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诊断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诊断学 第2版
  • 潘祥林,王鸿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24902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276页
  • 文件大小:451MB
  • 文件页数:6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诊断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病史与病史采集5

第一章 概述5

第一节 病史的重要性5

第二节 病史采集的要求5

第二章 病史采集的方法与注意的问题7

第一节 病史采集的方法7

第二节 病史采集应注意的问题7

第三章 病史采集的内容9

第二篇 症状学与症状诊断11

第一章 概述11

第二章 一般症状12

第一节 发热12

第二节 生长发育异常15

第三节 肥胖17

第四节 消瘦19

第五节 水肿21

第六节 乏力23

第七节 体温过低24

第八节 胸廓发育异常与畸形25

第三章 精神症状27

第一节 感知觉障碍27

第二节 思维障碍29

第三节 注意障碍32

第四节 记忆障碍33

第五节 智能障碍33

第六节 情感障碍34

第七节 意志障碍35

第八节 动作行为障碍35

第九节 自知力障碍36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37

第一节 头痛37

第二节 眩晕43

第三节 晕厥46

第四节 瘫痪48

第五节 共济失调52

第六节 不自主运动55

第七节 意识障碍59

第八节 睡眠障碍62

第五章 皮肤疾病症状66

第一节 自觉症状66

一、瘙痒66

二、疼痛66

三、麻木66

第二节 皮肤损害67

一、斑疹67

二、丘疹67

三、结节68

四、风团68

五、水疱与大疱68

六、脓疱69

七、囊肿69

八、隧道70

九、粉刺70

十、脱发70

十一、色汗71

十二、毛细血管扩张71

十三、鳞屑71

十四、表皮剥脱71

十五、浸渍72

十六、糜烂72

十七、皲裂72

十八、苔藓样变73

十九、硬化73

二十、痂73

二十一、溃疡74

二十二、萎缩74

二十三、瘢痕74

二十四、瘢痕疙瘩75

二十五、色素沉着75

二十六、色素减退75

二十七、皮肤异色76

第六章 眼部疾病症状77

第一节 视觉症状77

一、视力下降77

二、视野缺损77

三、色觉异常77

四、夜盲77

五、昼盲78

六、视物变形78

七、闪光感与幻视78

八、飞蚊症78

九、虹视78

十、复视78

十一、立体视觉障碍78

第二节 感觉异常78

一、眼痛78

二、痒78

三、畏光79

四、干眼79

五、流泪79

六、眼疲劳79

七、眼睑沉重感79

八、眼睑痉挛79

第三节 外观异常79

一、眼红79

二、分泌物异常79

三、眼球位置异常79

四、眼球运动异常80

五、白瞳症80

六、斜视80

第七章 耳部疾病症状81

第一节 耳痛81

第二节 耳漏81

第三节 耳鸣83

第四节 耳痒85

第五节 耳聋85

第八章 鼻部疾病症状88

第一节 鼻塞88

第二节 鼻漏88

第三节 嗅觉障碍89

第四节 鼻音90

第五节 鼻出血90

第九章 口腔疾病症状92

第一节 牙痛92

第二节 舌痛93

第三节 牙龈出血94

第四节 口臭95

第五节 口腔溃疡96

第六节 口干97

第七节 牙齿发育异常98

第八节 张口困难99

第九节 腮腺肿大100

第十章 咽部疾病症状102

第一节 咽痛102

第二节 咽异常感觉103

第十一章 喉部疾病症状105

第一节 声音嘶哑105

第二节 喉鸣106

第三节 喉痛106

第四节 喉痉挛107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症状108

第一节 咯血108

第二节 咳痰109

第三节 胸痛110

第四节 呼吸困难112

第五节 胸腔积液115

第六节 气胸117

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症状119

第一节 腹痛119

第二节 食欲异常121

第三节 咽下困难123

第四节 反酸与烧心124

第五节 恶心与呕吐126

第六节 呃逆127

第七节 胃肠气胀129

第八节 腹腔积液130

第九节 腹部包块132

第十节 肝大134

第十一节 呕血与黑便135

第十二节 便血137

第十三节 腹泻138

第十四节 便秘140

第十五节 黄疸141

第十六节 排便失禁143

第十七节 肛门直肠疼痛与坠胀145

第十八节 肛门肿物146

第十九节 肛门周围脓性分泌物147

第二十节 肛门及其周围瘙痒148

第二十一节 子宫后屈后倾直肠综合征150

第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症状151

第一节 心悸151

第二节 间歇性跛行152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症状155

第一节 肾绞痛155

第二节 血尿155

第三节 尿频、尿急、尿痛156

第四节 尿失禁157

第五节 排尿困难159

第六节 乳糜尿159

第七节 少尿、无尿与多尿160

第八节 夜尿增多161

第九节 蛋白尿161

第十节 真性细菌尿163

第十一节 肾性糖尿163

第十二节 肾性高血压165

第十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症状167

第一节 贫血167

第二节 淋巴结肿大173

第三节 骨痛174

第四节 皮肤黏膜出血176

第五节 脾大178

