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线电缆载流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国栋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1272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线电缆载流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Ⅰ部分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3
1 架空裸导线等载流量测算3
1.1一般情况3
1.2 载流量计算方法4
1.2.1 基本公式4
1.2.2 交流电阻RT计算4
1.2.3 β、Rd和I之间关系测量7
1.3 接触网用导线载流量的测算12
1.3.1 概述12
1.3.2 暂态运行时载流量计算方法13
1.4 母线排载流量计算16
1.4.1 概述16
1.4.2 一相单条母线的载流量计算16
1.4.3 一相多条并列的母线载流量计算18
1.4.4 计算示例19
1.5 架空裸导线载流量计算应用软件20
附录1 架空裸导线电性参数值23
2 电缆额定载流量计算(100%负荷因数)31
2.1 一般情况31
2.2 电缆额定载流量计算公式31
2.2.1 空气中不受日光照射的交流电缆31
2.2.2 空气中不受日光照射的5kV及以下的直流电缆32
2.2.3 空气中直接受日光照射的交流电缆32
2.2.4 空气中直接受日光照射时的5kV及以下直流电缆33
2.2.5 土壤发生局部干燥场合下的直接埋地交流电缆33
2.3.1 导体直流电阻34
2.3 导体交流电阻计算34
2.2.8 土壤避免干燥场合下的5kV及以下直流电缆34
2.2.7 土壤避免发生局部干燥场合下的交流电缆34
2.2.6 土壤发生局部干燥场合下5kV及以下直流电缆34
2.3.2 集肤效应因数Ys35
2.3.3 对于二芯或二根单芯电缆的邻近效应因数Yp36
2.3.4 对于三芯或三根单芯电缆的邻近效应因数Yp36
2.3.5 钢管电缆中集肤和邻近效应36
2.4 绝缘损耗(仅适用于交流电缆)37
2.5 金属套和屏蔽的损耗(仅适用于交流电缆)38
2.5.1 两根单芯电缆和三根单芯电缆(三角形排列)带电段金属套两端互连38
2.5.2 正常换位带电段金属套两端互连且平面排列的三根单芯电缆39
2.5.3 平面排列不换位且带电段金属套两端互连的三根单芯电缆39
2.5.4 金属套各互连点之间单芯电缆的间距不等40
2.5.5 大截面分割导体效应40
2.5.6 金属套单点互连或交叉互连的单芯电缆41
2.5.7 二芯统包金属套非铠装电缆42
2.5.8 三芯统包金属套非铠装电缆43
2.5.9 二芯和三芯钢带铠装电缆43
2.5.10 分相铅包(SL型)铠装电缆44
2.5.11 钢管电缆屏蔽和金属套中损耗44
2.6 对于铠装、加强带和钢管的损耗因数(仅适用于工频交流电缆)44
2.6.1 非磁性铠装或加强层44
2.6.2 磁性铠装和加强层45
2.6.3 钢管损耗48
2.7 双回路平面排列金属套涡流损耗因数计算48
2.7.1 双回路平面排列金属套涡流损耗计算方法48
2.7.2 单回路高电阻金属套损耗因数λ0的公式55
2.7.3 系数H、N和J的计算55
2.7.4 关于电缆换位时注意事项59
2.7.5 涡流损耗的计算示例60
2.8 单芯电缆并列之间电流分配和环流损耗的计算64
2.8.1 计算方法概述64
2.8.2 矩阵解67
2.8.3 计算示例67
2.9 电缆本体热阻计算73
2.9.1 电缆绝缘的热阻T173
2.9.2 金属套和铠装之间热阻Y278
2.9.3 外护层热阻T379
2.9.4 钢管电缆80
2.10 自由空气中电缆外部热阻T480
2.10.1 不受日光直接照射的电缆80
2.10.2 直接受日光照射下的电缆83
2.11.2 埋地电缆群(相互不接触)84
2.11.1 单根孤立埋地电缆84
2.11 埋地电缆的外部热阻T484
2.11.3 等负荷埋地电缆群(相互接触)87
2.11.4 埋地钢管电缆87
2.11.5 埋于电缆沟中的电缆88
2.11.6 管道(或钢管)中的电缆88
2.12 架空敷设的电缆群载流量降低因数的计算90
2.12.1 适用范围90
2.12.2 载流量降低因数计算90
2.12.3 避免载流量降低的间隙值93
2.12.4 电缆群降低因数措施93
附2.1 国家标准规定电缆所用导体的标准电阻值93
附2.2 国家标准电缆用圆导体直径94
3.1.1 电缆和运行资料96
3.1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单芯电缆96
3 载流量计算示例及软件和试验96
3.1.2 交流电阻的计算97
3.1.3 金属屏蔽损耗的计算97
3.1.4 介质损耗Wd100
3.1.5 热阻的计算101
3.1.6 载流量计算102
3.2 电缆载流量计算应用软件103
3.2.1 概述103
3.2.2 XLPE电缆载流量计算软件(VB编程)104
3.3 电缆载流量试验设施及程序108
3.3.1 试验设施108
3.3.2 载流量试验程序110
3.4 电缆载流量试验110
4.1.1 选择电缆应具备的资料113
4 电缆运行及其经济截面的优化选择113
4.1 电缆运行条件113
4.1.2 电缆运行条件的各参数值的选择114
4.1.3 电缆截面选择导则115
