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冀东金厂峪地区高级变质区地质与金矿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冀东金厂峪地区高级变质区地质与金矿床](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337051.jpg)
- 张秋生,杨振升,高德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09140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冀东金厂峪地区高级变质区地质与金矿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太古宙高级变质地体2
第一章地质事件表及构造分区 (杨振升、王安建)2
一、地质事件表的建立2
二、构造分区2
(一)太平寨片麻岩区2
目 录2
(二)崔杖子片麻岩区4
(三)上营构造变质杂岩带4
三、小结5
一、研究方法的回顾6
第二章迁西表壳岩 (杨振升、王安建、陈曼云)6
二、长英质片麻岩的成因及与表壳岩的关系7
三、长英质片麻岩中包体的类型及其产出特征9
(一)太平寨片麻岩构造区中的包体9
(二)崔杖子片麻岩区中的包体11
(三)上营构造变质杂岩带中的包体11
四、长英质片麻岩中包体的地质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12
(一)超镁铁质岩包体12
(二)镁铁质岩包体20
(三)石榴长英片麻岩类33
(四)磁铁石英岩类41
五、关于迁西表壳岩岩石组合与层序问题的讨论48
六、小结49
第三章太平寨片麻岩 (王安建)50
一、关于紫苏花岗岩和紫苏花岗岩系问题的讨论50
二、岩石学特征51
(一)紫苏石英闪长岩51
(二)中粗粒紫苏花岗闪长岩54
(三)粗粒一巨晶紫苏花岗闪长岩55
(四)紫苏斜长花岗岩56
(一)常量元素地球化学58
三、岩石地球化学58
(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62
(三)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65
四、单矿物地球化学69
(一)单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69
(二)单矿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72
五、岩石成因讨论79
六、模式计算85
(一)计算公式的选择85
(二)母岩浆成分(C1)的确定85
(五)结果与讨论86
(三)早期岩浆结晶相矿物组成(X1)86
(四)分配系数(Kd1)的确定86
七、小结89
第四章崔杖子片麻岩与上营片麻杂岩 (王安建)90
一、崔杖子片麻岩90
(一)岩石学特征90
(二)岩石地球化学92
(三)单矿物地球化学98
(四)岩石成因106
(五)小结107
二、上营片麻杂岩108
(一)角闪斜长片麻岩108
(二)似英云闪长岩117
(三)岩石成因123
第五章变质基性侵入体和岩脉 (陈曼云、翟小明)126
一、变质辉长岩126
(一)变质辉长岩的地质特征126
(二)变质辉长岩的岩相学特征127
(三)变质辉长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129
(一)变质岩脉的地质特征133
二、变质岩脉133
(二)变质岩脉的岩相学特征134
(三)第二、三期变基性岩脉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138
第六章构造样式与构造特征 (杨振升、孙忠实、刘正宏)142
一、高级变质区构造研究中的有关理论及方法问题142
二、关于研究区片麻理与条带状构造成因的讨论143
三、太平寨片麻岩区构造特征及麻粒岩相韧性变形带的形成与演化152
(二)麻粒岩相韧性变形带特征与序列154
(一)构造样式162
(三)金厂峪—太平寨片麻岩区构造样式形成机制的讨论169
(四)太平寨片麻岩区构造演化的讨论173
四、上营构造变质杂岩带特征174
(一)关于构造样式和构造事件问题174
(二)不同变质构造相韧性变形作用175
(三)上营构造变质杂岩带的形成与演化175
五、讨论与总结177
第七章关于变质作用问题 (陈曼云、王安建、孙忠实、杨振升)180
一、主要变质矿物的研究180
(一)辉石族180
(二)石榴石族191
(三)角闪石族197
(四)黑云母202
(五)斜长石205
二、麻粒岩相变质作用210
(一)第一期(Ma)麻粒岩相变质作用210
(二)第二期(Mb)麻粒岩相变质作用212
(三)第三期(Mc)麻粒岩相变质作用213
三、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变形作用及变质期的讨论216
(一)关于麻粒岩相变质期的讨论216
(二)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关系的讨论217
四、晚期低温退化变质作用218
一、区域中生代构造的基本轮廓220
第八章克拉通活化阶段的构造与岩浆活动…………………………………………220
(邹祖荣、杨振升、陈程远、柴社力、孙忠实)220
二、中生代花岗岩222
(一)都山花岗质深成杂岩体223
(二)金厂峪地区的花岗岩体245
(三)产于峪耳崖地区的岩浆岩体278
三、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岩浆岩侵位305
(一)具片麻状构造的岩体305
(二)不具片麻状构造的岩体306
(一)太平寨片麻岩区事件序列307
第九章地壳构造演化 (杨振升、范书魁、王安建)307
一、研究区地质事件序列的建立307
(二)上营构造变质杂岩带事件序列308
(三)崔杖子片麻岩区事件序列308
二、放射性同位素地质年代学资料的讨论308
(一)代表性数据判定原则的讨论309
(二)代表性数据的整理与讨论310
三、地壳构造演化317
(一)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形成阶段317
(二)盖层堆积阶段318
(三)滨太平洋构造发展(克拉通活化)阶段320
第二部分金矿地质324
第十章金厂峪金矿床…………………………………………………………………324
(任洪茂、高德玉、范国传、刘正宏、孙忠实、廖香俊)324
一、矿床地质背景324
(一)容矿岩石324
(二)韧性剪切带及其控矿作用325
(三)脆性断裂构造358
(一)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359
(二)矿化类型359
二、矿床地质359
(四)岩浆侵入活动359
(三)矿石矿物组合及矿物学特征362
(四)矿床地球化学特征383
(五)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386
(六)围岩蚀变394
(七)脉岩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394
三、成矿时代及成矿演化模式395
(一)地质构造特征395
(二)矿石矿物学特征及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396
(三)同位素年龄数据讨论398
(四)成矿的演化模式398
四、结论398
第十一章峪耳崖金矿床 (任洪茂、柴社力、陈路、高德玉)399
一、矿床地质景背399
二、矿床地质特征400
(一)矿体的分布400
(二)矿石矿物组合及特征403
(三)矿石组构及成矿阶段的划分412
(五)成矿温度414
二、结语414
(四)近矿围岩蚀变414
第十二章三家子金矿床 (任洪茂、孙忠实、高德玉)415
一、矿区岩石类型415
(一)太古宙基底杂岩415
(二)中晚元古宙盖层416
(三)中生代岩浆岩416
二、矿区构造417
三、矿体的产状及规模419
四、矿化类型及矿石矿物学特征419
(一)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419
(二)细脉浸染型420
五、矿石结构构造423
六、矿物的生成顺序及矿化期次的划分424
七、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及REE特征425
八、矿床形成温度427
九、容矿岩石及围岩蚀变428
十、结语430
第十三章矿床成因 (任洪茂、高德玉)431
一、矿化集中区及其金矿床特点431
二、矿床成因探讨432
结束语 (杨振升)438
参考文献441
图版及其说明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