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沉思树 立体思维 创造力 艺术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沉思树 立体思维 创造力 艺术教育](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582404.jpg)
- 刘建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1901158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艺术-思维方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沉思树 立体思维 创造力 艺术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立体思维的起源与发展2
第一章 立体思维的雏形(旧石器时期—前218年)2
一、美丽的神话2
中华大地2
奥林普斯神统体系3
二、远古时期的视觉能力3
打磨与钻孔3
岩石绘画4
骨笛与三度空间5
三、文明的标志5
青铜器5
雕刻石头7
四、音乐的诞生8
古中国音乐8
古希腊音乐9
五、中西艺术理念12
人与自然的艺术——写意12
人与神的艺术——写实13
第二章 立体思维的扩展(公元前218年—476年)16
一、宗教与艺术16
佛教16
道教17
犹太教18
早期基督教19
二、雕塑20
中国佛教雕塑20
兵马俑与模制及手塑艺术20
墓窟中的世界21
把皇帝变成大理石的艺术23
“减法艺术”与“加法艺术”23
三、音乐24
秦汉音乐24
古罗马音乐25
宗教音乐26
第三章 立体思维与艺术维度(公元476年—1430年)28
一、宗教的发展28
玄奘西域取经28
分裂的罗马与宗教29
二、艺术与维度30
雕塑的发展30
岩画的延续31
中世纪的审美观32
三、中外音乐35
燕乐与戏曲35
基督教音乐38
第四章 立体思维与视听艺术(公元1434年—1840年)43
一、艺术与宗教延续和改革43
道教与中国艺术43
马丁·路德与基督新教45
二、中外绘画的融合47
“八怪”与不怪47
油画家郎世宁与三代中国皇帝49
三、古玩与科技56
明清象牙球56
旷世奇才达·芬奇57
四、视觉与科技63
画家催生了照相机63
照相机催生了摄影机65
五、中西音乐68
中外交融68
明清音乐68
传教士带来了古钢琴69
西方古典音乐家70
第五章 立体思维与发明创造(公元1840—2016年)75
一、中外绘画75
徐悲鸿与卫道士75
西方绘画为何不写实了79
二、动画与电影82
动画片82
3D电影83
三、中西现代音乐84
中西音乐对话与交融84
西方现代音乐86
爵士音乐是第二个音乐系统88
四、发明创造90
是历史的必然巧合吗90
诺贝尔奖及获得者93
小结96
中篇 立体思维与创造力98
第六章 在立体上构建立体(雕刻)98
一、视觉的立体发展98
二、立体构成100
三、包豪斯101
第七章 在平面上压缩立体(岩画)107
一、二维线条与三维立体107
二、丢勒与透视108
平行透视111
成角透视111
斜角透视111
三、“散点透视”与《农书》绘图112
“散点透视”112
止步于二维空间的中国绘画及音乐116
第八章 在平面上构建视觉立体(绘画)118
一、绘画与文艺复兴118
二、绘画者到艺术家120
三、绘画的写意与写实121
四、绘画与数学122
五、绘画与医学123
六、绘画与光124
七、绘画与空间126
八、绘画与创造力129
九、绘画—眼睛—照相机与3D132
第九章 在空气中构建听觉立体(复调音乐)143
一、复调音乐由来143
复调音乐的起因144
复调音乐的发明者145
复调音乐源于无伴奏圣歌145
复调音乐与单声音乐定义146
二、复调音乐与巴赫146
三、复调音乐与交响乐147
交响乐是最复杂的流行音乐147
交响乐与京剧148
西方交响乐团的编制150
中国民族交响乐团的编制150
四、复调音乐与大脑152
空间152
音乐空间152
听觉处理153
第十章 大脑的创造力157
一、大脑157
二、大脑与音乐162
三、大脑与创造力164
四、从想象到创造169
小结174
下篇 艺术教育178
第十一章 专才、通才与教育178
一、专才与通才178
专才178
通才179
列奥·巴蒂斯塔·阿尔伯蒂180
本杰明·富兰克林181
查理·卓别林181
马克斯·普朗克182
迈克尔·杰克逊182
查理·芒格182
二、通才与教育185
霍华德·加德纳185
八种智能理论187
加德纳谈音乐188
加德纳谈空间和遗传188
加德纳论教育189
加德纳的中国情结与缺憾190
三、通识学习193
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193
中国的“六艺”196
四、通感训练197
通感197
“移觉”198
第十二章 音乐铸就“大成智慧”201
一、中国科学家201
钱学森201
袁隆平203
二、外国科学家204
爱因斯坦204
马克斯·普朗克205
三、俄罗斯“强力五人集团”206
巴拉基列夫207
鲍罗丁207
居伊208
穆索尔斯基208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208
四、泰戈尔209
五、中外政治家210
毛泽东210
比尔·克林顿211
康多莉扎·赖斯211
六、外国金融家213
格林斯潘213
第十三章 数学与艺术215
一、数学与美术215
数学与绘画215
数学与雕塑217
数学与折纸218
数学与网格场和分形图219
二、数学与音乐221
数学与音乐221
数学与巴赫223
第十四章 音乐教育225
一、音乐教育的意义225
二、器乐教育226
器乐学习与触觉226
乐队合奏与复调训练228
三、教育要知行合一229
杜威与陶行知229
动手的能力230
四、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231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231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231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232
五、美国音乐教育233
美国对中小学学科教育的觉醒233
开展中小学校管弦乐队的教学234
跨世纪的美国音乐教育发展234
六、德国音乐教育235
德国音乐教育传统235
德国音乐的三次教育改革237
七、日本音乐教育237
教育战略237
文部省颁布《新教育指针》238
建立全日本吹奏乐联盟238
世界级音乐家239
发展文化市场240
发展乐器制造业240
促进经济发展240
创造就业岗位241
八、委内瑞拉国家基金会救助成果241
青年儿童管弦乐团241
世界级指挥家242
九、中国音乐教育243
城市现状243
农村现状244
北京市中小学管乐团发展状况244
音乐专业就业与岗位250
中小学音乐教师250
小结251
第十五章 沉思树的未来253
一、必由之路的思考253
二、艺术领域现状254
舞台工作与总谱254
电视行业与总谱255
大众普及程度256
成人学习音乐的热情257
器乐教师就业率和师资258
三、音乐艺术产业链的展望258
交响乐团与演出市场258
提高艺术类产业人员素质258
发展乐器制造带动相关产业259
世界乐器制造企业现状259
中国乐器制造企业现状259
乐器制造业的利润260
GDP与人员就业260
四、几点建议261
后记 痛苦的思考263
参考文献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