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智能开关电源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型智能开关电源技术
  • 刘贤兴,李众,李捷辉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2421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人工智能-应用-开关电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型智能开关电源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现代通信开关电源技术概论1

1.1现代通信设备对电源系统的要求1

1.1.1概述1

1.1.2我国通信电源系统的发展水平2

1.2现代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6

1.2.1集中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7

1.2.2分散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13

1.2.3混合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组成14

1.3现代通信电源的主要性能要求和技术规范16

1.3.1典型通信设备对开关电源系统的要求16

1.3.2现代通信基础开关电源系统的设计指标和标准17

1.3.3基础开关电源的使用和操作性能18

1.3.4开关电源整流模块的电气性能要求22

1.3.5通信设备对开关电源系统其他性能的要求26

第2章 智能开关电源基础电路28

2.1智能开关电源整流器的分类与构成28

2.1.1智能开关电源整流器的发展过程28

2.1.2开关整流器的基本构成原理及特点28

2.1.3开关整流器的基本分类29

2.2智能开关电源的功率变换电路30

2.2.1单端正激式变换电路30

2.2.2单端反激式变换电路32

2.2.3推挽式功率变换电路34

2.2.4全桥式功率变换电路34

2.2.5半桥式功率变换电路35

2.2.6功率变换电路的比较与应用36

2.3谐振型智能开关电源技术37

2.3.1开关电源模块的几个技术参数分析37

2.3.2谐振型开关技术38

2.3.3谐振型开关电源的应用及发展趋势40

2.4智能开关电源的控制和驱动电路40

2.4.1控制电路40

2.4.2驱动电路41

2.4.3电流型PWM集成控制器UC3842/3/4/5的应用42

2.5智能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校正器49

2.5.1问题的提出49

2.5.2功率因数校正器的工作原理50

2.5.3选择高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最佳拓扑53

2.5.4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UC385454

2.6智能开关电源的负载均分技术57

2.6.1负载均分的概念57

2.6.2一种脉宽调制(PWM)型负载均分电路58

2.6.3负载均流集成控制器UC390759

2.6.4负载均流集成控制器UC390264

第3章 通信用智能开关电源的整流模块68

3.1概述68

3.1.1智能开关电源的整流模块68

3.1.2整流模块逆变开关电路的选择70

3.1.3整流模块功率变换方式的选择72

3.2.1DMA10的特点和技术指标73

3.2DMA10智能开关整流模块73

3.2.2DMA10的基本原理及构成框图75

3.2.3DMA10的显示、参数设置及均流77

3.2.4DMA10的故障查找及维护83

3.3DMA12智能开关整流模块86

3.3.1DMA12的特点和技术指标86

3.3.2DMA12的基本原理87

3.4DMA14智能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系统88

3.4.1DMA14智能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的技术参数88

3.4.2DMA14智能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的结构90

3.4.3DMA14智能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的工作原理92

3.4.4DMA14的操作与维护97

4.1.1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103

4.1.2系统监控的内容103

第4章 通信用智能开关电源的监控系统103

4.1智能开关电源的监控原理103

4.1.3监控系统的构成105

4.1.4监控系统的管理106

4.2通信接口与通信协议107

4.2.1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107

4.2.2通信接口108

4.2.3通信协议110

4.3DK系列智能开关电源监控模块111

4.3.1性能与特点111

4.3.2系统硬件及工作原理112

4.3.3软件系统113

4.4MSS3000多媒体集中监控系统115

4.4.1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115

4.4.2系统功能及特点115

4.4.3系统监控对象及内容116

4.4.4系统组网方式118

4.4.5数据采集模块121

4.5监控系统实例123

4.5.1JM—6A现场监控器123

4.5.2PSMS动力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124

5.1.1发展概况127

5.1.2系统基本组成127

5.1概述127

第5章 通信用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127

5.1.3性能指标128

5.1.4电路技术129

5.2PS48600型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129

5.2.1系统简介129

5.2.2交直流配电系统130

5.2.3整流系统131

5.2.4监控单元134

5.3谐振型通信开关稳压电源134

5.3.1SWICHTEC谐振型通信开关稳压电源系统134

5.3.2DPC400—Ⅱ谐振型通信开关电源系统139

5.4.1概述141

5.4KGBTA系列UPS系统141

5.4.2KGBTA系列UPS的主要性能和参数142

5.4.3KGBTA系列UPS整流器143

5.4.4KGBTA系列UPS逆变器147

5.4.5KGBTA系列UPS交流静态开关151

5.5DUM23智能型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系统155

5.5.1DUM23智能型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系统155

5.5.2DUM23—48/300Ⅱ智能型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系统159