4.2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架空导线截面116
4.2.1 计算方法116
4.2.2 我国现行的经济电流密度117
4.3 电力电缆最佳经济截面的选择117
4.3.1 一般情况117
4.3.2 总费用的计算118
4.3.3 导体经济截面的计算120
4.3.4 导体经济截面计算示例121
4.3.5 导体平均温度和电阻128
附录4 各国家相应运行条件的各参数值131
5.1 一般情况132
5 电线电缆短时负荷载流量计算132
5.2 电线电缆暂态温度响应133
5.2.1 绝缘的表示式133
5.2.2 电线电缆表达式133
5.2.3 电线电缆的暂态计算134
5.3 载流量计算方法135
5.3.1 短时负荷载流量计算135
5.3.2 周期性断续负荷载流量计算136
5.3.3 短时过负荷电缆载流量的计算136
6 35kV及以下电缆周期性负荷载流量138
6.1 一般情况138
6.2 周期性负荷载流量因数计算138
6.2.1 单根孤立的电缆线路138
6.2.2 等负荷非邻接的电缆或管道组成的电缆组141
6.2.3 三根相同的、等负荷、相互邻接和等损耗的电缆或管道组成的线路群143
6.3 周期性负荷载流量计算示例143
6.3.1 三芯电缆构成孤立线路143
6.3.2 三根单芯电缆构成一组线路144
附录6 周期负荷曲线及指数积分比例计算等146
附6.1 日周期负荷曲线146
附6.2 指数积分数字计算146
7 18/30(36)kV以上电缆周期性负荷载流量148
7.1 概述148
7.1.1 适用范围148
7.1.2 关于电缆热容148
7.1.3 电缆暂态温度响应149
7.2 持续时间长且为周期负荷下的暂态计算149
7.2.1 绝缘层的表达式149
7.2.2 电缆的表达式150
7.2.3 电缆本体部分的暂态温升计算153
7.2.4 电缆表面至周围介质的暂态温升计算153
7.2.5 完整的暂态温升计算154
7.3 持续时间短的暂态温升计算155
7.3.1 绝缘层的表达式155
7.3.2 电缆的表达式155
7.3.3 土壤中电缆暂态温升计算157
7.3.4 空气中电缆暂态温升计算158
7.4 某些参数变化对暂态温升的校正159
7.4.1 导体损耗随温度变化时的暂态温升的校正159
7.4.2 突然施加电压引起的暂态温升160
7.5 周期性负荷因数M的计算160
7.5.1 概述160
7.5.2 周期性负荷因数的计算(包括电缆热容)161
7.6 损耗-负荷因数μ的计算162
7.7 θR(i)/θR(∞)的计算163
7.7.1 孤立敷设的单根三芯电缆163
7.7.2 孤立线路164
7.7.3 等损耗“N”的电缆群、非邻接的电缆或管道164
7.7.4 “N”线路群165
7.8 周期性负荷载流量计算示例166
7.8.1 基本条件和资料166
7.8.2 求解电缆热路167
7.8.3 电缆暂态温升计算167
7.8.4 周期性负荷因数计算169
7.9 对于埋地电缆邻接土壤干燥下的周期负荷因数计算171
7.9.1 概述171
7.9.2 土壤变干时周期负荷因数计算172
7.10.1 技术资料173
7.10 土壤变干时周期负荷因数计算示例173
7.10.2 计算周期负荷因数相关的基本数据174
7.11 所有电压级电缆应急情况下载流量计算175
7.11.1 孤立线路和线路群175
7.11.2 应急负荷计算示例176
附录7 计算电缆周期性负荷因数时所用参数177
8 电缆短路电流和短路路温度的计算178
8.1一般情况178
8.1.1 影响短路温度的因素178
8.1.2 允许短路电流178
8.2 1.8/3(3.6)~18/30(36)kV电缆允许最高短路温度179
8.3 允许短路电流的计算180
8.3.1 绝热法计算短路电流180
8.3.2 非绝热法计算短路电流180
8.5载流导体热稳定性计算简化式184
8.4 短路温度的计算184
第11部分189
电线电缆参考载流量189
1 铝绞线和钢芯铝纹线189
1.1 适用范围189
1.2 计算依据189
1.3 使用说明189
1.4 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载流量189
2 架空绝缘电缆201
2.1 适用范围201
2.2 环境条件201
2.3 使用载流量表时应注意事项201
2.4 架空绝缘电缆载流量202
3.2 环境条件207
3 低压电线电缆207
3.1 适用范围207
3.3 载流量索引表209
4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214
4.1 适用范围214
4.2 基准环境参数214
4.3 使用说明215
4.4 载流量索引表217
5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242
5.1 适用范围242
5.2 基准环境条件242
5.3 使用说明243
5.4 载流量索引表245
6.2 使用说明294
6.1 一般情况294
6 阻燃电缆—隔氧层电缆294
6.3 隔氧层阻燃电缆载流量297
7 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300
7.1 一般情况300
7.2 基准环境条件300
7.3 使用说明301
7.4 载流量索引表302
8 自容式充油电缆320
8.1 一般情况320
8.2 基准环境条件320
8.3 使用说明320
8.4 载流量索引表320
参考文献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