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语法的察微与探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的察微与探新](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354153.jpg)
- 徐燕青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05885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汉语-语法-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语法的察微与探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词类——词的用法和词性问题以及指代与表义功能1
第一节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的问题1
一、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的数量问题1
二、个别形容词作状语时带不带“地”的问题12
三、结语14
第二节 助词“哩”的用法问题——以作家作品中的用例为语料依据20
一、语气助词“哩”21
二、动态助词“哩”26
三、结构助词“哩”27
四、结语28
第三节 词性辨察——以“努力”一词为例28
一、辨别词性的方法28
二、有关著作对“努力”词性的看法29
三、动词“努力”30
四、形容词“努力”32
五、名词“努力”33
六、结语34
第四节 现代汉语“得”的指代功能与表义功能35
一、“得”的所指(语义)35
二、格式内部的其他情况40
三、格式的结构关系41
四、格式的表义功能(格式与其他形式的同义变换关系)42
第二章 单句——否定式比较句、“把”字句和“使”字句的语义语用分析48
第一节“不比”型比较句48
一、“不比”句使用的实际情况49
二、影响“不比”句语义的因素49
三、“不比”句的语义类型50
四、结语63
第二节“没有”型比较句——兼及“不像”型比较句64
一、“没有”句的实际使用频率及比较结果X——褒贬意义的使用情况65
二、“没有”句X前“这么、那么”等词的使用情况69
三、“没有”句的表意侧重点73
四、“没有”句表示性状程度的情况75
五、结语76
第三节 积极超越与突破规范——“把”字句的个案研究77
一、“把”字句谓语部分使用条件的常规要求77
二、个别作家对“把”字句谓语使用条件的突破78
三、动因分析80
第四节“使”字句的使用动因——以政论语体中的“使”字句为例83
一、“使”字句的语义关系83
二、“使”字句的使用动因84
三、结语97
第五节“使”字句与“把”字句的联系——两种句式可替换时的语义制约条件97
一、可以互换的“使”字句与“把”字句98
二、可以互换的“使”字句与“把”字句中的动词的语义特征103
三、可以互换的动词类别105
四、结语108
第三章 复句——递进、因果和并列复句的个案探究110
第一节“怪不得P,Q”句式的语用分析110
一、句式中因果关系的先后次序以及与其他因果类型的差别111
二、句式的表达重点和使用意图112
三、结语119
第二节“既P,更Q”句式的语义语用分析119
一、“既”句的使用情况120
二、句式在不同文体中的频率差异及其主要原因120
三、PQ的语义关系121
四、PQ的句法表现形式124
五、句式的使用意图126
六、句式的使用缘由130
第三节“既P,更Q”的句法形式及其成因135
一、PQ的句法表现形式136
二、PQ句法特点形成的原因145
三、结语157
第四节“不仅P,而且Q”的语用条件159
一、“而且”句的语用条件160
二、结语170
第五节“不仅仅P,而是Q”句式的使用及其规范问题171
一、“而是”句P项关联词语的使用形式、频率及其成因173
二、“而是”句PQ的语义关系及其出现频率和Q的语义特点(量级)174
三、“而是”句的使用意图179
四、关于“而是”句使用的规范问题182
五、结语185
第六节“不仅仅P,而是Q”和“不仅P,而且Q”的差别186
一、句式本身和P项关联词语的使用形式及其频率的差异187
二、语义关系和Q的语义特点——量级及其出现频率的差异188
三、语用方面的差别191
四、关于“而是”句和“而且”句能否相通的问题196
五、结语198
第七节 略论“不是/是P,(而)是/不是Q”的表达方式及其制约因素199
一、PQ各成分的异同情况及隐现情形200
二、VP中某些成分相同时的表达方式201
三、句式用于说明真正原因或目的时的表达方式208
四、对话形式中“不是P”的隐现情形211
第四章 篇章——排序、语用、管界及篇章功能的个案分析215
第一节 句际排序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语义关联度的高低——以现代汉语“况且”句为例216
一、句式的语义构成和理由的层数217
二、结论与理由的排序形式、出现频率以及制约因素220
三、各层理由的排序及其制约因素223
四、主要理由和次要理由的排序情形和制约因素231
五、结语234
第二节 语用——同义或同指的表达方式和使用意图——以“A。就是说,B”类句式为例238
一、“A。就是说,B”的使用频率和AB之间的语义关系239
二、“A。就是说,B”表示解说关系时AB之间的表达差异241
三、“A。就是说,B”,的使用意图251
第三节 管界和篇章功能——以“令AB的是C”,类句式为例258
一、X句句式的句法形式和语义关系259
二、X句中B的词语类型及其使用频率260
三、X句中“是”的管界的确定262
四、X句中C的句法繁简形式、出现频率及其成因269
五、X句的篇章连接功能——X句与上文的语义关系274
六、结语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