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真菌原生质体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真菌原生质体技术
  • 张志光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3671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真菌原生质体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真菌细胞和原生质体技术1

第一节 真菌的细胞构造1

一、细胞壁1

二、细胞核3

三、质膜4

四、线粒体4

五、核糖体4

六、内质网4

七、膜边体4

八、液泡系5

九、高尔基体、微管和微丝5

十、质粒6

第二节 真菌的染色体和基因组6

一、真菌染色体6

二、染色体数目和大小8

三、基因组11

第三节 真菌细胞分裂15

一、细胞周期15

二、无丝分裂15

三、有丝分裂15

四、减数分裂22

第四节 原生质体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26

一、原生质体概念26

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26

三、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特点29

第二章 原生质体分离和鉴定32

第一节 原生质体分离方法和分离程序32

一、分离方法32

二、分离原生质体的程序33

第二节 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的因素33

一、培养基和培养方法33

二、溶壁酶35

三、渗透压稳定剂40

四、菌龄41

五、螯合剂对原生质体稳定性影响42

六、预处理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42

第三节 原生质体释放的方式和机制44

一、原生质体释放过程及方式44

二、原生质体形成的形态学变化46

第四节 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48

一、用分生孢子分离原生质体48

二、用担孢子分离原生质体49

第五节 原生质体鉴别和保藏49

一、原生质体细胞核染色技术49

二、原生质体的活力鉴别50

三、原生质体脱壁鉴定51

四、原生质体电子显微镜制样方法51

五、原生质体的计数52

六、细胞培养小室在真菌原生质体研究中的应用53

七、原生质体的超低温保存54

八、荧光素标记法56

第三章 溶壁酶和渗透压稳定剂58

第一节 溶壁酶58

一、细菌产生的溶解真菌细胞壁的酶群58

二、真菌产生的溶壁酶64

三、动物产生的溶壁酶66

四、溶壁酶应用实例66

第二节 渗透压稳定剂70

一、常用的渗透压稳定剂71

二、真菌细胞的水势与渗透作用71

三、原生质体所处溶液体系的渗透压组成与变化73

四、渗透压稳定剂对真菌原生质体的作用73

第四章 原生质体融合75

第一节 原生质体融合分类法75

一、亲本性质分类法75

二、诱导融合因子性质分类法76

三、亲缘关系分类法78

第二节 遗传标记79

一、形态学标记80

二、营养缺陷型标记80

三、抗性标记83

四、同工酶标记84

五、灭活原生质体标记85

六、荧光标记86

七、分子标记87

第三节 原生质体融合程序88

一、原生质体融合的程序操作和融合过程88

二、原生质体融合原理95

三、影响原生质体融合因素分析96

第四节 融合子的检测100

一、筛选融合子的方法100

二、融合子遗传标记的检测101

三、融合子的细胞学鉴定101

四、结实性与子实体形态102

五、生理、生化分析103

六、免疫学鉴定104

第五节 亲本遗传相容性和融合子的稳定性104

一、亲本的遗传相容性104

二、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稳定性106

第五章 原生质体再生112

第一节 原生质体再生的原理和方式112

一、细胞壁的再生112

二、结构和功能的修复113

三、转化114

第二节 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116

一、原生质体的融合与再生116

二、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再生117

三、菌态和菌龄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117

四、培养基和再生方式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117

五、渗透压稳定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118

六、培养温度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119

七、溶壁酶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119

八、钙离子对原生质体再生的促效作用120

九、螯合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120

第三节 原生质体再生的方法及再生培养基120

一、再生方法120

二、再生率的计算方法122

三、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122

第六章 原生质体转化和诱变124

第一节 酵母菌的原生质体转化124

一、转化程序124

二、酵母的载体及其选择系统126

三、摄入DNA的机制127

四、酵母细胞中的异源基因表达128

五、游离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成分原生质体的转移129

第二节 丝状真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132

一、转化的步骤及发展史132

二、转化方法133

三、选择性标记134

四、丝状真菌的启动子135

五、丝状真菌转化的特点135

六、外源基因表达及转化子的稳定性137

第三节 真菌原生质体诱变139

一、真菌原生质体诱变及其特征139

二、真菌原生质体诱变程序141

三、真菌原生质体诱变育种实例142

第七章 原生质体技术的应用147

第一节 原生质膜、染色体和抗药性机制147

一、在细胞质膜和细胞壁形成的研究上的应用147

二、药物对真菌作用的机制148

三、在染色体DNA研究上的应用149

第二节 真菌原生质体和次级代谢150

一、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150

二、原生质体在次级代谢研究中的应用151

三、原生质体融合与青霉素合成154

四、原生质体再生与抗生素的合成155

第三节 单核、同核和巨大原生质体157

一、原生质体单核化157

二、利用单核原生质体育种的优势158

三、影响单核原生质体分离的因素分析159

四、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丝遗传性状的分析159

五、同核原生质体在次级同宗结合的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应用161

六、巨大原生质体的形成及应用163

第四节 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表达166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166

二、杂种优势表达途径实例166

三、有关真菌杂种优势利用的几个问题178

第五节 多倍体培育179

一、相同交配型的原生质体融合179

二、单倍体与双倍体原生质体融合180

三、多倍体酵母培育及STA基因表达181

附录微生物学名与中文名对照185

参考文献1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