和先生寿乐堂诗韵44

己巳正月二日登看山阁仍次坡公寿乐堂韵46

听月轩46

看山阁47

露台47

蓬壶一角亭47

清江游47

三游洞49

东山寺49

彝陵舟次晓望51

将赴武昌舟次述怀52

沔阳舟次中秋见荷花52

阻风沙湖成回文一绝53

渡湖再成回文一绝53

抵鄂渚一绝53

游岳口熊莲士故园感旧54

人日携酒登看山阁赏雪56

次日又雪再登看山阁56

大雪坐阁中迟左军少圃不至56

元夜登熊问亭看云听雨楼寄怀仲放鲁裔57

游玉泉寺和李太白玉泉诗韵59

紫盖山访葛道翁留宿茅庵再和前韵60

青溪道中62

至青溪访卧云洞龙女祠63

青溪道中代人答64

青龙山谒先严墓64

入峡66

再过三游洞66

蝦蟆涪试泉66

宿黄颡洞山家67

安陆道中68

随州道中68

游石门洞灵泉寺宿卧云楼作69

古藤书屋赏菊,同熊春帆、问亭、仲放、海峤昆弟作70

送熊甥芷畛赴秦中爵帅左公之招72

宿问亭看云听雨楼和仲放见赠韵73

吴越吟74

轮船行74

舟中对月戏成四绝76

游湖口石钟山76

同治丁卯春,予自京师南归,道出白门,得一石,载之舟中,两人舁,弗能胜也。而玲珑透漏,心爱好之,将携归荆南。途次搬移,每为仆夫舟子所窃笑。因游金山即举而置之第一泉石碑下。今逾五载,重访旧迹,此石已为好事者移置妙高台上。喜石之得所,爰纪以诗,用唐人游金山寺韵。观心长老勿忘此石来因云耳78