5.5.3DUM23V智能型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系统164

6.2交流电源的设置168

6.1.3通信机房电源的组成168

6.1.2通信机房电源的发展168

6.1.1通信机房电源的概念168

6.1概述168

第6章 通信机房电源配置168

6.2.1交流电源供电系统的结构169

6.2.2电源容量的确定169

6.3直流电源的设置169

6.4接地、防雷及各种保护措施169

6.5电力蓄电池机房的设计170

6.5.1与整流设备组合为直流浮充供电系统170

6.5.2通信直流电源系统对电力蓄电池的要求170

6.5.3电力蓄电池的分类及性能171

6.5.4电气参数的设计要求172

7.1.1蓄电池的国内外发展动态173

第7章 通信用新型电源电池173

7.1通信用蓄电池的发展动态和分类173

7.1.2蓄电池在通信电源系统中的作用174

7.1.3通信用蓄电池的分类176

7.2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178

7.2.1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179

7.2.2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结构与特性182

7.2.3铅酸蓄电池的运行方式与充电方法185

7.3镉镍蓄电池(Cd-NiBattery)190

7.3.1镉镍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191

7.3.2密封镉镍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性192

7.4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Battery)194

7.4.1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195

7.4.2密封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的结构196

7.4.3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的主要特性197

7.4.4NH-Ni、Cd-Ni电池的快速充电方法197

7.5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Battery)200

7.5.1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00

7.5.2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201

7.5.3锂离子电池中的安全措施202

7.6太阳能电池204

7.6.1概述204

7.6.2硅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205

7.6.3硅太阳能电池的等效电路和伏安特性206

7.6.4太阳能电池的种类208

7.6.5太阳能电池的组装方式209

7.6.6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210

7.6.7太阳能通信电源的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219

第8章 通信电源和环境集中监控系统222

8.1智能监控系统222

8.2系统监控的组成与结构223

8.3智能高频开关电源设备防雷接地224

第9章 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226

9.1概述226

9.1.1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动态226

9.1.2电磁干扰源的分类227

9.2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EMC)涉及的内容228

9.2.1电磁干扰(EMI)产生的形式228

9.2.4静电放电(ESD)的性能指标229

9.2.2电磁敏感度(EMS)的测量229

9.2.3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EMP)229

9.3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EMC)的设计230

9.3.1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设计230

9.3.2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电磁脉冲(EMP)的设计231

9.3.3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系统电磁兼容的设计232

9.4电磁辐射与传导噪声的测量方法233

9.4.1概述233

9.4.2传导噪声的测量方法234

9.4.3辐射噪声的测量方法236

9.4.4吸收钳位法237

9.5.1对EMI抑制所用的器件238

9.5新型智能开关电源对电磁干扰抑制所用的器件238

9.5.2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电磁干扰(EMI)抑制的滤波器241

9.6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电磁兼容性的有关标准247

9.6.1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EMI)标准247

9.6.2电磁脉冲(EMP)标准247

9.6.3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标准248

9.6.4国际电磁兼容通用标准简介252

第10章 新型智能开关电源仿真的方法256

10.1开关电源的计算机仿真方法256

10.1.1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的仿真方法256

10.1.2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电路的建模和仿真分析方法257

10.1.3用于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的SPICE和IsSPICE仿真软件258

10.2.1MATLAB简介259

10.2MATLAB在新型智能开关电源仿真中的应用259

10.2.2MATLAB的使用方法260

10.2.3电力电子器件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262

10.2.4MATLAB在开关电源仿真中的应用266

10.3IsSPICE仿真软件及其在开关电源仿真中的应用270

10.3.1IsSPICE仿真软件的组成及功能特点270

10.3.2开关电源的基本变换器仿真示例271

10.4新型智能开关电源的最优化设计方法276

10.5开关电源工程最优化的基本内容277

10.6开关电源应用最优化设计方法的几个问题280

附录283

参考文献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