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少数民族地区迈向生态文明形态的跨越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迈向生态文明形态的跨越发展
  • 李欣广,唐拥军,杨红波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5119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少数民族地区迈向生态文明形态的跨越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文明形态跨越的内涵1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主要特征1

二、文明形态的跨越4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跨越发展的理论借鉴9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发展与两种选择13

一、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三大跨越发展13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5

(一)文明形态跨越发展是道路新探索15

(二)选择文明形态跨越发展道路的理由16

(三)民族欠发达地区选择生态文明跨越发展道路的条件18

三、两类区域文明形态跨越的对比20

四、文明形态跨越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2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两种情况23

(二)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24

五、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县发展的现状与问题25

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历史推进32

一、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起点32

二、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支撑37

三、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发展方向41

四、三种文明的交织发展43

五、迈向生态文明形态的发展阶段47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措施54

一、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54

二、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基本思路57

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发展措施65

第五章 广西民族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跨越建设道路71

一、广西民族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跨越建设的基本模型71

二、农业文明区域确定73

三、主体功能区在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77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个领域80

(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跨越建设的目标80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跨越建设指标体系82

五、“三元”驱动的措施83

(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跨越建设内部驱动措施83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跨越建设外部支持措施88

(三)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跨越建设内外部社会交往措施89

附 录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跨越建设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含义与计算方法90

第六章 生态文明跨越建设道路的区域示范98

一、依据田林县所承担的主体功能区使命制定和实施分区发展规划98

二、田林县生态文明跨越建设的目标与总体思路104

三、田林县生态文明跨越建设内部驱动措施106

(一)生态经济驱动措施107

(二)生态环境驱动措施109

(三)生态民生驱动措施111

(四)生态支撑驱动措施113

(五)生态文化驱动措施115

(六)生态参与驱动措施116

四、田林县生态文明跨越建设外部支持措施116

(一)引入发达地区优势产业117

(二)引入发达地区转移资金118

(三)引入发达地区高素质人才118

五、田林县生态文明跨越建设内外部社会交往措施119

(一)内外部观念同化119

(二)内外部技术同步119

(三)内外部资源同享120

附 录指标体系中目标值的计算与差距分析121

第七章 生态文明跨越发展的产业探索125

一、宜州市桑蚕茧丝绸产业125

(一)发展依托农业的加工业126

(二)可带动商品性、科技型农业的发展127

(三)推进蚕茧生产的产业化、合作化128

(四)科教兴业128

(五)发展循环经济130

(六)带动一个产业支撑体系的建立132

二、“竹乡”生态型产业发展范例133

(一)综述133

(二)企业135

(三)乡村135

(四)发展的制约136

三、金秀的“山水产业”发展137

(一)“山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生态基础137

(二)依托“山水资源”的产业发展139

(三)“山水资源”产业发展的主要生态举措140

(四)金秀瑶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条件142

四、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的设想143

(一)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的生态意义143

(二)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问题144

(三)民族地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措施146

第八章 生态文明导向的城乡统筹发展149

一、城乡统筹发展在文明形态跨越中的地位149

二、城乡统筹发展对民族经济的战略意义153

三、城乡统筹发展覆盖的战略要点155

四、当前统筹城乡关系的重点和难点157

五、建设新农村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160

六、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163

第九章 生态文明导向的制度建设167

一、制度建设与生态文明167

二、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原则170

三、各个领域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72

四、生态文明制度中的管理分类176

五、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地理单元181

参考文献184

后记1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