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故意犯罪的主观构造及其展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故意犯罪的主观构造及其展开
  • 桂亚胜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2433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故意(法律)-犯罪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故意犯罪的主观构造及其展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1

第一章 故意犯罪的主观核心要素——犯罪故意3

第一节 犯罪故意——一种由来巳久的恶3

第二节 犯罪故意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6

一、学说之介绍6

二、学说之评价9

第三节 犯罪故意的理论分类12

一、确定故意与不确定故意12

二、预谋故意和突发故意14

三、事前故意和事后故意16

四、行为故意和结果故意17

五、实害故意和危险故意19

六、目的故意和非目的故意21

第二章 “明知”——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23

第一节 “明知”的地位和作用23

一、“明知”——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23

二、“明知”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27

第二节 “明知”的内容30

一、理论分歧的要点30

二、“明知”应有的内容34

第三节 关于“违法性认识”43

一、违法性认识的地位43

二、理论上之观点45

三、我国国内学说之争论47

第四节 错误——“明知”的反面58

一、认识错误的基本理论59

二、事实错误与法律错误的区别63

三、错误理论中的几个特殊问题66

第五节 明知与严格责任78

一、严格责任的基本理论79

二、严格责任的反对83

第六节 共同犯罪中的“明知”94

一、共同犯罪中的认识内容94

二、共同犯罪中的认识错误——以教唆犯为例100

第七节 正当行为与明知——以正当防卫为例110

一、防卫意图(防卫意思)及相关概念110

二、防卫意图是否必要113

三、防卫认识的内容及其认识错误115

第三章 “希望”和“放任”——犯罪故意中的意志因素121

第一节 意志因素概说121

一、意志因素与意志自由121

二、意志因素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125

三、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126

第二节 “希望”和“放任”解读128

一、“希望”的解读128

二、“放任”的解读132

第三节 间接故意的界限138

一、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界限138

二、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界限147

第四节 间接故意理论的发展157

一、必然的间接故意说158

二、客观的超过要素之概念164

三、复合罪过形式172

第四章 目的犯之目的——故意犯罪的特别要素184

第一节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184

一、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说184

二、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存在范围190

三、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联系与区别193

第二节 目的犯之目的——特别目的概说196

一、目的犯的理论演变197

二、特别目的(目的犯之目的)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203

三、特别目的的理论分类208

四、我国刑事立法中的目的犯210

第三节 特别目的的相关争议问题212

一、特别目的的定位——故意之中还是故意之外212

二、特别目的的范围——法定还是非法定214

三、特别目的的本质——犯罪动机还是犯罪目的220

第四节 特别目的与犯罪形态229

一、特别目的与共犯形态229

二、特别目的与犯罪停止形态232

三、特别目的与罪数形态238

第五节 特别目的举要——非法占有目的245

一、非法占有目的是否必要246

二、非法占有目的产生的时间253

三、事后的非法占有目的256

主要参考文献265

后记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