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论 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言论 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436835.jpg)
- 徐通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0011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33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648页
- 主题词:汉语-语言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言论 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西学东渐和中国的语言学1
一 语文研究的三大传统和它们的相互结合1
二 “印欧语的眼光”和汉语的研究5
三 字的研究和摆脱“印欧语的眼光”的束缚的途径10
第一编 一般原理21
第一章 语言是现实的编码体系21
一 两种对立的编码原则和语言研究21
二 音义结合的理据性和汉语的编码机制30
三 编码方式与思维39
四 语言的两种结构类型54
第二章 语言的结构原理58
一 共时、历时的划分和静态的语言系统说58
二 变异和动态的语言结构68
三 结构关联和语言的自组织性80
第三章 印欧系语言的结构原理93
一 “主语-谓语”结构和印欧系语言的结构基础93
二 词的结构与“主语-谓语”框架的结构关联100
三 重音在结构关联中的地位和音系的研究108
四 语义的研究和它对印欧语结构关联的冲击114
第四章 汉语的结构原理121
一 字和汉语的结构关联121
二 音节与字音的结构129
三 字的顽强的表义性和汉语语义型语言的结构特点137
第二编 音韵147
第一章 声母和声母系统147
一 声母和声母位置上辅音的运转规律147
二 介音的作用和声母的演变方式153
三 i介音和汉语声母系统的历史演变164
第二章 音系的结构原理和元音系统的演变174
一 汉语的韵母系统和音系的非线性结构174
二 音核和元音的运转方式186
三 离散式音变和音系结构的调整193
四 合口韵的形成201
第三章 韵尾的变化和阴阳对转206
一 韵尾的变化和音系结构格局的调整206
二 阴阳对转和它的性质209
三 现实方言的“阴阳对转”和叠置式音变215
四 阴阳对转和方言差异219
五 《广韵》阳声字的阴阳异切和它的文白异读的性质224
六 汉语语音演变的机制229
第四章 声调的性质、起源和发展234
一 字和声调234
二 音节内部响度变化的规律与声调的起源240
三 汉语声调系统的成因和定型248
四 汉语声调的演变260
第三编 字和汉语的构辞法271
第一章 字和汉语的理据性编码机制271
一 “六书”和临摹性编码271
二 声训和理据280
三 理据和语言的结构294
第二章 字族和汉语的语义结构301
一 字族和字义结构的基本原则301
二 向心性字族和语源研究(上):声训论和“右文”说312
三 向心性字族和语源研究(下):上古音系的拟测和字族的构建322
四 离心性字族和字的本义的研究330
第三章 结构的不平衡性和单字结构格局的解体339
一 编码体系的结构不平衡性和结构格局的调整339
二 单字结构格局和联绵字的“一分为二”348
三 联绵式的结构和理据性编码机制的转移354
四 双音辞的形成和单字编码格局的解体361
第四章 核心字和汉语的语义构辞法367
一 汉语构辞法的性质367
二 核心字和汉语构辞法的基本原则369
三 向心构辞法和它的语义基础374
四 离心构辞法和它的语义基础383
五 改进构辞法的研究,就汉语论汉语390
第五章 音义的相互转化和变音构辞法396
一 音义的相互转化和四字格的结构396
二 变音构辞法405
第四编 语义句法419
第一章 字和汉语的语义句法419
一 语形句法和语义句法419
二 语义句法的结构框架:话题-说明427
三 语义句法的结构单位:字、辞、块、读、句438
第二章 语义范畴451
一 语法范畴和语义范畴451
二 “离散连续”和结构单位的语义分类455
三 定量和变量465
四 肯定和否定474
五 有定和无定480
第三章 字块和它的标记489
一 标记489
二 “离散/连续”对立范畴的相互转化和“的”字结构497
三 “了、着、过”和带有时间特征的字块505
四 “把”、“被”和有定性结构单位的移位516
第四章 字块和语序523
一 语序和时间观523
二 向心字块的结构和它的语序528
三 离心字块的结构和它的语序539
四 语序与虚字552
第五章 有定性范畴和语法结构562
一 有定性范畴和语法研究562
二 汉语的有定性范畴和它的语法结构572
三 自动和使动——汉语的两种基本句式588
引用书目605
新版后记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