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丰田式精益现场改善之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丰田式精益现场改善之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363629.jpg)
- 石清城,杨波,许慧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1128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丰田汽车公司-工业企业管理-经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丰田式精益现场改善之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丰田式改善概述3
第1章 丰田式精益生产的概念3
1.1丰田生产方式3
1.2丰田式精益生产的核心——消除浪费5
1.3表面效率与真实效率的区别6
1.4生产技术与制造技术的区别9
第2章 丰田式改善技术11
2.1丰田式改善技术的原理原则11
2.2丰田式改善技术的架构12
2.3整流化生产13
2.4均衡化生产14
2.5缩短产品前置时间16
2.6关于库存18
2.7目视化管理22
第2篇 及时化27
第3章 生产流程的改善27
3.1流程整理27
3.2现状调查表与价值流图31
3.3设置店面36
3.4原单位统一化39
3.5座席指定(指定座与自由座)41
3.6工序间生产稼动时间差的生产方式44
3.6.1班次时间差的生产方式44
3.6.2天数时间差的生产方式46
3.7流程化改善47
3.8输送带作业51
3.9非输送带作业的节拍控制方法54
3.10生产指示与流程布置的改善57
3.11平衡工时及改善设备能力58
3.12群组化生产61
第4章 物流及搬运的改善64
4.1制作整体物流图64
4.2制作物流配送时刻表66
4.3以载货汽车装载量为搬运单位68
4.4高频率搬运70
4.5工厂内的物流搬运72
4.5.1水蜘蛛搬运73
4.5.2呼叫(Hiya)搬运76
4.5.3直接搬运78
4.6工厂间的物流搬运80
4.6.1混载搬运80
4.6.2换乘搬运83
4.6.3中继搬运85
第5章 看板方式88
5.1看板方式的功能及工具88
5.2看板运作步骤90
5.3看板运作的六大规则92
5.4看板的种类94
5.5看板改善97
5.6决定看板数量99
5.7信号看板改善101
5.8改善生产排配103
5.9吊桶生产方式105
5.10导入看板方式常见的问题106
第6章 换模(线)改善108
6.1快速换模(线)的目的及原则108
6.2区分换模作业112
6.3将内部准备作业转化为外部准备作业114
6.4缩短内部准备作业时间117
6.5缩短调整作业时间121
6.6缩短外部准备作业时间123
6.7换模作业方法标准化126
6.8自动换模128
6.9无换模化131
第3篇 自 动化137
第7章 自动化技术137
7.1人机分离137
7.2着着化生产方式139
7.2.1物品的自动取出改善141
7.2.2工序间的物品搬运改善143
7.2.3同步起动改善144
7.2.4设备自动化作业改善146
7.3将连动生产改为连结生产148
7.4设备小型化151
第8章 质量保证155
8.1质量信息整理155
8.2设置质量关卡157
8.3追求真因159
8.4防错装置162
8.5提升工程技术能力169
8.6安灯170
8.7定位置停止173
8.8 AB控制175
8.9定量控制178
8.10制作生产管理板180
8.11质量确认作业改善183
8.12外观品质适正化活动185
8.13品质保证网络189
第4篇 以人为中心的作业195
第9章 少人化改善195
9.1节拍时间相同的连结生产改善195
9.2节拍时间不同的连结生产改善197
9.3多种类混合生产的改善199
9.3.1单纯混合生产改善200
9.3.2换模混合生产改善200
9.3.3工时不同的产品混合生产改善201
9.4建立支援者制度203
9.4.1决定搬运频率204
9.4.2运用均衡化排配箱205
9.4.3决定包装数量206
9.4.4支援者的作业指示206
9.4.5支援者的作业方式207
9.4.6提升支援者的作业效率209
9.4.7决定工数210
9.5培养多能工211
9.6实施站立作业213
9.7将省力化生产转变为省人化生产215
9.8少人化生产217
第10章 标准作业221
10.1标准作业概述221
10.2标准作业的基本内涵224
10.3作业的四种分类227
10.4浪费的三种形态229
10.5工序能力表230
10.6标准作业组合表232
10.7标准作业表234
第11章 人的动作改善237
11.1线平衡237
11.2缩短步行241
11.3消除无负荷作业242
11.4降低劳动强度(动作经济原则)244
11.5双手作业248
11.6改善周期时间平衡性250
11.7更换箱子与拿取动作的改善252
第12章 设备改善255
12.1瓶颈设备改善255
12.2提升设备速度257
12.3同时起动259
12.4周期时间线图260
12.5动作距离改善262
12.6减小MCT264
12.7变更加工条件266
12.8刀具交换改善267
12.9去除粉屑改善269
12.10整理故障信息271
12.11快速把握故障部位274
12.12掌握设备故障发生的真因275
12.13解决搬运异常277
12.14防止工件松脱279
12.15 消除检查出错(误判)280
12.16通用机器与专用机器282
12.17先进行管理改善再实施技术改善285
第13章 持续改善287
13.1三现主义287
13.2站立棒289
13.3根回制度291
13.4报连相293
13.5大部屋294
13.6解决问题的六个要点295
13.7一页A3纸报告300
13.8自主研302
参考文献305
后记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