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吴门画派研究词文精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吴门画派研究词文精粹
  • 林家治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2974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中国画-画派-苏州市-词典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吴门画派研究词文精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吴门画派1

综合术语1

吴门1

吴门绘画1

明四家1

历代藏书中心1

明代刻帖中心2

建园之风尤盛2

家家习书,人人作画2

天下书法归吾吴2

新颜料2

手工工艺大发展2

缂丝工艺迅速发展3

复古运动3

反对派3

台阁体3

文学革新运动3

湖笔4

宣纸4

绢帛4

苏裱4

苏州赋4

全国最重要商品集散地5

阊门即事5

姑苏繁华图5

昆曲5

刻书业5

制茶业6

船菜与船点6

手工作坊6

富商巨贾云聚6

润笔之资7

儒家道释观7

吴趣7

沈、文风流8

文人雅事8

有我之境8

访胜纪游8

雅集文会8

筑园读书9

品茶客话9

怀念送别9

题画诗9

诗、书、画三绝10

春宫画10

三宋10

北郭十友11

吴中四杰11

吴中四才子11

前七子11

后七子11

八股文11

王阳明及其哲学思想12

吴门四家12

袁氏六俊12

科场泄题案12

天下第一风流才子12

但少唐生数千卷书13

九鲤祈梦13

桃花坞13

佯狂以归13

唐寅印鉴14

艺术订件人14

茶陵诗派14

秋香14

代父充粮长14

有竹居14

沈周墓15

沈周存世著作目录15

大器晚成15

屡试不中15

拒千金而不受16

作画三戒16

文待诏16

玉磐山房16

停云馆16

不与严嵩交往16

主画坛数十载17

沈、文之诗17

文徵明的书法17

文徵明的画17

文徵明手植紫藤17

漆工出身17

二试《湘君图》18

仇英的绘画18

仇英的春宫画18

仇英命短18

吴门画派18

文人画19

院体画19

书卷气19

似与不似之间19

逸气19

士气20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0

年画20

画十三科20

六法20

三品21

四格21

画工21

临摹21

临本21

仿作21

代笔21

作画贵有古意2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2

立意22

形似22

神似22

笔墨22

气韵23

以气韵求其画23

工笔23

写意23

没骨23

笔法24

书画同源24

勾勒24

勾斫24

双勾24

点25

厾25

圆笔25

方笔25

飞白25

湿笔25

干笔26

化境26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26

意到笔不到26

巧拙互用26

拙趣26

天趣27

必极工而后能写意27

画须熟中生27

纵横习气27

墨法28

人品不高,用墨无法28

六彩28

墨分五彩28

浓墨法29

淡墨法29

惜墨如金29

墨晕29

嫩墨29

老墨29

泼墨29

破墨29

积墨29

宿墨30

焦墨30

死墨30

醒墨30

亮墨30

拓墨30

用墨四要30

有笔有墨30

笔墨性情31

设色31

意足不求颜色似31

单线平涂31

淡彩32

烘托32

渲染七法32

重彩32

泼彩32

脂粉气33

不重取色,专主取气33

墨中有色,色中有墨33

画忌六气33

章法33

取舍34

呼应34

笔墨相生之道34

虚实34

借虚见实35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35

疏密35

画眼36

藏露36

落款36

长款36