第十七章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症状181

第一节 甲状腺肿大181

第二节 乳腺发育异常与乳汁分泌异常183

一、男性乳腺发育症183

二、乳溢185

第三节 性分化异常病186

第四节 低血糖190

第十八章 骨关节系统疾病症状192

第一节 上肢症状192

一、肩部痛192

二、肘部痛194

三、腕部痛194

四、手指关节痛196

第二节 脊柱症状197

一、颈部痛197

二、背部痛198

三、腰痛199

第三节 下肢症状201

一、髋关节痛201

二、膝关节痛203

三、踝关节痛204

四、足趾痛205

第十九章 生殖系统疾病症状207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症状207

一、前列腺疼痛207

二、生殖系统常见肿块207

三、性功能改变207

四、尿道分泌物209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症状209

一、阴道流血209

二、异常白带211

三、外阴瘙痒212

四、下腹痛213

五、下腹肿块214

六、闭经215

第三篇 体征学与检体诊断219

第一章 概述219

第一节 体格检查的重要性219

第二节 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219

第二章 基本检查法221

第一节 视诊221

第二节 触诊221

一、触诊方法221

二、触诊注意事项222

第三节 叩诊222

一、叩诊方法222

二、叩诊注意事项223

三、叩诊音223

第四节 听诊223

一、听诊方法224

二、听诊注意事项224

第五节 嗅诊224

第三章 一般检查225

第一节 全身状态225

一、性别225

二、年龄225

三、生命征226

四、发育与体型227

五、营养状态228

六、意识状态229

七、言语状态230

八、精神心理状态230

九、面容与表情233

十、体位234

十一、姿势234

十二、步态235

第二节 皮肤236

一、基本检查236

二、其他检查238

第三节 淋巴结242

一、表浅淋巴结的分布242

二、基本检查244

第四章 头部245

第一节 头发245

第二节 头皮245

第三节 头颅246

第四节 头部运动247

第五章 颜面及其器官248

第一节 眼248

一、眼眉248

二、眼眶248

三、眼睑248

四、泪器检查249

五、结膜250

六、眼球250

七、眼前节检查251

八、眼后节检查254

九、视功能检查255

十、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257

十一、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258

第二节 耳258

一、基本检查258

二、其他检查261

第三节 鼻、鼻窦262

一、基本检查262

二、其他检查263

第四节 口264

一、基本检查264

二、其他检查266

第五节 咽267

一、基本检查267

二、其他检查268

第六节 喉268

一、基本检查268

二、其他检查268

第六章 颈部273

第一节 颈部分区273

第二节 颈部检查273

一、基本检查273

二、其他检查275

第七章 胸部276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276

一、骨骼标志276

二、垂直线标志277

三、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278

四、肺和胸膜的界限278

第二节 胸壁279

第三节 胸廓280

第四节 乳房281

一、基本检查281

二、乳房的常见病变282

第五节 肺和胸膜283

一、基本检查283

二、其他检查295

三、呼吸系统常见体征295

第六节 心脏301

一、基本检查301

二、血管检查308

三、常见体征310

第八章 腹部317

第一节 腹部分区317

第二节 腹部检查319

一、基本检查319

二、常见体征328

三、其他检查334

第九章 肛门与直肠336

第十章 脊柱与四肢338

第一节 上肢338

一、肩关节338

二、肘关节340

三、腕关节342

四、手343

第二节 脊柱与骨盆345

一、脊柱345

二、骨盆349

第三节 下肢350

一、髋关节350

二、膝关节352

三、足踝部355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357

第一节 脑神经357

一、嗅神经357

二、视神经357

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357

四、三叉神经358

五、面神经358

六、听神经359

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359

八、副神经359

九、舌下神经359

第二节 运动神经功能检查360

一、各肌肉的形态360

二、运动360

三、肌张力360

四、肌力360

五、联带运动360

六、共济运动361

七、步态361

八、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362

第三节 感觉神经功能检查362

一、基本检查362

二、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363

第四节 反射364

一、检查方法364

二、定位意义365

第五节 自主神经366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368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368

