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路基本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年凤,王宏远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181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电路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路基本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电路的基本元件和基尔霍夫定律1
1.1电路理论中的常用变量及基尔霍夫两定律1
1.1.1变量、参考方向、关联参考方向及功率的判断1
1.1.2集中参数电路的概念5
1.1.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7
1.2二端电阻元件及欧姆定律11
1.2.1二端电阻元件的广义定义11
1.2.2线性定常正值电阻11
1.2.3线性定常负值电阻12
*1.2.4线性时变电阻13
1.2.5非线性电阻13
1.2.6线性定常正值电阻的串、并、混联15
1.3.1理想的独立电压源18
1.3理想独立电源与实际独立电源18
1.3.2理想的独立电流源19
1.3.3实际电压源20
1.3.4实际电流源21
1.3.5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相互转换(等效变换)22
1.4二端电容元件及二端电感元件22
1.4.1常用函数及其波形22
1.4.2线性定常电容元件及串、并联26
1.4.3线性定常电感元件及串、并联31
1.5理想运算放大器与理想受控源34
1.5.1理想运算放大器34
1.5.2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35
1.5.3理想受控源及含理想受控源电路的分析36
习题39
2.1.1平衡电桥45
2.1电桥电路45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化简45
2.1.2非平衡电桥46
2.2纯电阻电路的△、丫(或π、T)形等效变换47
2.3电源的转移50
2.4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化简52
习题55
第3章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59
3.1 电路分析的一般原则及标准支路方程59
3.1.1电路的2b方程59
3.1.2电路的标准支路方程59
3.2图论的初步知识60
3.2.1线图、无向图、有向图60
3.2.2连通图、全通图、非连通图61
3.2.3子图、生成子图61
3.2.4树、树支、树余、连支62
3.2.5割集、基本割集、基本回路63
3.3关联矩阵64
3.3.1节点支路关联矩阵64
3.3.2基本回路(与支路)关联矩阵66
3.3.3基本割集(与支路)关联矩阵67
3.3.4网孔(与支路)关联矩阵68
3.4 KCL与KVL的矩阵表达式70
3.4.1 KCL的矩阵表达式70
3.4.2 KVL的矩阵表达式72
3.5支路电流法75
3.6节点电位法78
3.7网孔电流法83
3.7.1网孔电流法的概念及表达式83
3.7.2用节点法和网孔法列方程时特殊支路的处理85
3.8回路电流法89
3.9割集电压法91
习题94
第4章线性电网络的几个定理98
4.1替代定理98
4.2叠加定理100
4.3等效电源定理105
4.4特勒根定理(似功率守恒定理)110
4.5互易定理113
习题119
第5章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124
5.1一阶电路124
5.1.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124
5.1.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31
5.1.3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133
5.1.4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138
5.1.5线性与定常141
5.2二阶电路143
5.2.1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43
5.2.2零状态RLC电路对单位冲激激励的响应154
5.2.3零状态RLC二阶电路对指数激励的响应157
*5.3关于高阶电路160
5.3.1电路的高阶微分方程的列写160
5.3.2方程的求解163
5.4卷积积分165
5.4.1卷积积分公式165
5.4.2卷积积分的性质166
5.4.3与冲激函数相卷积或与阶跃函数相卷积168
习题174
6.1.1正弦量的三要素180
6.1.2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180
6.1正弦函数及其相量表示法180
第6章正弦稳态分析180
6.1.3正弦量的有效值181
6.1.4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182
6.2线性定常RLC元件的伏安特性和基尔霍夫两定律的相量表示184
6.2.1线性定常电阻元件184
6.2.2线性定常电容元件184
6.2.3线性定常电感元件186
6.2.4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表示法187
6.3广义欧姆定律、复阻抗及复导纳188
6.3.1广义欧姆定律、复阻抗188
6.3.2复导纳与GCL并联电路的复导纳190
6.4简单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191
6.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194
6.5.1瞬时功率194
6.5.2平均功率195
6.5.3无功功率196
6.5.4视在功率196
6.5.5复功率196
6.5.6功率守恒定理198
6.6提高功率因数200
6.7负载获取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02
6.8谐振205
6.8.1串联谐振205
6.8.2并联谐振210
6.9互感耦合电路212
6.9.1互感耦合的基本概念212
6.9.2有互感耦合线圈的连接214
6.9.3空心变压器217
6.9.4理想变压器223
习题225
7.1对称三相电源和对称三相负载的丫形连接235
7.1.1对称三相电源235