款题36

名号章37

款尾章37

闲章37

压角章37

生肖章37

吴门画派39

绘画术语39

一、山水画术语39

临仿元四家山水39

吞牛之气39

至四十外,始拓为大幅39

真山真水39

以人品论画品40

没有门户之见40

细沈40

粗沈40

仿黄之作40

临仿吴、倪41

深学元四家41

一代开山41

师古与师自然并举41

沈周山水创作三阶段42

实景山水画42

山水写生42

超然淡泊的笔致42

虚中蓄实,无中藏有43

多元因素而进入自由天地43

米不米,黄不黄43

吴派山水43

沈周山水是一个分水岭44

推崇精工44

刚柔适度44

“生意”与宁静的结合44

溯沂上之高风,追山阴之逸轨45

纪游山水45

表现生活情调的山水45

文徵明画树法46

气势与动感46

水墨山水46

粗文46

细文47

云林墨法47

文氏墨法47

文氏着色法47

青绿着色法48

周到精密、自然多变的结构48

浓淡处理法48

装饰性48

古意人物49

点景人物49

刚柔相济的清妙感49

外师造化49

细笔山水49

院体风貌49

版画刀迹50

化面为线的变法50

融宋元笔法于一炉50

笔墨运用之法50

空灵构境50

厄傲之气50

仇青绿50

幻想性山水画51

大青绿山水51

青绿与水墨画法交融一体51

水墨皴染的画法51

墨轮廓线51

界画52

加染与罩染技法52

墨块黑白效果52

金碧山水52

没骨山水52

浅绛山水53

北方画派53

江南画派53

北宋三大家53

宋初三家山水53

二赵53

二米53

米氏云山53

全景山水53

马一角54

夏半边54

南宋四家54

元四家54

浙派54

武林派54

嘉定派54

停云派54

南北宗55

松江画派55

嘉定四先生55

嘉兴画派55

画中九友55

四王55

娄东画派56

虞山画派56

新安画派56

姑熟画派56

境与性会56

远取其势,近取其质56

以小观大57

三远57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57

平淡天真57

八格58

皴法58

直擦皴58

芝麻皴58

刺梨皴58

刮铁皴58

雨淋墙头皴59

马牙皴59

骷髅皴59

弹涡皴59

矾头皴59

披麻皴59

荷叶皴59

折带皴59

解索皴59

乱麻皴60

乱柴皴60

牛毛皴60

卷云皴60

乱云皴60

破网皴60

落茄皴60

绳皴60

鳞皴60

蟹爪60

雀爪61

鹿角61

丁香枝61

火焰枝61

拖枝61

点苔61

点叶62

勾云法62

勾染法62

渍染法62

空云法62

干擦法62

水口62

网中水62

二、人物画术语63

游丝描63

历史人物画63

仕女画63

重彩工笔人物63

水墨写意人物63

院体画人物63

文人画格调人物63

三白法63

云流水描法64

折芦描法64

白描法64

肖像画64

仕女美人画64

充满生活情趣的人物画64

群体人物画65

以形写神65

形神兼备65

人物画“汤头歌”65

遇想妙得65

重彩仕女画65

情节性人物画66

道释画66

风俗画66

连环画66

南陈北崔66

老莲派66

十洲派66

传神66

写心惟难67

绣像67

云身67

大首67

整身67

云整67

花整67

顶相68

浑元一圈68

开脸68

十眉图68

三停五部68

五岳68

三光定准68

盘三跪四69

文胸武肚69

十八描69

十病五嫌69

大小李将军69

北方画派69

江南画派69

三、花鸟画术语70

花鸟画70

翎毛70

四君子70

折枝70

徐黄异体70

水墨写意花鸟71

花鸟画题材71

细笔花鸟71

颇得天趣72

返璞归真72

意气画竹72

墨竹画73

复笔73

湿淋淋的滋润感73

大写意花鸟画73

水墨动物画73

画猫法74

画毛驴法74

戏笔之作74

花鸟画分段风格74

花鸟画没骨画法74

枇把果画法75

芭蕉画法75

画蟹法75

画蝉法75

画鸡、鸭法75

一道分水岭75

笔墨烂漫粗放76

运墨法76

画菜法76

文兰77

钩花点叶法77

斗鸡图77

画芙蓉法77

