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思维科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思维科学研究
  • 黄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4550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思维科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思维科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思维与思维科学1

第一节 什么是思维科学1

一、什么是思维科学2

二、思维科学与研究思维的其他学科的关系5

三、思维科学的建立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14

第二节 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21

一、思维的古代研究23

二、思维的近代研究26

三、思维的现代研究28

第三节 现代思维科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35

一、思维科学研究的意义36

二、思维科学研究的方法43

第二章 思维的主体与客体48

第一节 思维主体的涵义和特征49

一、主体客体的一般规定50

二、思维主体的涵义与分类54

三、思维主体与思维的辩证关系61

第二节 思维客体的涵义和特征64

一、思维客体的涵义与分类64

二、思维客体的基本特征75

第三章 主体思维的基本类型80

第一节 形象(直感)思维80

一、形象(直感)思维的含义及其特点81

二、形象(直感)思维的普遍性及其过程87

三、形象(直感)思维的类型及其认识和实践中的作用94

第二节 抽象(逻辑)思维98

一、抽象(逻辑)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99

二、抽象(逻辑)思维的类型及其过程102

三、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及其作用107

第三节 灵感(顿悟)思维111

一、灵感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几种不同的灵感(顿悟)思维观112

二、灵感(顿悟)思维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121

三、灵感(顿悟)思维的作用及其诱获方法125

第四章 主体思维活动的基本方式136

第一节 思维方式的含义、要素和特征137

一、思维方式的含义137

二、思维方式的要素140

三、思维方式的一般特征151

第二节 思维方式的层次和类型158

一、思维方式的层次159

二、思维方式的类型162

第三节 思维方式决定思维效率167

一、思维方式与思维效率的关系167

二、思维方式变革的必要性168

三、思维方式变革的基础和途径171

四、思维方式变革的艰巨性173

第五章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及实践意义176

第一节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176

一、创造性思维的涵义176

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179

三、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经验的关系185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诱发因素188

一、目标与创造性思维188

二、意志与创造性思维189

三、情感与创造性思维191

四、兴趣与创造性思维193

五、勤奋与创造性思维195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要素196

一、模型构想与创造性思维196

二、想像发挥与创造性思维197

三、直觉洞察与创造性思维199

四、灵感迸发与创造性思维202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阶段204

第五节 创造性人才与创造性思维力开发206

第六章 模糊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及实践意义212

第一节 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213

一、模糊问题的历史演变213

二、模糊理论的诞生218

三、模糊理论的现实意义224

第二节 模糊性思维的实质和依据227

一、什么是模糊性227

二、模糊性思维的依据230

三、模糊性思维的基本特征237

四、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辩证关系239

第三节 模糊性思维的作用及其认识论意义246

一、模糊性思维是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247

二、模糊性思维是人类认识向精确化迈进的强大杠杆248

三、模糊性思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预测工具250

四、模糊性思维的认识论意义252

第七章 信息与思维258

第一节 信息的历史渊源探究258

一、信息概念的历史考察258

二、信息论的诞生260

第二节 信息的含义、功能及其分类264

一、信息的含义264

二、信息的功能268

三、信息的分类272

第三节 信息与思维的关系274

一、信息是思维的材料274

二、思维效率与信息量的关系277

第四节 现代科学思维与信息方法281

一、信息方法的含义282

二、信息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284

第八章 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288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288

一、人工智能的含义288

二、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290

第二节 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的关系298

一、人工智能会代替人类思维吗?298

二、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的辩证发展303

第九章 现代思维的基本方法308

第一节 哲学思维方法308

一、哲学思维的涵义、特征308

二、哲学思维的功能及实践意义315

第二节 系统思维方法319

一、系统、系统科学和系统思维方法319

二、系统思维方法的基本原则321

第三节 科学思维方法345

一、现代科学思维与其他思维形式的关系346

二、现代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349

后记3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