一、基本检查368

二、其他检查368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368

一、基本检查368

二、其他检查371

三、妇科常见体征377

第十三章 全身系统查体388

第一节 重要性388

第二节 基本要求388

第三节 全身系统查体的基本项目389

一、一般状态及生命征389

二、头颈部389

三、前、侧胸部389

四、背部390

五、腹部390

六、上肢390

七、下肢390

八、肛门直肠(仅必要时检查)390

九、外生殖器(仅必要时检查)390

第四节 不同情况的全身系统查体391

一、特殊情况的检查391

二、重点查体391

三、老年人的体检392

第四篇 临床综合征393

第一章 一般检查临床综合征393

一、Turner综合征393

二、早老性痴呆综合征393

三、矮小综合征394

四、沙利度胺型短肢综合征394

五、注意力减退综合征394

六、焦虑紧张综合征394

七、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394

八、垂体性侏儒症395

九、呆小症395

十、阿尔茨海默病396

第二章 皮肤临床综合征398

一、神经皮肤综合征398

二、肿瘤相关性皮肤综合征399

三、其他综合征400

第三章 眼科临床综合征401

一、莱特尔综合征401

二、史-约综合征401

三、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401

四、斯-韦综合征401

五、球形晶状体-短矮畸形综合征402

六、遗传性同型胱氨酸尿症402

七、Irvine-Gass综合征402

八、葡萄膜大脑炎综合征402

九、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403

十、眶上裂综合征403

十一、眼球后退综合征403

十二、痛性眼肌麻痹403

十三、下颌瞬目综合征404

十四、蛛网膜下腔出血-眼出血综合征404

十五、远达外伤性视网膜病变404

十六、阿·罗综合征405

十七、霍纳综合征405

第四章 口腔临床综合征406

一、颞颌关节综合征406

二、牙本质生长不全综合征406

三、口-面-指综合征406

四、白塞综合征407

五、干燥综合征407

第五章 耳鼻咽喉临床综合征409

一、Alport综合征409

二、Barre-Lieou综合征409

三、Bell综合征409

四、Bogorad综合征410

五、Charlin综合征410

六、Cogan综合征410

七、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综合征411

八、大前庭水管综合征411

九、Dandy综合征412

十、颈静脉球体瘤综合征412

十一、舌咽神经痛综合征412

十二、Hunt综合征413

十三、Jackson综合征414

十四、Kartagener综合征414

十五、梅尼埃病415

十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415

十七、翼腭窝综合征416

十八、茎突综合征416

十九、Treacher-Collin综合征417

二十、Usher综合征418

二十一、Wegener综合征418

二十二、宽大开放空间综合征418

第六章 颈部临床综合征420

第七章 呼吸系统临床综合征421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21

二、肺出血-肾炎综合征422

三、肺上沟瘤综合征423

四、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424

五、不动纤毛综合征424

六、胸廓出口综合征424

七、右肺中叶综合征425

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临床综合征426

一、阿-斯综合征426

二、乳头肌功能不全综合征426

三、心脏X综合征427

四、心肌梗死后综合征428

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28

六、艾森门格综合征430

七、二尖瓣脱垂综合征430

八、小心脏综合征431

九、直背综合征432

十、胆心综合征432

十一、马方综合征433

十二、雷诺综合征435

十三、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436

十四、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437

十五、主动脉弓综合征438

十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39

十七、颈动脉窦综合征440

第九章 血液系统临床综合征442

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42

二、PNH-再障综合征443

三、噬血细胞综合征444

四、HELLP综合征445

五、Evans综合征445

六、POEMS综合征446

第十章 内分泌与代谢系统临床综合征448

一、下丘脑综合征448

二、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448

三、希恩综合征448

四、弗勒赫利希综合征449

五、空泡蝶鞍综合征449

六、Kallmann综合征449

七、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450

八、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451

九、代谢综合征451

十、库欣综合征452

十一、Nelson综合征452

十二、多发内分泌腺病综合征453

十三、伴瘤内分泌综合征454

十四、类癌综合征455

十五、脑耗盐综合征456

十六、Liddle综合征457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临床综合征458

一、急性肾炎综合征458

二、急进性肾炎综合征459

三、慢性肾炎综合征460

四、肾病综合征460

五、急性尿道综合征462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临床综合征464

一、男性生殖系统临床综合征464

二、女性生殖系统临床综合征464

第十三章 肿瘤临床综合征467

一、副肿瘤综合征467

二、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468

三、Lambert-Eaton综合征471

四、肿瘤溶解综合征471

五、梅格斯综合征474

六、Trousseau综合征475

七、Cardner综合征477

八、Turcot综合征478

九、希佩尔-林道综合征479

第十四章 儿科临床综合征481

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81

二、手足口综合征481

三、唐氏综合征482

四、法洛四联症482

五、溶血尿毒综合征483

六、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483

七、新生儿肝炎综合征484

第五篇 电生理学检查及其诊断485

第一章 心电图检查485

第一节 正常心电图485

第二节 房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486

一、心房肥大486

二、心室肥大487

第三节 常见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特征488

一、先天性心脏病488

二、常见心脏疾病489

第四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491