画古木、翠竹法77

陈道复花卉画78

大尺幅花卉画78

画梅法78

吴派花卉画的程式78

吴门花卉艺术发展的主线78

吴门花鸟画的影响79

唐寅的花鸟画79

画栀子花法79

画八哥法79

画石法79

梅花图79

工笔重彩画花卉80

内涵入画80

画面简洁80

画法生动80

黄氏体81

徐氏体81

湖州竹派81

眉山竹派81

墨花墨禽81

工丽派81

写意派81

勾花点叶派82

墨竹82

胸有成竹82

立竿82

点节82

安根83

一笔横舟83

一笔偃月83

二笔鱼尾83

三笔飞雁83

三笔金鱼尾83

四笔交鱼尾83

五笔交鱼雁尾83

六笔双雁83

铁勾锁83

鹿角枝84

鱼骨枝84

鹊爪枝84

丁香头84

竹叶六忌84

墨兰84

凤眼84

鼠尾84

螳螂肚84

鲫鱼头84

一笔钉头鼠尾螳肚84

二笔交凤眼84

三笔破凤眼85

四笔五笔间折叶85

点蕊85

交互法85

双勾兰85

墨梅85

梅出“女”字85

花不并生85

眼不并点85

木不并接86

一丁86

二体86

三点86

四向86

五出86

六枝86

七须86

八结87

九变87

十种87

画梅四贵87

画梅五要诀87

墨菊87

点叶勾筋87

墨荷88

花卉四法88

得势为先88

鸟不离卵形88

捉勒88

翎毛次第法88

撕毛88

书画艺术家89

宋克89

高启90

张羽90

杨基91

徐贲92

谢缙93

徐有贞93

李应祯94

沈澄95

沈贞96

沈恒吉96

祝颢97

夏昶98

王履99

朱存理99

陈宽100

杜琼101

赵同鲁101

刘珏102

沈周103

吴宽105

王鏊106

史鉴107

杨循吉107

周鼎108

蔡羽108

孙艾109

吴天麒110

王纶111

徐祯卿112

吴伟112

徐霖113

陈淳114

周臣115

祝允明115

都穆116

文林118

祁守端118

文徵明119

钱同爱122

邢参122

汤珍123

顾璘123

王献臣124

唐寅125

张灵126

王宠127

仇英128

仇珠130

周凤来131

陈官132

项元汴133

黄省曾134

谢时臣135

沈硕136

沈完137

袁尚统138

尤求139

林奴儿140

文伯仁141

文彭142

文嘉143

文元肇144

文元发145

文元善145

文震孟146

文震亨147

文从昌148

文从简149

文秉150

文乘150

文柟151

文俶151

文点153

陆治154

陆士仁155

陆师道155

王谷祥156

孙枝157

彭年158

顾凝远159

周天球159

钱谷160

许初161

陈鎏162

黄姬水162

王穉登163

张凤翼163

王世贞164

王世懋164

王锡爵165

王衡166

居节166

朱朗167

申时行168

沈颢168

钱允治169

李士达170

钱谦益170

冯梦龙171

陈栝172

侯懋功173

张复173

陈焕173

王心一174

周之冕175

王维烈176

钱贡176

张宏177

盛茂烨178

柳如是179

尤侗179

邵弥180

王节180

董小宛181

徐枋181

薛素素182

朱鹭182

卞文瑜183

吴伟业184

陈圆圆184

王时敏185

周位186

陈汝言186

沈遇186

张彦材186

朱文奎187

沈希远187

蒋有187

王凤187

朱佐187

李子安187

朱士谦187

李郡187

夏鼎187

张羽187

周砥188

王行188

虞堪188

史谨188

陈硅188

薛绩188

范礼188

金铺188

夏丙189

王宾189

陈公辅189

陈公佐189

顾寅189

朱祺189

朱侃189

张端189

张晕189

邵南190

苏复190

陈罹190

陈严190

杜君泽190

张乾190

沈召190

周用190

叶澄190

沈昭191

朱生191

朱贞孚191

张宁191

沈鼎191

姚俊191

盛尧民191

陈熙191

岳岱191

沈寅191

浦融192

张宏儒192

徐源192

