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费尔巴哈论》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费尔巴哈论》教程
  • 吴振海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7201001035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费尔巴哈论》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费尔巴哈论》写作的历史背景1

序言1

第一章 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1

一 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1848年政治变革的前导1

(一)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1

1. 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时代1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广泛深入的传播,在工人运动中产生深远的影响2

2.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意识形态2

(二)批判当时流行的以新黑格尔主义、新康德主义为代表的反动思潮3

3. 费尔巴哈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发展到临近革命高潮时期的意识形态4

1. 两个哲学革命的相同点5

(二)德国哲学革命和法国哲学革命的同异5

2. 两个哲学革命的不同点6

(三)完成全面系统地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实现恩格斯很久以来的宿愿7

3. 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着革命因素8

二 《费尔巴哈论》一书的结构和基本内容8

三 《费尔巴哈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9

(三)黑格尔哲学的革命因素是辨证发展思想9

1. 著名哲学命题中的革命因素9

(二)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观点13

2. 黑格尔哲学的辩证发展思想14

二 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16

(一)形而上学真理观和历史观的结束16

1. 真理包含在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中16

2. 历史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结束17

1.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18

2.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19

3.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19

三 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21

(一)黑格尔哲学体系是自行封闭的圆圈21

(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保守性24

(三)黑格尔哲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革命思想27

(四)黑格尔哲学内在矛盾的意义29

1. 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影响埋伏下黑格尔学派分裂的种子30

四 黑格尔哲学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30

(一)黑格尔哲学学派解体的历史必然性30

2. 黑格尔哲学学派解体的原因31

3. 黑格尔哲学学派解体的历史过程33

(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出现38

1.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出现是黑格尔学派解体的积极成果38

2. 《基督教的本质》一书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产生的标志39

3. 《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意义40

4. 《基督教的本质》一书消极的社会作用42

(三)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都没能制服黑格尔哲学43

(四)1848年革命把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哲学都撇在了一旁46

第二章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评述48

一 费尔巴哈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49

(一)评述费尔巴哈哲学的标准49

1.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49

2. 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54

3. 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和进步是推动近代哲学发展的主要动力69

(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71

(三)批判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的错误理解74

二 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性77

(一)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局限性77

1. 机械性77

2. 形而上学性78

3. 唯心主义历史观79

(二)十九世纪庸俗唯物主义的倒退80

(三)费尔巴哈哲学的主要缺点及其根源81

三 批判施达克评述费尔巴哈哲学的错误标准83

(一)施达克评述费尔巴哈哲学的标准83

(二)对施达克错误标准的批判84

(三)施达克犯错误的原因86

第三章 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批判88

一 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任务在于使宗教完善化89

(一)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中的唯心主义观点90

3.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宗教变迁史91

(二)批判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91

2. “心是宗教的本质”91

1. 对“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的批判92

2. 批判费尔巴哈夸大宗教历史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98

1. “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心灵的关系”99

3. 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唯心主义本质的批判102

二 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实质是宣扬抽象的道德107

(一)费尔巴哈伦理学的主要观点107

(二)批判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107

1. 费尔巴哈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伦理学是非常贫乏的107

2. 把抽象的人作为道德观的出发点是不科学的109

3. 费尔巴哈没有从唯物主义的命题中作出应有的结论110

(三)批判费尔巴哈的善恶观111

1. 费尔巴哈的善恶观是肤浅的111

2. 费尔巴哈的善恶观是形而上学的113

1. 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和基本准则114

2.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道德观基础与准则的批判114

(四)批判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和基本准则114

三 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核心是对抽象人的崇拜122

(一)费尔巴哈停留在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123

1. 从认识论根源看,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他不懂得实践的意义123

2. 从理论根源看,他没有把“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124

3. 从社会根源看,反动当局对他进行的迫害使他后期脱离了斗争实际124

1. 费尔巴哈遗留的任务终究要有人来完成125

2. 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抽象人的批判125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从批判抽象的人开始的125

3. 《神圣家族》开始超出费尔巴哈,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127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宣告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29

一 马克思同黑格尔哲学的分离是返回到唯物主义观点的结果130

(一)青年黑格尔派是黑格尔哲学的支脉130

1. 青年黑格尔派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基地130

2. 青年黑格尔派必然解体13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产生真实结果”的派别134

1.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了解135

2.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137

(一)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创立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出发点138

二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和自然哲学的终结138

1.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概念自我发展的辩证法139

2.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142

(二)唯物辩证法的创立144

1. 唯物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144

2.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普遍规律的科学145

3. 唯物辩证法的两种基本形式146

4. 唯物辩证法是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148

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149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149

2. 唯物辩证法的意义151

(四)自然科学的成就推动了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155

1. 自然科学的发展敲响了形而上学的丧钟156

2. 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及其哲学意义160

三 历史唯心主义的创立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终结165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是发现社会历史的一般运动规律166

1. 清除社会历史上的唯心主义观点166

2. 发现社会历史的一般运动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167

1. 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动力的正确方法169

(二)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和动力的正确方法、途径、条件169

2. 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动力的唯一途径175

3. 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动力的条件178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动力181

(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84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又一动力191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发展的伟大变革205

(一)科学地阐明了哲学研究的方法论205

(二)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研究的对象206

(三)科学地解决了哲学思维的内容207

(四)科学地解决了逻辑学在哲学中的地位208

结束语210

一 德国资产阶级理论上的没落是政治上反动的表现210

二 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212

附录:214

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释214

二 《费尔巴哈论》译文的修改情况245

后记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