一、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491

二、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492

第五节 心肌梗死493

一、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基本图形493

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波形演变及分期493

三、心肌梗死的分类与定位495

四、特殊部位的心肌梗死496

五、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497

第六节 药物及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499

一、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499

二、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500

第七节 心律失常总论501

一、按电生理机制分类501

二、按心电图诊断分类501

三、按心律失常速率分类502

四、按心律失常预后分类503

第八节 窦性心律失常503

一、正常窦性心律503

二、窦性心律不齐503

三、窦性期前收缩504

四、窦性心动过速504

五、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505

六、窦性心动过缓505

七、窦房传导阻滞506

八、窦性停搏507

九、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07

十、阿托品试验508

第九节 房性心律失常508

一、房性期前收缩508

二、房性心动过速509

三、心房颤动509

四、心房扑动心电图特征510

五、房性逸搏及逸搏心律511

六、心房内传导阻滞511

第十节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512

一、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512

二、自律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513

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13

四、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及逸搏心律514

五、反复搏动与反复心律514

六、房室传导阻滞515

第十一节 室性心律失常517

一、室性期前收缩517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18

三、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520

四、心室扑动与颤动520

五、心室内传导阻滞520

第十二节 预激综合征及其并发的心律失常523

一、预激综合征的类型及其心电图特征523

二、房室旁路的体表心电图定位525

三、预激综合征并发的心律失常526

第二章 脑电图529

第一节 脑电图的定义529

第二节 脑电图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29

一、适应证529

二、禁忌证529

第三节 患者检查前的准备529

第四节 正常脑电图529

一、正常觉醒时脑电图529

二、正常睡眠脑电图531

第五节 异常脑电图532

一、背景活动异常532

二、阵发性异常533

三、其他异常波534

第六节 特殊的脑电图类型536

一、6Hz和14Hz的正相波形536

二、6Hz棘慢复合波536

三、小棘、尖波536

四、节律性颞区θ暴发536

第七节 脑电图在临床中的应用536

一、癫痫536

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42

三、缺氧、代谢和中毒性脑病542

四、癫痫外科544

五、昏迷和脑死亡的电生理评估544

六、睡眠障碍545

第三章 肌电图547

第一节 肌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547

第二节 神经传导检查547

一、运动神经传导547

二、感觉神经传导548

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549

第三节 重复神经刺激549

一、结果分析549

二、检查注意事项550

第四节 F波、H反射和瞬目反射550

一、F波550

二、H反射550

三、瞬目反射550

第五节 针电极肌电图551

一、肌电图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51

二、观察指标的正常值以及异常的临床意义551

三、临床应用552

第四章 脑诱发电位553

第一节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553

一、波形及正常值553

二、临床应用553

第二节 视觉诱发电位553

一、波形及正常值553

二、临床应用554

第三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554

一、波形及正常值554

二、临床应用554

第四节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555

一、波形及正常值555

二、临床应用555

第五节 运动诱发电位555

一、波形及正常值555

二、临床应用555

第五章 经颅多普勒557

第一节 TCD频谱分析的重要参数及临床意义557

一、检测深度557

二、血流方向557

三、血流速度557

四、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557

五、血流频谱形态557

第二节 正常经颅多普勒图的诊断标准558

第三节 经颅多普勒图检测异常结果及其临床意义558

一、异常频谱图像分析558

二、参数异常558

第四节 TCD的临床应用559

一、高血压的TCD表现559

二、脑动脉硬化症的TCD表现560

三、脑动脉狭窄的TCD表现560

四、偏头痛的TCD表现560

五、急性脑血管疾病的TCD表现560

第六篇 内镜检查与内镜诊断563

第一章 胃镜检查563

第一节 胃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563

一、适应证563

二、禁忌证563

三、并发症564

第二节 胃镜检查的准备及注意事项564

第三节 胃镜检查的临床诊断564

一、食管病变564

二、胃部病变565

三、十二指肠病变567

第二章 结肠镜检查568

第一节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568

一、适应证568

二、禁忌证568

三、并发症568

第二节 检查注意事项568

一、术前准备568

二、术后处理569

第三节 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诊断569

一、正常表现569

二、炎症569

三、息肉570

四、黏膜下肿瘤570

五、肿瘤570

第三章 小肠镜检查572

第一节 小肠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572

一、适应证572

二、禁忌证572

三、并发症572

第二节 小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572

第三节 小肠镜检查的临床诊断573

一、炎症性病变573

二、血管源性病变574

三、肿瘤574

第四章 胶囊内镜检查576

第一节 胶囊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576