叶盛192

钱仁夫192

王守192

陆文192

杜冀龙192

陈天定192

陈岁193

袁问193

姚俊193

蒋乾193

黄彪193

黄景星193

赵固193

谢道令193

曹羲193

周光194

朱昌孙194

沈道祯194

孙广明194

孙敏中194

君素194

刘祚194

强存仁194

居懋时194

张本194

沈大漠194

邹之孟195

杜子庸195

顾亨195

冯子成195

陆炳195

程大伦195

朱治登195

胡师闵195

郭羽195

莫是龙195

顾大典196

周道行196

周官196

张龙章196

赵宦光196

陆复196

鲁治196

严讷196

文仲义197

文从先197

文从龙197

潘宗绍197

范允临197

陈裸197

王纂197

沈氏197

徐安生197

曹曦198

刘原起198

缪辅198

张彦198

张翩198

袁孔璋198

杨补198

凌必正198

归昌世199

归庄199

曹振199

陈遵199

陈元素199

李流芳199

张维199

陆履谦199

段元199

顾叔润200

顾文叔200

沈珍200

吴继善200

王槛200

释升200

张金200

范星200

陈允文200

孙玮201

张元举201

张勤201

吴枝201

鲁治201

郁乔枝201

陈灿201

黄宸201

王允令201

陈嘉言202

王中立202

杜山狂202

释律天如202

陈继202

张益202

张绪202

屈约202

吴献202

金文进202

卢瑛203

卫靖203

顾培203

桑荣203

沈春泽203

潘宗绍203

陆复203

都维明203

周昊203

吴治203

徐柱203

释晓庵204

陆行直204

薛穆204

滕用亨204

周康生204

顾祖辰204

戴晋204

王式204

陈尚右204

邵坚204

俞之彦204

吴令204

习元205

刘广205

戴缨205

周惶205

吴士冠205

冯梦桂205

归昌世205

叶澄205

杜大绶205

杜大中205

周顺昌205

万寿祺205

王锡绶206

文从忠206

文耿光206

文谦光206

文庞光206

文虹光206

文熙光206

文葆光206

文果206

文承光207

文世光207

文兰207

文定207

文斌207

文然207

文熊207

文拭207

文楠207

文从古207

金俊明208

徐汗208

文谈208

文必名208

文自208

文赤208

文含208

文泰208

文永丰208

文二训208

徐佛209

吴瑟瑟209

韩钥209

汤尹娴209

易睐娘209

蔡含209

黄向坚209

谢道令209

张凤仪209

作品211

《陶渊明诗长卷》211

《题仕女图诗》211

《怀友诗卷》212

《淞南小隐图》212

《秋林草亭图》212

《草堂论诗图》212

《致匏庵先生尺牍》213

沈澄的画213

《竹炉山房图》213

《查氏丙舍图卷》213

《风竹图》214

《华山图》214

《南湖草堂图》215

《清白轩图》216

《庐山高图》216

《渊明对客弹琴阮》216

《为唐寅求情札》217

《论书法语卷》217

《木棉图》217

《沈周肖像图》217

《仿王蒙太白山图卷》218

《沈周肖像图》218

《高士图》219

《篆书四言诗卷》219

《花卉泉石图》220

《墨笔山水轴》220

《墨花钓艇图卷》220

《闲看儿童捉柳花诗意图》221

《正德兴宁县志》222

《松风草堂图》222

《春雨修篁图》222

《兰竹》223

《溪桥策杖图》223

《行书册》223

《秋风纨扇图》224

《枯槎鸲鹆图》224

《朝仙图》224

《尚书册》225

《职贡图》225

《临宋人画册》226

《白衣大士》、《七夕穿针图》226

《双树楼阁图》226

《春山对弈图》227

《携琴观瀑图》227

《兰亭修禊图轴》227

《钟馗图》227

《红拂图》228

《西园雅集图》228

《仿马远山水》228

《溪仙馆图》228

《五湖游侠》229

《山水图》229

《七绝书》229

