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
  • 许光辉,郑洪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13144·294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1

第一章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一般操作技术1

第一节实验室和实验室的基本设备1

一、实验室1

二、实验器具和仪器设备2

第二节微生物实验室的一般操作技术3

一、灭菌设备和一般灭菌操作技术3

二、无菌室的设计和无菌箱、超净工作台的使用6

三、恒温室和培养箱9

四、光学显微镜的一般使用方法10

(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10

(二) 相差显微镜23

(三) 荧光显微镜31

(四) 显微摄影33

(五) 彩色照相39

(六) 电子显微镜40

(七) 扫描电子显微镜42

一、常用的天平种类43

第三节 天平的使用43

二、普通粗天平的使用和注意事项44

三、较精密分析天平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以半自动光电天平为例)44

四、使用精密分析天平的注意事项45

第四节玻璃器皿的清洁法46

一、常用的清洁剂47

二、洗液的配制及使用的注意事项47

三、洗涤玻璃器皿的方法与要求47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49

第一节采样前的准备工作49

第三节采样方法50

第二节采样地点的记载50

第四节土壤样品的携带和保存52

第三章微生物的分离53

第一节分离微生物必备的器具54

第二节无菌操作的一般规则55

第三节接种操作法56

第四节微生物的分离57

一、好气性微生物的分离57

二、厌氧性微生物的分离60

第五节富集培养63

二、厌氧性微生物的富集培养64

一、富集培养的一般操作方法64

三、土壤环流法65

四、选择培养基法66

第六节显微操作法67

一、解剖针的制作方法67

二、单细胞分离的方法68

第四章培养基70

第一节培养基的种类70

第二节培养基的基本材料72

第三节营养成分75

第四节其它因子77

第五节配制培养基的注意事项78

第五章菌种保藏80

第一节低温冷冻保藏法81

第二节干燥保藏法83

一、土壤保藏法83

二、细砂保藏法84

三、明胶?块法84

四、硅胶干燥法85

五、L-干燥法85

第三节隔绝空气保藏法86

第四节冷冻干燥法87

第六章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的测定91

第一节土壤微生物的计数法92

一、间接计数法92

二、直接计数法94

第二节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计数102

一、细菌的计数103

二、真菌的计数107

三、放线菌的计数109

第三节各类微生物生理群及藻类的测定110

一、氨化细菌的测定110

二、硝化细菌的测定113

三、反硝化细菌(硝酸还原细菌)的测定116

四、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的测定119

五、嫌气性自生固氮菌的测定122

六、微嗜氮微生物的测定123

七、纤维素分解菌的测定123

八、甲烷生成菌的测定128

九、芳香族化合物分解菌的测定128

十、硫化细菌的测定129

十一、反硫化细菌的测定130

十二、磷细菌的测定131

十三、铁细菌的测定133

十四、硅酸盐细菌的测定135

十五、土壤藻类的测定136

第七章 微生物的鉴定138

第一节 微生物鉴定常用方法139

第二节 各类微生物的检索表141

第三节鉴定的化学方法160

一、免疫学方法160

二、定量免疫电泳方法162

三、DNAG+C含量的测定方法167

四、脂类的测定170

五、细胞壁成分的测定170

六、酯酶的测定171

第八章根际微生物研究方法176

第一节根际采样方法176

一、根际土壤采集方法177

二、根面微生物采集方法178

三、根系微生物采样方法178

二、根面(即近根区)微生物的分析179

三、根区(即根系)微生物的分析179

一、根际区(即根区)微生物的分析179

第二节根际微生物分析方法179

第三节研究根系微生物注意事项182

第九章土壤有机成分分析183

第一节土壤全氮量的测定183

第二节土壤全碳的测定186

第三节土壤全磷量的测定(钼蓝比色法)187

第四节土壤氨基酸的测定189

一、氨基氮总量测定(茚三酮比色法)189

二、氨基酸组成的测定191

一、总糖量测定(蒽酮法)192

第五节土壤糖类的测定192

二、土壤五碳糖的测定194

三、中性糖含量的测定(酚-硫酸法)195

四、中性糖组分测定(气相色谱法)197

五、糖醛酸含量的测定(咔唑比色法)198

六、糖醛酸组分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

七、氨基糖含量的测定201

八、氨基糖组分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03

第六节土壤酚类化合物的测定204

一、总酚量的测定204

二、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分测定(气相色谱法)206

一、有机酸组分测定(气相色谱法)208

第七节土壤有机酸的测定208

二、丙酮酸的测定209

第八节土壤中核酸的碱基(嘌呤+嘧啶)的测定211

第九节土壤中细菌DNA的测定213

第十节土壤中微生物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的测定215

一、土壤抗生物质的测定216

二、土壤毒素的测定217

第十章原位土壤中微生物活性测定220

第一节微生物量(Microbial biomass)的测定220

一、氯仿熏蒸法220

二、三磷酸腺苷(ATP)测定法223

第二节土壤呼吸作用的测定226

一、碱吸收滴定法227

二、田间测定法227

三、华勃检压法228

四、原位土壤中细菌、真菌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233

第三节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的测定(埋片法)234

第四节氨化作用强度的测定234

第五节硝化作用强度的测定237

一、根据硝酸盐的累积量测定硝化作用强度(土壤培养法)237

二、根据亚硝酸的残余量测定硝化作用强度(溶液培养法)239

第六节反硝化作用强度的测定240

第七节固氮作用强度的测定242

一、土壤培养法242

二、乙炔还原法243

第八节酚分解作用强度的测定244

第九节磷转化强度的测定246

第十一章土壤酶活性测定249

第一节脱氢酶活性的测定251

第二节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255

第三节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258

第四节蔗糖酶活性的测定261

第五节β-葡糖苷酶活性的测定266

第六节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269

第七节磷酸酶活性的测定274

第八节芳基硫酸酯酶活性的测定280

第九节蛋白酶活性的测定282

第十节脲酶活性的测定287

第十一节土壤酶的提取及其基本性质的测定291

附 录296

主要参考书305

主要参考文献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