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14辑 第15册 清初咏物诗研究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14辑 第15册 清初咏物诗研究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486314.jpg)
- 龑鹏程主编;刘利侠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322458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14辑 第15册 清初咏物诗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上编 总体论3
绪论3
第一章 清初咏物诗思想通论9
第一节 咏物诗中的遗民精神9
一、遗民咏物诗的思想传统10
二、清初遗民咏物诗的思想内涵21
三、宋明遗民咏物诗思想之比较36
第二节 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41
一、贰臣心理及清前贰臣咏物诗传统41
二、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46
三、贰臣心理的人文关怀55
第三节 宦海沉浮与润饰太平61
一、宋琬的狱中悲吟62
二、施闰章的故园之思67
三、王士禛的盛世之音73
四、朱彞尊的宦游与酬唱75
第四节 清初咏物诗思想的发展趋势78
一、从复明之志到悼亡和缅怀79
二、从人格自赏到困惑与思考81
三、从渴望突破到盛世情怀82
第二章 清初咏物诗的艺术成就85
第一节 清初咏物诗的题材85
一、题材概况85
二、题材的时代性特徵88
三、题材内涵的丰富和深化91
第二节 清初咏物诗的艺术手法93
一、比兴为上的艺术追求93
二、人情与物理的完美结合97
三、切题抒情的典故运用100
第三节 清初咏物诗的审美意识103
一、立象尽意104
二、物我合一106
三、澄怀味象108
第三章 清初咏物诗学研究111
第一节《佩文斋咏物诗选》编者的咏物诗学观112
一、御选与宏阔缜密的体例112
二、广泛的咏物诗观念——兼论咏物诗的界定116
三、对咏物诗诗教价值的发掘121
第二节 王夫之的咏物诗学观124
一、王夫之的「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论125
二、王夫之的情景论128
第三节 王士禛的咏物诗学观136
一、「神韵说」的提出与诗学内涵136
二、「神韵说」观照下的咏物诗评139
第四节 叶燮的咏物诗学观143
一、「理」、「事」、「情」的诗学内涵143
二、妙于事理的咏物观146
下编 作家论151
第四章 王夫之咏物诗研究151
第一节 王夫之《落花诗》的政治情怀151
一、「匡维世教」、「外周物理」的诗学支持152
二、摇落、萧索的政治背景与「情」、「物」的「相值相取」154
三、《落花诗》政治意识探析157
第二节 王夫之咏物诗的屈骚传统163
一、「发愤抒情」的创作模式164
二、忠贞、执著的精神特质167
三、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及其他174
下册181
第五章 钱谦益咏物诗研究181
第一节 钱谦益咏棋诗研究181
一、钱谦益的咏棋诗创作181
二、钱谦益咏棋诗的思想内涵185
三、钱谦益咏棋诗中的人生境界190
第二节 钱谦益的其他咏物诗196
一、钱谦益《初学集》中的咏物诗196
二、钱谦益《有学集》中的咏物诗204
第六章 吴伟业咏物诗研究211
第一节「梅村体」咏物诗中的生命意识211
一、感怀今昔,系一代之兴废212
二、物是人非,叹人生之无常213
三、悲天悯人,对战争的强烈批判214
四、命运多舛,对文人命运的悲观体验215
五、仕与隐的两难,生命价值的追问217
第二节「梅村体」咏物诗艺术探析218
一、引小物以寓大旨的《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219
二、从袁凯《白燕》到梅村《白燕吟》224
第七章 王士禛咏物诗研究231
第一节《秋柳诗》新解231
一、《秋柳诗》的解读困境232
二、《秋柳诗》新解234
三、《秋柳诗》创作心态探析237
第二节《秋柳诗》的文学史意义239
一、吉川幸次郎的「新美」说239
二、《秋柳诗》与时代精神的契合241
三、社会影响与政治收益244
第三节 王士禛咏物诗的「神韵」之美246
一、「神韵说」的内涵及形成247
二、《秋柳诗》的神韵之美249
三、王士禛早期其他咏物诗中的「神韵」255
四、王士禛中后期咏物诗平议259
第八章 清初遗民代表诗人咏花诗研究267
第一节 归庄、余怀的「看花诗」研究267
一、归庄、余怀看花诗的创作268
二、归庄、余怀「看花诗」的思想内涵271
三、归庄、余怀「看花诗」的遗民意识275
第二节 屈大均的咏花诗研究281
一、屈大均及其咏物诗创作282
二、屈大均顺治十六年的咏梅诗284
三、屈大均后期的咏梅诗288
四、屈大均咏菊诗探析293
附录一 农耕背景与原始思维下的咏物诗探源299
一、农耕背景下中国诗歌的「物性根基」299
二、原始歌谣中的两类咏物诗303
三、《易经》对咏物诗的影响310
附录二赋、比、兴与咏物诗的艺术传统315
一、赋、比、兴及其诗学意义315
二、赋、比、兴对咏物诗艺术手法的开创320
三、咏物诗艺术手法的发展和演变329
附录三儒、释、道与咏物诗的文化传统339
一、「诗言志」与「比兴为上」——从儒家诗学观说起339
二、从「观物取象」到「格物穷理」——儒家功利性审美与咏物诗343
三、「物我为一」和「以情观物」——道家的感性美学与咏物诗347
四、「见山三阶段」——禅宗对咏物诗审美境界的开拓352
参考文献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