《山静日长图》229

《文元发、张凤翼等跋赵文敏书札卷》230

《嵩龄拱祝图》230

端砚230

《缂丝书法》231

《白岳游图》231

《武夷玉女峰图》231

《江贲说古图》231

《郑州景物图》231

《山水人物图》232

《金石昆虫草木状》232

《秋林过雨图》233

《榴花小景图》233

《幽居乐事图》234

《柳禽图》234

《陆士仁四体千字文卷》234

《溪山图》234

《乔柯翠林图》235

《桂石图》235

《西湖纪胜图册高丽寺图》235

《行书诗翰册页》236

《方深长林图》237

《周天球行书七言律诗》237

《墨兰图》237

《惠山煮泉图》238

《山家勺水图》238

《杜甫秋兴八首诗篆书册》238

《郊居帖》238

《录宋人语》239

两件尺牍239

《文徵明人日诗卷后题跋》240

《荣旋帖》、《子弟帖》240

书法扇面一幅240

《潮满春江图》240

《万松小筑图》240

《后赤壁赋图》241

《行草七言诗》241

《闭户著书图》241

《设色山水图》241

《寒林钟馗图》242

《三驼图》242

《行草自书卷》243

藏龙纹澄泥砚243

《花石图》243

《芭蕉紫薇扇面》243

《溪山深秀图》244

《秋山高士图》244

《西林三十二景册》244

《山水图》244

《林溪观泉图》245

《秋山行旅图》245

《兰雪堂集八卷》245

《葡萄松鼠图》245

《牡丹玉兰鹊石图》246

《猫石图》246

《菱塘哺雏图》246

《桐荫品茗图》247

《环翠堂园景图》247

《止园全景图》247

《兰亭图》247

《仿小米山水》247

《元旦试题图》248

《月堤烟柳图》248

《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249

《高松远涧图》249

《贻鹤寄书图》249

《彩蝶图》250

《玉肌冰清图》250

《山水图》250

《行草自作诗》250

《梅花水仙图》251

《吹箫仕女图》251

《竹石图》251

《一梧轩屋图》252

《山楼绣佛图》252

《答菊图》252

《山水图》252

书画论著253

《书谱长卷》、《张怀瓘论用笔十法》253

《书述》253

《钤山堂书画记》253

《停云馆帖》254

《长物志》254

《画引》255

《吴都文粹续集》256

《吴郡丹青志》一卷256

《叙》256

《神品志》256

《艺苑危言》、《王氏书画苑》、《弇州山人书画跋》257

《画尘》258

《分宗》258

《笔墨》258

《点苔》258

《命题》258

《落款》259

《少室先生集》259

《画概》259

《四友斋画论》259

《文待诏论画》260

《中麓画品》260

《升庵论画》261

《艺苑危言》261

《书画跋跋》261

《画说》261

《画笺》262

《画旨》、《画眼》、《画禅室随笔》262

《妮古录》、《书画史》、《眉公秘籍》、《书画金汤》263

《竹懒画媵》、《紫桃轩杂缀》、《又缀》、《味水轩日记》、《六研斋笔记》、《竹懒墨君题语》263

《绘事微言》264

《画禅》265

《珊瑚网》265

《明画录》265

《画史会要》、《书史会要续编》266

《明代院体浙派史料》266

《珊瑚木难》八卷267

《寓意编》一卷、《南濠居士文跋》四卷267

《清河书画舫》十二卷267

《南阳名画表》一卷267

《郁氏书画题跋记》十二卷267

《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267

《历代著录画目》268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268

《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268

《华山图序》一卷268

《郁冈斋笔尘》268

《绘事指蒙》一卷269

《文待诏题跋》二卷269

《梅谱》一卷269

《王氏画苑补益》四卷269

《中国书画全书》十四册269

吴门画派271

概论271

一、论“吴门画派”271

二、吴门画派的意义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