一、适应证576

二、禁忌证576

三、并发症576

第二节 胶囊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576

第三节 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诊断576

第五章 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577

第一节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577

一、适应证577

二、禁忌证577

三、并发症577

第二节 ERCP检查的注意事项577

一、术前准备577

二、术后处理577

第三节 ERCP检查的临床诊断578

一、胆道疾病578

二、胰腺疾病578

第四节 ERCP的临床治疗578

第六章 超声内镜检查579

第一节 超声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579

一、适应证579

二、禁忌证和并发症579

第二节 超声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579

第三节 超声内镜检查的临床诊断579

一、消化道管壁的5层结构579

二、隆起性病灶的鉴别诊断580

三、肿瘤的分期580

四、胰腺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断580

五、胆道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断581

六、超声内镜在治疗中的应用581

第七章 腹腔镜582

第一节 腹腔镜探查的适应证582

第二节 腹腔镜探查的禁忌证582

第三节 腹腔镜探查的注意事项582

第四节 腹腔镜探查的并发症及处理583

一、与气腹相关的并发症583

二、腹腔穿刺相关并发症583

三、腹腔镜手术的传统并发症583

第五节 术前准备584

第六节 术后处理584

第七节 妇科腹腔镜584

一、适应证584

二、禁忌证585

三、术前准备585

四、注意事项586

五、并发症及其处理586

第八章 支气管镜检查588

第一节 支气管镜检查588

一、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588

二、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证588

三、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准备589

四、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589

五、支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589

六、支气管镜检查的注意事项590

第二节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590

一、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适应证590

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禁忌证590

三、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590

四、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并发症591

五、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注意事项591

第三节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591

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适应证591

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禁忌证591

三、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临床应用591

四、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并发症592

五、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注意事项592

第四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592

一、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适应证592

二、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禁忌证592

三、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正常值592

四、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临床应用593

五、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并发症593

六、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注意事项593

第九章 内科胸腔镜检查术594

一、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594

二、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的禁忌证594

三、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的术前准备594

四、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的临床应用594

五、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的并发症595

六、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的注意事项595

第十章 纵隔镜检查术596

一、纵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596

二、纵隔镜检查术的禁忌证596

三、纵隔镜检查术的临床应用596

四、纵隔镜检查术的并发症596

五、纵隔镜检查术的注意事项596

第十一章 阴道镜检查598

一、阴道镜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598

二、阴道镜检查前准备598

三、阴道镜检查结果判定598

四、阴道镜检查的注意事项599

五、阴道镜检查的临床价值599

六、阴道镜图谱599

第十二章 宫腔镜检查602

一、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602

二、宫腔镜检查的禁忌证602

三、宫腔镜检查前准备602

四、宫腔镜检查的注意事项602

五、宫腔内病变表现602

六、宫腔镜检查后处理604

七、宫腔镜检查的并发症及防治604

八、宫腔镜图谱604

第七篇 肺功能检查与血气分析609

第一章 常规肺功能参数及其临床意义609

一、肺容积609

二、肺通气功能612

三、肺换气功能615

第二章 肺内气体分布、血流分布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617

一、气体分布617

二、静动脉血分流618

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618

四、反映换气功能的其他参数619

第三章 小气道功能的测定621

