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粉砂质泥岩流变力学特性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粉砂质泥岩流变力学特性及应用
  • 于怀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3858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5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泥岩-岩体流变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粉砂质泥岩流变力学特性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岩石流变力学研究现状3

1.1.1 岩石(体)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3

1.1.2 岩石蠕变本构模型研究9

1.1.3 岩石(体)应力松弛特性试验与模型研究12

1.1.4 岩质边坡流变研究14

1.2 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18

第2章 线路区地质环境及主要地质灾害20

2.1 线路工程概况20

2.2 气象水文21

2.2.1 气象21

2.2.2 水文21

2.2.3 降雨量22

2.3 地形地貌23

2.4 地层岩性24

2.4.1 第四系(Q)25

2.4.2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25

2.4.3 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25

2.4.4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26

2.5 地质构造28

2.5.1 褶皱构造29

2.5.2 断裂构造30

2.5.3 节理裂隙31

2.6 地震32

2.7 主要地质灾害32

2.8 本章小结34

第3章 粉砂质泥岩常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35

3.1 岩石矿物成分35

3.2 岩石物理水理性质36

3.3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37

3.3.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37

3.3.2 岩石应力应变全曲线38

3.3.3 强度和围压的关系41

3.4 四线性弹-脆-塑性本构模型43

3.4.1 基本假设44

3.4.2 理论模型44

3.5 本章小结48

第4章 粉砂质泥岩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50

4.1 试验设备51

4.2 加载方式与数据处理方法53

4.2.1 加载方式53

4.2.2 Boltzmann叠加原理54

4.3 试验方法55

4.4 试验结果58

4.5 岩石蠕变规律60

4.5.1 轴向与径向蠕变规律60

4.5.2 蠕变速率规律61

4.5.3 体积蠕变规律64

4.5.4 应力应变等时曲线65

4.5.5 长期强度67

4.6 本章小结67

第5章 岩石蠕变本构模型70

5.1 线性黏弹性蠕变模型71

5.1.1 元件模型的选取71

5.1.2 Burgers模型71

5.1.3 Burgers蠕变模型参数辨识76

5.1.4 Burgers模型参数意义及参数选取78

5.2 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79

5.2.1 模型的建立79

5.2.2 非线性Burgers模型参数辨识与验证82

5.2.3 岩石蠕变模型参数选取83

5.3 本章小结84

第6章 水对粉砂质泥岩蠕变力学特性影响作用试验研究86

6.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86

6.2 试验结果87

6.3 干燥与饱水状态下岩石蠕变规律89

6.3.1 岩石应变规律89

6.3.2 岩石蠕变长期强度90

6.4 干燥与饱水状态下岩石蠕变本构模型90

6.4.1 Burgers蠕变模型与参数辨识90

6.4.2 模型参数对比91

6.4.3 Burgers模型参数意义92

6.5 本章小结93

第7章 粉砂质泥岩应力松弛特性试验与模型研究94

7.1 线性材料蠕变与应力松弛的关系95

7.2 试验方法及设备96

7.3 试验结果97

7.4 岩石应力松弛规律99

7.4.1 应力松弛阶段99

7.4.2 应力松弛特征99

7.4.3 应力松弛速率100

7.4.4 松弛残余强度101

7.4.5 径向应变与体积应变101

7.4.6 松弛模量104

7.4.7 应力应变等时曲线105

7.5 岩石应力松弛本构模型与参数辨识106

7.5.1 应力松弛经验模型106

7.5.2 应力松弛元件模型的选取107

7.5.3 Burgers松弛模型参数辨识107

7.5.4 应力松弛元件模型的进一步研究108

7.5.5 元件模型的比较研究112

7.6 本章小结113

第8章 挖方高边坡流变破坏机理研究116

8.1 FLAC3D软件116

8.1.1 FLAC3D简介116

8.1.2 FLAC3D中的流变本构模型118

8.2 工程概况122

8.2.1 地形地貌122

8.2.2 地层岩性123

8.2.3 地质构造124

8.2.4 水文地质条件125

8.3 边坡模型的建立125

8.4 边坡初始应力场127

8.5 边坡开挖弹塑性数值模拟129

8.5.1 应力场分析130

8.5.2 位移场分析133

8.5.3 塑性区分析136

8.6 边坡开挖流变数值模拟137

8.6.1 应力场分析138

8.6.2 位移场分析141

8.6.3 塑性区分析145

8.6.4 监测点结果分析146

8.7 本章小节149

参考文献1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