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文化、身份与话语建构 中国社会语言学新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文化、身份与话语建构 中国社会语言学新探索
  • 陈建平,尤泽顺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8088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文化、身份与话语建构 中国社会语言学新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论1

第一部分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话语建构21

1.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21

1.1 语言学的哲学基础22

1.2 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的语言学范式24

1.3 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28

2.政治话语与社会互动的批判分析31

2.1 政治话语与批评话语分析31

2.2 政治话语的分析视角32

2.3 政治话语分析的主要议题35

2.4 政治话语分析的现存问题与未来发展37

3.中国政治话语体裁中人际意义与社会变迁39

3.1 中国当代社会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39

3.2 社会主体、社会行为与人际意义评价系统40

3.3 权势关系的历时变化41

4.中国当代社会政治文化词语色彩意义变迁的实证研究47

4.1 词语的色彩意义47

4.2 关键词提取、测量工具与调查49

4.3 词语色彩意义的历时变迁51

4.4 词语色彩意义变迁的启示57

5.中国当代社会女性叙述与性别意识构建58

5.1 叙述与性别意识形态59

5.2 意识形态与话语的结构性关联60

5.3 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和评价体系61

5.4 《外来妹上海生活十四年》当事人叙述分析64

5.5 家长里短中的意识形态71

6.当代社会日常叙述的自我认知构建73

6.1 叙述的研究范式73

6.2 叙述与自我认知74

6.3 叙述连贯和自我认知的一致性76

6.4 语言层面上构建“稳定统一的自我认知”77

6.5 叙述中自我认知构建的分析框架81

第二部分 回归前/后香港人身份与话语建构83

7.回归前/后香港经济、文化与政治85

7.1 内容分析法85

7.2 香港政府施政报告的内容分析86

7.3 施政报告与香港社会政治经济变迁92

8.话语互文策略与港人身份构建94

8.1 互文性与社会身份构建94

8.2 互文性话语策略与香港人身份的构建96

8.3 互文性、政治话语与身份构建103

9.语用预设与港人身份构建106

9.1 语用预设106

9.2 批评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107

9.3 语用预设与香港人身份的构建110

9.4 话语、认知与身份构建115

10.回归前/后港府施政报告中WE的使用与港人身份构建117

10.1 人称指示词WE的含义与身份建构功能117

10.2 港英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WE的使用119

10.3 WE在港英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所建构的身份差异123

11.回归后港府语言政策与港人身份构建125

11.1 回归后香港的语言使用状况及香港特区政府的语言规划125

11.2 语言使用与身份的关系127

11.3 香港的语言政策与香港人身份的重塑129

第三部分 中外政治交流与话语建构135

12.《政府工作报告》词汇变化与中国对外政策构建137

12.1 词汇变化与理念建构138

12.2 话语、社会和认知139

12.3 对《报告》的具体词汇分析140

12.4 词汇变化与对外政策互构146

13.“和平崛起”演讲中“介入系统”与中外友好互信关系构建148

13.1 批评话语分析、介入系统与国家间关系149

13.2 “介入资源”分析155

13.3 介入资源与友好互信164

14.历史话语与中国“和平崛起”的理念构建166

14.1 中国“和平崛起”及其相关争论167

14.2 作为社会历史过程和认知过程的“和平崛起”话语实践168

14.3 “和平崛起”理念及其建构模式172

14.4 社会现实、认知、历史话语与“和平崛起”理念176

15.话语、身份与中国东盟关系构建180

15.1 语言与身份建构:国际关系研究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180

15.2 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东盟身份建构的话语分析182

15.3 话语、身份与国家间关系的互动188

16.新闻话语与社会现实建构190

16.1 新闻的批评话语分析190

16.2 分析方法及理论框架191

16.3 三维分析之话语描述193

16.4 三维分析之话语解释200

16.5 三维分析之话语阐释202

16.6 新闻话语与社会现实建构204

17.“文明冲突论”:一种被重构的历史话语206

17.1 作为社会过程、历史过程和认知过程的“文明冲突论”207

17.2 对“文明冲突论”的话语分析208

17.3 文明冲突论与西方历史话语的重新语境化216

第四部分 跨文化交际与话语建构219

18.“霍夫斯泰德文化模式”话语与跨文化偏见构建221

18.1 Hofstede文化价值模式与文化偏见222

18.2 作为认知过程和社会实践的文化偏见话语223

18.3 对Hofstede模式的话语分析224

18.4 话语与文化偏见的(再)生产233

19.魏斯格贝尔“政治语法”的社会文化批评意识236

19.1 内容相关语法的实质236

19.2 非人道的第四格238

19.3 政治语法的形成241

20.跨文化语篇对比研究的“政治语法”途径246

20.1 语篇研究的“政治语法”视角247

20.2 “政治语法”在宣传性语篇中的表现254

20.3 研究展望259

21.跨文化视角下的语篇立场表达261

21.1 立场表达的定义及实现方式262

21.2 立场表达研究的方法266

21.3 语篇立场表达研究的新趋势268

21.4 语篇立场表达研究的跨文化角度269

21.5 跨文化研究新趋势272

22.跨文化语境下个人网络日志对“自我”的话语建构274

22.1 网络日志及相关研究275

22.2 海外中国留学生日志中的跨文化社会规范认知与自我建构279

22.3 日志研究中的道德问题284

23.跨文化语篇视角下博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论证策略对比285

23.1 博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286

23.2 博士论文文献综述论证策略的跨文化差异290

23.3 文献综述的激烈论辩与遵循求同293

24.多元文化话语视角下的“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295

24.1 ELF话语的兴起296

24.2 ELF研究领域298

24.3 ELF话语与英语教学303

24.4 ELF话语与中国英语教学305

25.文化认同与多元文化意识307

25.1 语言态度与亚运会语言使用308

25.2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309

25.3 对各类英语变体的评价:结果与讨论312

25.4 语言态度与多元文化意识培养318

26.定性及定量分析与跨文化语篇研究321

26.1 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模式321

26.2 定性分析325

26.3 定量研究336

结语360

参考文献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