一、小气道功能与小气道病变621

二、小气道功能的测定621

三、小气道功能测定的意义621

第四章 呼吸阻力与顺应性622

第一节 呼吸阻力与顺应性的概念622

一、与呼吸运动有关的压力622

二、呼吸系统的顺应性623

三、呼吸阻力624

四、时间常数625

五、与呼吸频率有关的顺应性625

第二节 呼吸系统顺应性和呼吸阻力测定的临床意义626

一、呼吸系统顺应性测定的临床意义626

二、呼吸阻力测定的临床意义627

第五章 气道反应性和气道阻塞的可逆性629

第一节 支气管激发试验629

一、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分类及方法629

二、判断指标629

三、临床应用629

第二节 支气管舒张试验630

一、BDT阳性判断标准630

二、支气管扩张剂631

三、受试者的个体差异和系统误差631

第六章 呼吸调节的检测633

一、通气应答633

二、0.1 秒口腔闭合压634

三、呼吸反射调节在不同疾病中的价值634

四、呼吸调节的结果635

第七章 动脉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紊乱636

第一节 动脉血气分析的常用参数636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637

一、呼吸性酸中毒637

二、呼吸性碱中毒638

三、代谢性酸中毒639

四、代谢性碱中毒639

五、复合型酸碱紊乱640

六、酸碱中毒与酸碱血症641

七、酸碱紊乱对机体影响的理论基础641

第八章 肺功能诊断643

一、肺功能参数正常值的判断643

二、肺功能的诊断644

三、肺功能障碍的分级645

四、其他相关的异常肺功能概念645

第八篇 胃肠动力学检查648

第一章 概述648

第二章 食管动力学检查650

第一节 食管动力学特点650

第二节 食管动力学检查方法650

第三章 胃动力学检查653

第一节 胃动力学特点653

第二节 胃动力学检查方法653

一、胃排空功能检查653

二、胃窦-幽门-十二指肠测压检查654

第四章 胃电图检查656

第一节 胃电生理656

第二节 胃电图检查方法656

第五章 小肠动力学检查658

第一节 小肠动力学特点658

第二节 小肠动力学检查方法658

一、氢呼气试验658

二、小肠测压659

第六章 结肠、直肠肛门动力学检查660

第一节 正常结肠、直肠肛门动力学特点660

第二节 结肠、直肠肛门动力学检查660

一、胃肠传输试验660

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661

第七章 Oddi括约肌动力学检查662

第一节 Oddi括约肌动力学特点662

第二节 Oddi括约肌测压检测662

第九篇 实验室检查与实验诊断663

第一章 概述663

一、实验诊断学概述663

二、实验诊断学学习内容664

三、实验诊断学学习方法666

第二章 红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674

第一节 全血细胞计数674

第二节 血液细胞形态检验679

第三节 红细胞沉降率681

第四节 铁代谢检验682

一、血清铁682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682

三、血清铁蛋白测定683

四、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测定684

第五节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检测684

一、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测定684

二、血清维生素B12测定685

第六节 溶血的实验室检验685

一、溶血的一般检测685

二、细胞膜缺陷的检测687

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689

四、异常血红蛋白的检测690

五、自身免疫性溶血的检测691

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检测692

第七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检验693

一、血象693

二、骨髓象694

三、骨髓活检694

四、造血祖细胞培养694

五、其他检查694

第八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694

一、缺铁性贫血694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695

三、溶血性贫血695

第三章 白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697

第一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697

一、有核细胞量检查698

二、原始细胞检查698

三、原始淋巴细胞检查699

四、原始细胞与幼红细胞量检查700

五、细胞成熟性及其数量检查701

六、病态造血检查701

七、单核细胞检查701

八、嗜酸性粒细胞检查701

九、嗜碱性粒细胞检查702

十、巨核细胞的低核叶与高核叶检查702

第二节 骨髓病理学检查702

一、有核细胞量检查702

二、原始细胞和细胞成熟性检查702

三、巨核细胞大小和异形性检查703

四、巨核细胞移位性结构检查703

五、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检查703

六、肿瘤浸润性结构检查703

七、纤维组织增生性检查703

八、病态造血细胞检查704

第三节 细胞化学染色检查704

一、ICSH推荐的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704

二、其他常用细胞化学染色704

第四节 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查705

一、流式免疫表型检查705

二、免疫表型诊断的主要意义706

第五节 细胞遗传学检查708

一、染色体检查708

二、染色体分析的意义708

第六节 分子诊断709

一、分子学检查709

二、血液肿瘤分子检测的项目710

三、分子学检查的意义710

第七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711

一、髓系肿瘤712

二、淋系肿瘤717

第四章 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检验诊断720

第一节 筛查试验720

一、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检测720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720

三、凝血酶时间和游离肝素时间检测722

四、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722

五、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723

六、血栓弹力图723

七、PFA200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725

第二节 血管壁的检查725

一、血管性血友病的相关检测726

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检测727

三、凝血酶调节蛋白检测728

第三节 血小板检查728

一、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728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729