重游惠山79

晚泊苏州80

游狮子林80

登苏州通元寺浮图82

震泽舟次82

嘉兴舟次83

将抵武林83

始游西湖84

孤山拜林处士墓85

飞来峰85

冷泉亭86

灵隐寺86

韬光庵87

云栖寺88

重阳日登紫阳山遂寻紫阳洞而归89

南湖访烟雨楼遗址90

莺脰湖90

垂虹亭91

游虎丘寺91

鼎丞刺史手录所作百韵诗数首见示,既和予虎丘诗,又叠韵为游木渎诗,更索予和,再接再厉,如追穷寇,意在乘人于险。甫自虎阜归,解衣欲寝,走笔答之,不甘为城下之盟耳93

游天平山95

游石湖96

冒雨游洞庭东山,偕古田甘语芗访谢氏梅隐山庄,谢君青来少年高隐,园林极佳97

申江感怀97

八月十八日钱唐观潮98

坡公生日大雪,张君啸山、唐君端甫邀同人集飞霞阁,置酒为寿,兼送琴西廉访同年入觐,和琴西去年壁间韵99

香山生日同人集飞霞阁和张啸山韵101

六月六日游元武湖看荷花,次慰农山长前年壁间韵102

重阳日偕笠湖兄、季唐弟游莫愁湖,登胜棋楼,晚游朴园,遂至酒肆买醉而归105

次韵笠湖九日纪游108

曾文正公生日,同人集飞霞阁为寿,即送啸山学博归吴淞108

梅花岭谒史忠正墓110

游狼山,偕沈笠湖盟兄、彭佩双同年小憩望海楼,遂独登极顶之支云塔111

十月二十七日崇川客次置酒,为慰翁寿,慰翁即席有诗,笠湖和之,予亦继声112

次前韵留别笠湖盟兄113

重游金山访旧石,偕薛慰农作113

秦淮夜月115

游元武湖赠朱镜香同年115

白门旅寓,自题倒骑牛图116

久羁秣陵,未能北上,闻萃儿选拔获隽,喜后起之有人,戏作驹犊行117

元武湖湖心亭题曾文正公遗像118

将赴真州阻风燕子矶119

三台洞120

真州得佳石志喜120

后木兰辞121

鄂垣题彭渔叟先生东南游迹诗册123

东坡生日,李佛笙招集同人斋中荐芷,唐端夫诗先成,即和其韵124

光绪元年季春北上,途中寄怀金陵诸友124

上闸行125

春明斋中坐雨,得叔平比部种竹志喜诗,欣然赋答,用坡公醉中画竹诗韵126

双鱼罂斋主人复以种竹得雨诗来,走笔答之127

叠前韵,答双鱼罂主人,兼示少白先生128

出郭至定福庄,访孙省斋方伯同年,月夜留壁129

与符子琴述湘中旧游,即题其《芋园清宴图》130

厂肆得六朝铜镜,将寄置秦淮水阁,媵之以诗131

瓯越吟132

丙子秋出守温州,途次奉怀都门诸友人132

怀陶然亭134

怀龙树寺135

怀酒楼135

怀厂肆135

任城太白楼136

重游金陵,别诸友人,兼柬少仲方伯、慰农山长137

陪星使宗伯黄公游华盖山,登吸江亭,即送其赴栝苍138

和星使黄公游江心寺韵139

南湖泛舟用太白把酒问月韵140

海滨得奇石,双峰嶙峋可爱,用太白桃花岩韵志喜140

状元桥晚眺,和方观察韵141

宿馆头对月,同郭外峰司马作141

戊寅立春日游飞霞洞,观谢客岩题字,集谢句为诗,题于洞口142

上元前一夕,乘伏波轮船由海至宁波,泊南田岛中,见月华144

伏波海舶中和中丞梅公瓯江阅武之作145

大雪行姚江道中,用东坡题烟江叠嶂图韵146

踏雪上会稽,谒禹陵,观窆石147

冒雨访兰亭遗址,用右军兰亭集诗韵148

游兰亭,和壁间徐侍郎学使韵149

西陵待渡149

再游西湖149

游天竺150

江上醉饮,用谢宣城《直中书省》韵150

泛富春江,入严濑,谒严先生祠,望钓台,再用东坡烟江叠嶂诗韵151

述旧游,和琳斋同年见忆之作152

十月二十一日,邀郭外峰、石子元两司马游仙岩,观瀑布,宿圣寿寺,子克萃偕行154

和外峰司马韵155

和子元司马梅雨潭观瀑韵155

又和子元龙须潭观瀑韵155

寒夜携子克萃,偕杨子让、马小眉两先生步月,由署前冰壶桥泛小舟至小西湖而归,用坡公《泛颖》韵156

坡公生日同人集如园,荐橘酒为寿,分韵得“子”字157

十二月二十一日约郭外峰出城泛舟探梅159

新春三日泛舟赏雪,同外峰、子元、鳌峰诸君作献岁诗159

飞霞洞卧树歌得星使黄公诗却寄160

甬江舟次阻风162

石山铺书所见162

游七星岩163

西湖泛雨164

西湖泛雪164

江上迟琳斋同年不至,诗以讯之164

富春江165

严陵濑165

风雪行栝苍道中166

石门洞舟次怀刘文成公167

香山生日同人集如园分韵得“生”字168

香山七老俱有六韵诗,外峰效其体,予亦和之169

萃儿将游雁荡,口占一律示之170

瓯江舟次子克萃偕行170

严濑舟中望钓台,用孟襄阳《七里滩》韵171

再用谢康乐《七里滩》韵171

望西台用前韵172

富阳泛月172

由石屋洞烟霞岭至理安寺,同邬梅仙作172

石屋洞174

烟霞洞174

贺监湖175

谒禹陵观窆石亭175

由石篑山房小憩登吼山177

登天姥峰178

宿清凉寺178

石梁瀑布歌179

宿华顶寺180

由大荆踰谢公岭,宿净名寺181

出翠微亭,缘溪入灵岩182

循翠微障响泉屏入灵峰182

度马鞍岭183

大龙湫观瀑布183

