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病理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病理基础知识](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4373583.jpg)
- 古希昕,王沛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16051·1133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病理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1
一、什么是植物病害1
二、植物病害与人类的关系1
三、植物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3
第二节 两类不同性质的植物病害4
一、侵染性病害4
二、非侵染性病害8
三、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关系9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症状9
一、组成植物病害症状的要素——病状和病征10
二、植物病害的主要症状类型10
三、植物病害的病征14
四、植物病害症状的变化15
五、症状与植物病害的诊断16
第四节 植物病害的分类17
第二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19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及真菌病害20
一、真菌概述20
二、鞭毛菌亚门及鞭毛菌引起的重要的植物病害30
三、接合菌亚门及接合菌引起的植物病害42
四、子囊菌亚门及子囊菌引起的重要的植物病害44
五、担子菌亚门及担子菌引起的植物病害57
六、半知菌亚门及半知菌引起的植物病害67
第二节 植物病原细菌及细菌病害82
一、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83
二、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87
三、植物病原细菌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90
四、代表性的植物细菌病害94
第三节 植物类菌原体、螺原体和类立克次氏体及它们引起的植物病害103
一、类菌原体103
二、螺原体107
三、类立克次氏体107
第四节 植物的病毒、类病毒及它们引起的植物病害108
一、概述108
二、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109
三、植物病毒的浸染和病害循环及防治要点113
四、植物的类病毒125
第五节 植物线虫及线虫病害126
一、概述126
二、植物线虫的形态127
四、植物线虫的寄生方式和为害特点129
三、植物线虫的生活史129
五、植物寄生线虫的主要类型131
第六节 寄生性种子植物135
一、寄生特性136
二、重要的寄生性种子植物136
第三章 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141
一、缺素和元素毒害142
二、温度不适所致的伤害146
三、水分不适所致的伤害148
四、不适宜的光照所致的伤害149
五、盐害149
六、环境污染造成的伤害150
七、非侵染性生物的间接作用152
八、不适当地使用农药和生长素引起的伤害153
第四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155
第一节 侵染过程155
一、侵入前期155
二、侵入期158
三、潜育期164
四、发病期169
第二节 病害循环171
一、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171
二、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174
三、病原物的传播175
第五章 植物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179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179
一、寄生性和致病性的概念179
二、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180
三、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184
四、植物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或致病力的变异188
五、寄主植物的病理变化192
第二节 植物的抗病性195
一、基本概念195
二、植物抗病性的类别196
三、环境条件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202
第六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和预测207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207
一、基本概念207
二、病害流行的因素207
三、植物病害流行的过程213
四、体系分析和模拟在病害流行研究中的应用220
二、病害预测的类型222
第二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222
一、病害预测的意义222
三、病害预测的根据224
四、病害预测的主要方法225
五、病害预测实例228
第七章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232
第一节 植物病害防治的概念和基本方针232
一、病害防治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232
二、为什么要以“预防为主”233
三、什么是“综合防治”233
四、防治植物病害的科学依据234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诊断235
一、病害诊断及其意义235
三、病害诊断的基础方法和步骤236
二、病害诊断需具备的基础知识236
第三节 防治植物病害的一般途径241
一、避免病原物241
二、杜绝或铲除病原物242
三、保护植物242
四、利用和增强植物的抗病性243
五、治疗植物244
第四节 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方法244
一、植物检疫244
二、农作防治248
三、利用抗病品种254
四、化学防治259
五、生物防治266
六、物理防治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