三、P-选择素检测731

四、血小板的流式细胞术检测731

五、血小板微颗粒的流式细胞术检测732

六、血栓烷B2和11-去氢TXB2检测732

第四节 凝血系统检查733

一、组织因子抗原含量检测733

二、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检测733

三、凝血酶生成试验733

四、凝血酶原片段1+2检测735

五、纤维蛋白肽A/B检测735

六、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检测735

第五节 抗凝系统检查736

一、血浆抗凝血酶检测736

二、血浆蛋白C和蛋白S检测736

三、活化蛋白C抵抗检测737

四、狼疮抗凝物质检测737

五、血浆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737

六、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737

七、血浆普通肝素浓度检测738

八、抗活化因子X试验738

第六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检查738

一、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检测738

二、血浆纤溶酶原检测739

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检测739

四、α2-抗纤溶酶检测740

五、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740

六、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检测740

第七节 血液流变学检查740

一、血液黏度检测740

二、红细胞变形性检测742

第八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742

一、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742

二、出血病项目的选择与应用743

三、诊断血栓病项目的选择和应用745

四、DIC项目的选择与应用747

五、抗血栓和溶血栓治疗监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747

第五章 血型鉴定与输血不良反应的实验室诊断749

第一节 血型及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749

一、红细胞血型的实验诊断749

二、白细胞血型的实验诊断751

三、HLA抗体的实验诊断753

四、血小板血型的实验诊断753

五、红细胞交叉配血实验754

六、红细胞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755

七、血小板抗体检测756

八、血小板交叉配血实验757

九、其他实验757

第二节 输血不良反应的检测758

一、输血反应类型758

二、输血反应检测759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761

第一节 尿液检验761

一、尿液常规检验761

二、尿液有形成分检验768

三、尿液特殊成分检验772

第二节 肾功能试验774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774

二、肾小管功能试验777

三、早期肾损伤的检验778

第三节 精液与前列腺液检验781

一、精液检验781

二、前列腺液检验783

第四节 阴道分泌物检验784

一、阴道分泌物外观及清洁度检验784

二、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检验785

第五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786

一、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786

二、急性肾衰竭786

三、尿路感染787

四、外阴及阴道炎症789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791

第一节 肝功能检验791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791

二、胆红素代谢功能793

三、胆汁酸代谢功能794

四、血清酶学795

第二节 胰腺酶学检测798

一、淀粉酶798

二、脂肪酶799

第三节 腹膜腔积液检测800

第四节 粪便检测804

一、一般性状检查805

二、显微镜检查806

三、粪便隐血试验807

四、病原体检查807

第五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808

一、肝脏和胰腺疾病检测项目的选择808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809

第八章 代谢与营养疾病的实验诊断813

第一节 糖代谢检验813

一、血液葡萄糖813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813

三、糖化蛋白814

四、胰岛素与C-肽815

五、血清β-羟丁酸816

六、乳酸和丙酮酸817

七、胰岛相关自身抗体817

第二节 脂类代谢的检验819

一、血浆脂类819

二、脂蛋白820

三、载脂蛋白822

第三节 核酸代谢检验824

第四节 电解质与水平衡检验824

一、水平衡824

二、钾平衡825

三、钠平衡826

四、氯平衡827

第五节 骨代谢检验828

一、血清钙、磷、镁测定828

二、骨代谢相关激素测定830

三、骨代谢标志物测定830

第六节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检验832

一、常用微量元素检测832

二、常用维生素检测834

第七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837

一、糖尿病837

二、高脂血症838

三、骨质疏松838

第九章 心脏疾病的实验诊断840

第一节 心肌损伤蛋白标志物检验840

一、心肌肌钙蛋白I测定840

二、心肌肌钙蛋白T测定841

三、肌红蛋白测定841

第二节 心肌酶检验842

一、肌酸激酶总活性测定842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测定843

三、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843

四、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844

第三节 血清B型钠尿肽检验844

第四节 心包积液检验846

第五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846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846

二、感染性心内膜炎848

三、心包炎849

第十章 内分泌疾病的实验诊断850

第一节 概论850

一、激素的分类与生化850

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850

三、内分泌系统的疾病851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检验851

一、游离甲状腺素851

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852

三、三碘甲腺原氨酸852

四、甲状腺素852

五、促甲状腺激素853

六、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854

七、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854

八、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855

九、甲状腺球蛋白855

十、反三碘甲腺原氨酸856

第三节 甲状旁腺激素检验856

一、甲状旁腺激素856

二、降钙素857

三、维生素D3857

第四节 肾上腺激素检验858

一、醛固酮858

二、皮质醇859

三、雌二醇860

四、血浆游离肾上腺素860

第五节 垂体激素检验860

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861

二、促黄体生成激素861

三、促卵泡生成素862

四、生长激素862

五、泌乳素863

第六节 性腺素与人绒毛膜性腺激素检验863

一、睾酮863

二、孕酮864

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64

第七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865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865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865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65

四、皮质醇增多症866

五、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866

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66

七、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866

八、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866

九、垂体生长激素瘤867

第八节 内分泌激素分析的新技术867

第十一章 感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868

第一节 常用的免疫学检验868

一、评估感染或慢性炎症性疾病标志物868

二、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免疫学检验项目869

三、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免疫学检验项目874

四、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免疫学检验项目877

五、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血清学检验项目878

第二节 常见病原体的检验880

一、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常见病原体检验项目880

二、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常见病原体检验项目883

三、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常见病原体检验项目884

四、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临床常见病原体检验项目885

第三节 抗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检验886

一、概述886

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888

三、细菌耐药检测889

第四节 医院感染的检验891

一、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类型与特点891

二、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892

三、暴发流行的识别和处理892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893

一、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893

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893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895

四、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896

五、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896

第六节 性传播疾病的实验诊断897

一、标本采集和运送897

二、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常用病原学检验项目898

三、病毒感染性传播疾病常用病原学检验项目900

四、真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常用病原学检验项目902

五、原虫感染性传播疾病常用病原学检验项目902

第七节 部分新发传染病的实验诊断902

一、冠状病毒相关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02

二、甲型流感病毒相关的流行性感冒904

三、埃博拉病毒病905

四、登革热905

第八节 系统感染性疾病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06

一、血流感染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06

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07

三、皮肤感染实验诊断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07

四、下呼吸道感染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08

五、消化系统感染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09

六、泌尿系统感染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10

七、眼组织感染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11

八、骨关节感染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11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913