四十九盘岭183

芙蓉驿184

解带吟185

游南雁荡185

瑞安隆山186

憩观海亭186

和外峰司马隆山韵187

出平阳南郭,踰岭门,入灵护庙。庙后院池沼亭榭颇佳,有古松十八株,盘曲苍翠,奇石林立。外峰及予与萃儿题名石上,纪之以诗188

钱苍山观动静石189

渡飞云江遇雨190

拟重游仙岩不果190

瓯江泛雨190

宿馆头190

中雁荡191

和郭外峰寒夜饮酒诗六首194

题温味秋观察使湘纪游图195

又题秋味观察《且园四景图》199

坡公生日偕戴鳌峰玉生乔梓、郭外峰司马、石渠阁广文出城至宜园看梅,小憩巽山,子克萃侍行,晚归醉饮兼以志别200

人日试笔咏兰,次外峰司马韵201

将去温州,得孙太仆同年惠诗,奉答202

答叔高赠别202

酬戴此翁赠别203

泛海203

沪上203

偶园204

梅花庵204

泊烟雨楼前,调许雪门太守205

临平舟次205

题何青耜前辈白门归棹图205

题贺蓝田大令江干送别图206

题幕宾王莲生松阴课读图207

哭汉阳邬梅仙207

八月二十六日为先严百龄冥寿志感208

松化石208

竹间桃209

荷包牡丹209

归来吟210

奇哉刘郎行210

癸未五月九日舟次述怀,赴彝陵诸友人之约,叠韵三首211

叠前韵赠刘勋臣大令212

大风键户,夜坐偶成213

奉和邑侯易清涟见赠之作,即送其归湘中213

甲申六月偕刘楚青之武昌晤郭外峰喜而有作214

滇抚月卿张公以诗招楚卿茂才,予闻而壮之,因次元韵以劝其行215

孟冬送侄安甫北上216

元日试笔216

春日山行216

熊卓甫归自伊犁晤谈甚快217

十月十日王子上邀集同人游西陵山欣然有作217

次日叠前韵219

寒夜对月有怀郭外峰220

丙戌春分日舟次梦范鹤生醒后作220

元日试笔221

得邓慰农书却寄221

答刘楚青222

中秋赴彝陵访友,示王生子上222

倦圃种竹得雨志喜223

入伏日得郭外峰书并诗一首,又《三雁纪游》合刻十册,赋此志谢223

题图225

岁暮感怀225

元旦试笔226

五老吟226

得王琳斋同年书并诗,次韵奉酬227

熊子卓甫自山海关外归,携姜女祠畔石见贻,晶莹洁白,良足珍也,名之曰“冰雪石”。按,祠在山海关外十里许,女像正立,侧视,愁容惨淡。旧传始皇筑长城时,孟姜哭其夫而死,后人哀之,为立祠,有坟在海澨。登祠座,可于烟波浩淼中望见之228

重阳日和熊雪亭韵229

展重阳日书怀230

辛卯正月命孙承贤在家塾授曾孙先闿、先闳读230

雨后答雪亭230

述梦二首231

七月送孙承贤结伴乡试232

忆昔232

壬辰春三月重游泮水自嘲232

同治壬申三月客金陵,得章价人司马所遗滁州石刻坡翁书残碑百字,置之箧中,无暇料理。光绪壬午归里,迄今壬辰又逾十稔矣。雨窗清寂,因集成五言十韵诗,订为一册,以便临池展阅234

忆吴门八首236

展重阳对菊有作240

大雪闻雪亭将有草市之行,走笔讯之240

岁杪大雪,纵饮,怀歌者玉琳,即呈宝田姻丈240

癸巳人日晨起,颇思作画,把杯径醉,画乃不成,成此一诗,兴尽而止耳242

自题画松242

戊寅上巳六十自述242

二、游记248

南雁山纪游248

中雁山纪游250

三、奏折255

奏天文算学无庸招集正途折255

请储将才以卫京师(片段)257

四、墓志261

大本公墓志铭261

海峤公墓志铭263

五、寿序269

启亨公配程夫人七十寿序269

诰封奉政大夫问亭公七十寿序272

六、书序279

《分疆录》序279

七、信札283

致孙诒绩(一)283

致孙诒绩(二)283

致孙诒钧、孙诒绩书284

附录一289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289

《清朝御史题名录》290

张盛藻一纸奏折引爆了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文化的第一次大论战290

张盛藻对《红楼梦》的传播作出过重要贡献297

张盛藻是《书剑恩仇录》中《香冢铭》的原作者302

张盛藻题词、刊刻的古书310

与张盛藻交往的重要人物一览表312

张克萃诗歌317

附录二327

张子高传略327

张子高及其家人的重要照片333

三尺讲台飞舞人生——记著名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滂341

情牵往事 心系未来——访张怀祖教授345

关于张怀祖教授的一些工作成绩348

张承槱传略350

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实录352

追寻“五·三惨案”中的英烈张鸿渐365

张氏族谱370

张氏先人史料汇编376

跋381

后记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