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解IPv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理解IPv6](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345002.jpg)
- (美)Joseph Davies著;张晓彤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8045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传输控制协议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理解IPv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IPv6概述1
1.1 IPv4的局限1
1.1.1 有限的IPv4地址空间所造成的后果2
1.2 IPv6的特性6
1.2.1 新的协议头格式6
1.2.2 巨大的地址空间6
1.2.3 有效的、分级的寻址和路由结构7
1.2.4 有状态和无状态的地址配置7
1.2.5 内置的安全性7
1.2.6 更好地支持QoS7
1.2.7 用新协议处理邻节点的交互8
1.2.8 可扩展性8
1.3 IPv4与IPv6的比较8
1.4 IPv6术语9
1.5 IPv6的使用情况11
1.5.1 IPv6解决了地址耗尽问题12
1.5.2 IPv6解决了国际地址分配问题12
1.5.3 IPv6重建了端到端的通信12
1.5.4 IPv6使用限制范围的地址和地址选择13
1.5.5 IPv6保证了更有效的转发13
1.5.6 IPv6具有内置的安全性和移动性13
1.6 本章测试14
第2章 Windows.NET Server2003系列中的IPv6协议15
2.1 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的IPv6协议的结构15
2.2 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的IPv6协议的特性16
2.2.1 基本的协议栈支持17
2.2.2 6to417
2.2.3 ISATAP协议17
2.2.6 临时地址18
2.2.7 DNS支持18
2.2.5 端口代理18
2.2.4 6over418
2.2.8 IPSec支持19
2.2.9 静态路由器支持19
2.2.10 地址选择20
2.2.11 路由器公告中的站点前缀20
2.3 应用程序的支持20
2.3.1 IE浏览器21
2.3.2 Telnet客户程序21
2.3.3 FTP客户程序21
2.3.4 Web服务器22
2.3.5 文件和打印共享22
2.3.6 Windows多媒体服务22
2.3.7 Network Monitor22
2.3.8 SNMP MIB支持22
2.4.1 Windows套接字23
2.4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23
2.4.2 远程过程调用24
2.4.3 IP助手24
2.4.4 Win32 Internet扩展24
2.4.5 .NET框架24
2.5 安装和配置IPv6协议25
2.6 支持IPv6的工具25
2.6.1 Ipconfig25
2.6.2 Route26
2.6.3 Ping28
2.6.4 Tracert29
2.6.5 Pathping30
2.6.6 Netstat32
2.7 IPv6命令行工具34
2.7.1 Netsh.exe35
2.7.2 Ipsec6.exe38
2.8 本章测试38
3.1 IPv6的地址空间40
第3章 IPv6寻址40
3.1.1 当前的地址分配41
3.2 IPv6的地址语法42
3.2.1 零压缩法44
3.2.2 IPv6前缀45
3.3 IPv6的地址类型45
3.4 单播IPv6地址46
3.4.1 可集聚全球单播地址46
3.4.2 全球地址中的拓扑结构48
3.4.3 本地使用的单播地址48
3.4.4 特殊的IPv6地址50
3.4.5 兼容地址50
3.4.6 NSAP地址51
3.5 多播IPv6地址51
3.5.2 请求节点地址53
3.5.1 推荐的多播IPv6地址53
3.6 泛播IPv6地址54
3.6.1 子网-路由器泛播地址54
3.7 主机的IPv6地址55
3.8 路由器的IPv6地址55
3.9 子网化IPv6地址空间56
3.9.1 NLA ID的子网化56
3.9.2 SLA ID/子网ID的子网化60
3.10 IPv6接口标识符64
3.10.1 基于EUI-64 地址的接口标识符65
3.10.2 临时地址接口标识符68
3.11 将IPv6多播地址映射为以太网地址69
3.12 IPv4地址和IPv6地址的对应70
3.13 参考资料71
3.14 本章测试71
第4章 IPv6报头73
4.1 IPv6数据包的结构73
4.2 IPv4报头74
4.3 IPv6报头77
4.3.1 下一个报头字段的值79
4.3.2 比较IPv4和IPv6的报头80
4.4 IPv6扩展报头82
4.4.1 扩展报头的顺序83
4.4.2 逐跳选项报头84
4.4.3 目标选项报头88
4.4.4 路由报头95
4.4.5 片段报头97
4.4.6 身份验证报头101
4.4.7 封装安全有效载荷报头和尾部101
4.5 IPv6 MTU102
4.6 上层校验和103
4.7 参考资料104
4.8 本章测试104
5.1 ICMPv6概述105
第5章 ICMPv6105
5.1.1 ICMPv6报文的类型106
5.1.2 ICMPv6报头106
5.2 ICMPv6差错报文107
5.2.1 目标不可到达107
5.2.2 数据包过长109
5.2.3 超时110
5.2.4 参数问题111
5.3.1 回送请求报文112
5.3 ICMPv6信息报文112
5.3.2 回送应答报文113
5.4 ICMPv4和ICMPv6报文的比较114
5.5 路径MTU发现115
5.5.1 PMTU的改变116