第7章三相电路235
7.1.2丫形连接对称三相电源236
7.1.3丫-丫连接对称三相电路236
7.2对称三相电源和对称三相负载的△形连接237
7.2.1△形连接对称三相电源237
7.2.2△-△连接对称三相电路238
7.3对称丫-△电路及对称△-丫电路240
7.3.1对称丫-△电路240
7.3.2对称△-丫电路241
7.4不对称三相电路243
7.4.1不对称丫-丫连接三相电路243
7.4.2电源对称负载不对称的其他连接方式247
7.5三相功率的测量248
7.5.1三相四线制248
7.5.2三相三线制249
习题250
第8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253
8.1傅里叶级数253
8.1.1非正弦周期函数253
8.1.2几种对称波形周期函数的谐波分析254
8.2线性定常电路对周期性激励稳态响应的频域分析法257
8.3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及平均功率258
8.3.1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258
8.3.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259
8.4滤波器的概念262
8.5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和周期函数的频谱264
*8.6对称三相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268
8.6.1三相非正弦周期交流电压的波形分析268
8.6.2丫形连接电路270
8.6.3电源△形连接271
习题273
第9章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法275
9.1拉普拉斯变换及拉普拉斯反变换275
9.1.1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275
9.1.2拉普拉斯反变换277
9.2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278
9.2.1线性组合定理278
9.2.2微分定理278
9.2.3积分定理279
9.2.4时域位移定理281
9.2.5复频域位移定理281
9.2.6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282
9.2.7卷积定理283
9.3拉普拉斯反变换部分分式展开法286
9.3.1 F(s)具有简单极点的情况287
9.3.2 F(s)具有多重极点的情况288
9.4电路基本规律的复频域形式293
9.4.1基尔霍夫两定律的复频域形式293
9.4.2电阻、电容、电感元件伏安特性的复频域形式293
9.5运算法296
9.6网络函数300
9.6.1定义300
9.6.2网络函数与电路冲激响应的关系301
9.6.3网络函数的极点与零输入响应的关系303
9.6.4网络函数的极点与网络结构和元件参数的关系306
*9.6.5网络函数的零点与零传输308
习题310
第10章双口网络314
10.1双口网络概述314
10.1.1双口网络的定义314
10.1.2学习双口网络伏安方程的意义314
10.2.1短路导纳矩阵315
10.2双口网络的短路导纳矩阵(参数)和开路阻抗矩阵(参数)及其相互关系315
10.2.2开路阻抗矩阵317
10.3双口网络的混合参数矩阵319
10.4双口网络的传输参数矩阵320
10.5各参数矩阵之间的关系及双口网络的互易性320
10.6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323
10.6.1无源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323
10.6.2含有线性受控源的双口网络的T形和π形等效电路324
10.7双口网络的连接326
10.7.1双口网络的串联326
10.7.2双口网络的并联327
10.7.3双口网络的串并联和并串联328
10.7.4双口网络的级联329
10.8.1有载双口网络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330
10.8有载双口网络330
10.8.2对称双口网络的特性阻抗和传播常数331
习题334
*第11章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分析法338
11.1网络的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338
11.1.1状态矢量和状态变量338
11.1.2状态方程338
11.1.3状态变量的选择和状态方程的建立340
11.2状态方程的复频域解法344
11.2.1状态方程344
11.2.2输出变量的拉普拉斯变换式和转移函数345
11.3状态方程的时域解法347
11.3.1状态方程的解347
11.3.2输出方程的解349
习题351
12.1电路参数的分布性及分布参数电路353
12.1.1电路参数的分布性及分布参数电路概述353
第12章分布参数电路的稳定状态353
12.1.2均匀长线的偏微分方程354
12.2正弦电源作用下传输线方程的稳态解355
12.3行波358
12.4均匀长线的传播特性363
12.4.1传播系数364
12.4.2特性阻抗365
12.5无畸变线368
12.6波的反射系数与无反射波370
12.6.1波的反射系数370
12.6.2匹配负载371
12.6.3终端开路373
12.6.4终端短路374
12.7均匀长线的入端阻抗375
12.8无损耗线377
12.9均匀长线的集中参数等效电路386
12.10对称双口网络的传输(传播)常数与特性阻抗389
习题392
*第13章开关电容网络394
13.1开关电容元件394
13.1.1什么是开关电容网络(SCN)394
13.1.2开关电容元件的特性(SC)394
13.2开关电容网络简介396
13.3开关电容网络中的一些非理想因素402
习题404
附录A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405
附录B常用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410
附录C一些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412
附录D双口网络各参数矩阵之间的关系413
附录E电路理论中常用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表414
习题答案434
参考文献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