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科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科学基础
  • 刘培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15063·3879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科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1

第一节 环境1

一、什么是环境1

目录1

二、环境的分类系统3

第二节 环境问题9

第三节 环境科学14

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4

二、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16

三、环境科学在科学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2

第四节 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24

一、环境科学的分化发展阶段26

二、环境科学的整体化发展阶段27

第一节 地理环境发生和发展的热动力学基础30

第二章 环境的发生、发展和结构30

第二节 地理环境发展的无生命阶段34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辩证发展的阶段36

第四节 人类与环境辩证发展的阶段38

一、人类的起源38

二、人类的发展39

第五节 环境的组成和结构43

第三章 生物与环境46

第一节 从生物个体水平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7

一、生命现象的产生47

二、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48

三、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与耐性53

第二节 从种群水平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55

一、种群的概念及特征55

二、种群的增长型及数量变动58

三、种群的数量调节62

四、种群生态学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63

第三节 从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65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66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67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70

四、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生态平衡问题80

第四节 环境污染与生物83

一、大气污染与生物83

二、水污染与生物88

三、土壤污染与生物91

第五节 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93

一、指示生物与生物监测93

二、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94

三、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96

四、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99

第六节 生物对污染的反馈调节101

一、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与净化101

二、水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104

三、污水的土地处理利用系统106

四、生物防治107

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111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111

一、人类数量的发展与环境质量的演变113

二、人类质量的发展与环境质量的演变120

三、人类在空间上的扩张与环境质量的演变122

第二节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未来发展128

一、福雷斯特-梅多斯的“增长极限论”与世界发展模型129

评价141

二、对福雷斯特-梅多斯的“增长极限论”与世界发展模型的141

一、环境影响评价程序146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146

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基本内容150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151

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实例156

第四节 发展中的“人类-环境”系统161

一、从自然生态系统到人工生态系统161

二、从“牧童经济”到“太空人经济”163

第五章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166

第一节 环境与人体的辩证关系166

一、环境与人体间的物质交换166

二、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166

三、环境与人体是辩证统一的整体167

一、环境污染的含义168

第二节 环境的污染来源与特征168

二、环境污染的来源169

三、环境污染的特征169

第三节 物理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70

一、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70

二、微波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72

三、放射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73

第四节 化学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75

一、化学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特点176

二、化学污染物侵入机体的途径177

三、化学污染物在体内的转运179

四、几种有害气体对健康的危害181

五、几种重金属对健康的危害187

六、颗粒状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192

七、恶臭对健康的危害194

第五节 生物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96

一、寄生虫卵的污染来源及侵入人体途径196

二、寄生虫对健康的危害197

三、肠道致病菌的污染来源及侵入人体途径198

四、肠道传染病对健康的危害199

五、结核菌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99

六、布(鲁)氏菌的传染与危害201

第六节 几种致癌物的来源与致癌作用201

一、多环芳烃的来源与致癌作用201

二、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与致癌作用204

三、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来源与致癌作用206

四、几种重金属的致癌作用208

第七节 环境化学污染物与胎儿畸形210

第八节 环境流行病学的调查与分析212

一、环境流行病学的调查对象和目的212

二、环境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方法212

三、调查资料的分析与评价214

第九节 环境医学监测215

一、环境医学监测的方法216

二、动物毒理实验218

三、生物材料监测222

四、环境污染指标的测定226

第十节 环境医学的预防对策230

一、控制污染源与传染源230

二、建立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和标准231

三、规划卫生措施232

主要参考文献2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