5.6 参考资料117
5.7 本章测试117
6.1 邻节点发现概述119
第6章 邻节点发现119
6.1.1 邻节点发现报文的格式121
6.2 邻节点发现选项121
6.2.1 源链路层地址和目标链路层地址选项122
6.2.2 前缀信息选项124
6.2.3 重定向报头选项127
6.2.4 MTU选项128
6.2.5 公告间隔选项131
6.2.6 本地代理信息选项131
6.2.7 路由信息选项132
6.3 邻节点发现报文134
6.3.1 路由器请求报文135
6.3.2 路由器公告报文136
6.3.3 邻节点请求报文140
6.3.4 邻节点公告报文142
6.3.5 重定向报文145
6.3.6 小结147
6.4 邻节点发现过程148
6.4.1 概念主机数据结构149
6.4.2 地址解析150
6.4.3 邻节点不可到达检测153
6.4.4 重复地址检测156
6.4.5 路由器发现160
6.4.6 重定向功能165
6.5 主机发送算法168
6.6 IPv4邻节点报文和功能以及相应的IPv6邻节点报文和功能170
6.7 参考资料170
6.8 本章测试170
第7章 多播侦听发现172
7.1 多播侦听发现概述172
7.2 IPv6多播概述172
7.2.1 主机对多播的支持173
7.2.2 路由器对多播的支持174
7.3 MLD数据包的结构177
7.4 MLD协议的报文177
7.4.1 多播侦听查询报文178
7.4.2 多播侦听报告报文179
7.4.3 多播侦听已完成报文181
7.5 MLD协议小结183
7.6 参考资料183
7.7 本章测试183
第8章 地址的自动配置184
8.1 地址自动配置概述184
8.1.1 自动配置地址的状态184
8.1.2 自动配置的类型185
8.2 自动配置的过程186
8.2.1 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和Windows XP中的IPv6协议的自动配置的特点187
8.2.2 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和Windows XP中的IPv6协议自动配置的地址190
8.3 参考资料192
8.4 本章测试193
第9章 IPv6和名称解析194
9.1 IPv6的名称解析194
9.2 IPv6 DNS功能的增强194
9.3 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中对名称解析的支持195
9.3.1 Hosts文件196
9.3.2 DNS Server服务196
9.3.3 DNS解析器197
9.3.4 DNS动态更新197
9.3.5 地址选择规则197
9.4 参考资料198
9.5 本章测试198
第10章 IPv6路由199
10.1 IPv6中的路由199
10.1.1 IPv6路由表199
10.2.1 源主机上的IPv6202
10.2 IPv6的端到端传送过程202
10.2.2 路由器上的IPv6203
10.2.3 目标主机上的IPv6205
10.3 IPv6的路由协议209
10.3.1 动态路由概述209
10.3.2 路由协议技术210
10.3.3 IPv6路由协议211
10.4 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和WindowsXP中的IPv6协议的静态路由213
10.5 参考资料217
10.6 本章测试218
第11章 共存和移植219
11.1 共存和移植概述219
11.1.1 节点的类型220
11.1.2 兼容的地址221
11.2 共存的机制222
11.2.1 双IP层222
11.2.2 IPv6穿越IPv4的隧道223
11.2.3 DNS结构225
11.2.4 隧道的配置226
11.2.5 路由器到路由器226
11.2.6 主机到路由器和路由器到主机227
11.2.7 主机到主机228
11.2.8 隧道的类型228
11.3 6over4230
11.4 6to4233
11.4.1 Windows XP和Windows.NET Server 2003系列对6to4协议的支持236
11.5 ISATAP238
11.5.1 使用ISATAP路由器240
11.5.2 将运行Windows XP和Windows.NETServer2003系列的IPv6协议的主机配置为ISATAP路由器245
11.5.3 ISATAP和6to4的例子245
11.6 端口代理249
11.7 移植到IPv6251
11.9 本章测试252
11.8 参考资料252
12.1 移动IPv6概述254
第12章 移动IPv6254
12.1.1 移动IPv6的组成部分255
12.2 移动IPv6的报文和选项257
12.2.1 目标选项报头中的选项257
12.2.2 ICMPv6报文259
12.2.3 对邻节点发现报文和选项的修改261
12.3 移动IPv6的数据结构262
12.3.1 绑定高速缓存262
12.3.2 绑定更新列表263
12.3.3 本地代理列表264
12.4 移动IPv6的通信265
12.4.1 移动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265
12.4.2 移动节点和本地代理之间的通信271
12.5.1 连接到本地链路277
12.5 移动IPv6的处理过程277
12.5.2 从本地链路移动到外地链路278
12.5.3 从一个外地链路移动到另一个外地链路285
12.5.4 返回本地287
12.5.5 移动IPv6主机的发送算法289
12.5.6 移动IPv6主机的接收算法292
12.6 参考资料293
12.7 本章测试293
附录A 链路层对IPv6的支持296
附录B 支持IPv6的Windows套接字的变化314
附录C IPv6 RFC索引324
附录D 测试的答案330
附录E 建立一个IPv6测试实验室348
附录F IPv6参照表363
词汇表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