第一节 痰液检验913

第二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914

第三节 胸腔积液检验915

第四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18

一、临床症状的诊断流程918

二、检验项目的应用与选择919

第十三章 风湿病与免疫性疾病的实验诊断921

第一节 免疫功能检验921

一、体液免疫功能检验921

二、细胞免疫检测923

三、细胞因子测定924

第二节 自身抗体检验925

一、常用自身抗体筛查试验926

二、常用自身抗体诊断试验927

第三节 HLA-B27检验931

一、微量细胞毒法931

二、流式细胞法931

第四节 变态反应病检验932

一、Ⅰ型超敏反应932

二、Ⅱ型超敏反应933

三、Ⅲ型超敏反应934

四、Ⅳ型超敏反应934

第五节 关节腔积液检验935

第六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36

一、类风湿关节炎936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937

三、强直性脊柱炎937

四、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37

五、自身免疫性肝炎938

六、过敏性疾病938

第十四章 肿瘤的实验诊断939

第一节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验939

一、甲胎蛋白939

二、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检测940

三、癌胚抗原940

四、人附睾蛋白4940

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941

六、糖蛋白抗原941

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943

八、细胞角蛋白19片段943

九、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943

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944

第二节 肿瘤细胞周期与DNA倍体分析944

第三节 肿瘤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验945

第四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47

一、消化系统肿瘤947

二、呼吸系统肿瘤948

三、泌尿生殖系统肿瘤948

四、其他系统恶性肿瘤949

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951

第一节 脑脊液检验951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标志物955

第三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58

第十六章 遗传性疾病的实验诊断959

第一节 染色体核型分析959

一、非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959

二、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960

第二节 荧光原位杂交分析963

第三节 基因突变分析965

一、DNA水平的基因突变分析965

二、RNA水平的基因突变分析966

三、基因产物水平的基因突变分析967

第四节 产前诊断969

一、羊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备969

二、绒毛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备969

第五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70

第十七章 移植的实验诊断972

第一节 HLA分型及其检查972

一、HLA血清学分型972

二、HLA细胞学分型973

三、HLA DNA基因学分型974

第二节 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975

第三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976

一、骨髓移植976

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976

三、脐带血干细胞移植976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意义976

第四节 移植后的实验室监测977

一、移植器官的功能监测977

二、移植排斥反应监测977

三、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监测978

四、感染监测979

第五节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980

第十八章 即时检测的检验与应用981

第一节 即时检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981

一、POCT的概念981

二、POCT仪器试剂的基本特点和要求981

三、助推POCT快速发展的原因和背景982

四、POCT的误区分析及应对策略983

五、POCT合理应用的建议984

六、POCT的新进展及展望984

第二节 即时检测常用实验技术986

一、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986

二、免疫层析技术986

三、免疫斑点渗滤技术986

四、干化学技术987

五、生物和化学传感器技术987

六、生物芯片技术987

第三节 即时检测临床应用举例987

一、血糖的POCT测定987

二、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988

三、尿微量白蛋白快速定量测定989

四、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测定(胶体金法)989

五、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POCT测定990

六、D-二聚体测定991

第四节 即时检测的质量控制与评价992

一、POCT的质量控制的特点992

二、POCT质量控制的现状和质量控制措施993

第十九章 临床分子诊断994

第一节 常用分子诊断技术994

一、基因扩增技术994

二、荧光实时定量PCR995

三、其他基因扩增技术996

四、核酸分子杂交技术997

五、核酸测序技术998

六、生物芯片技术999

七、基因突变分析技术999

八、基因功能研究技术1000

第二节 分子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1001

一、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1001

二、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1002

三、真菌与其他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1003

四、单基因遗传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1004

五、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检验1005

六、线粒体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1006

七、胚胎植入前的分子生物学检验1006

八、移植配型的分子生物学检验1006

九、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验1006

第十篇 影像学检查与影像诊断1009

第一章 概述1009

第一节 不同影像技术原理、图像特点与临床应用1009

一、X线成像1009

二、计算机体层摄影1010

三、磁共振成像1011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1011

五、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1011

第二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及综合应用1012

第二章 骨与关节及软组织影像诊断1013

第一节 正常表现1013

一、X线表现1013

二、CT表现1014

三、MRI表现1015

第二节 基本病变1015

一、骨骼基本病变1015

二、关节基本病变1017

第三节 常见疾病图像1019

第三章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1022

第一节 正常表现1022

一、X线表现1022

二、CT表现1023

三、MRI表现1023

第二节 基本病变1023

一、支气管基本病变1023

二、肺基本病变1024

三、胸膜基本病变1026

第三节 常见疾病图像1027

第四章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1030

第一节 正常表现1030

一、X线表现1030

二、CT表现1030

三、MRI表现1031

四、DSA表现1031

第二节 基本病变1031

一、心脏及各房室增大1031

二、心脏形状的改变1032

三、主动脉形状及密度的改变1032

四、心脏和大血管搏动的改变1032

五、肺循环的改变1032

第三节 常见疾病图像1032

第五章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1034

第一节 胃肠道影像诊断1034

一、正常表现1034

二、基本病变1035

三、常见疾病图像1036

第二节 肝、胆及胰腺影像诊断1037

一、正常表现1037

二、基本病变1038

三、常见疾病图像1038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影像诊断1041

第一节 泌尿系统影像诊断1041

一、正常表现1041

二、基本病变1041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影像诊断1042

一、正常表现1042

二、基本病变1042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影像诊断1042

一、正常表现1042

二、基本病变1042

第四节 常见疾病图像1042

第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1044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1044

一、X线表现1044

二、CT与MRI表现1044

三、基本病变1044

第二节 常见疾病图像1044

第八章 乳腺影像诊断1047

第一节 正常表现1047

一、X线表现1047

二、CT表现1047

三、MRI表现1047

第二节 基本病变1047

一、直接表现1047

二、间接表现1048

第九章 介入放射学1049

第一节 血管介入放射学1049

一、诊断性造影1049

二、血管介入治疗技术1049

第二节 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1050

一、经皮穿刺活检1050

二、经皮穿刺引流和抽吸技术1050

第十章 超声检查与超声诊断1051

第一节 肝、胆、胰、脾疾病的超声诊断1051

一、肝脏1051

二、胆道系统1053

三、胰腺1055

四、脾脏1056

第二节 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疾病的超声诊断1057

一、肾脏及输尿管1057

二、膀胱及前列腺1058

第三节 妇产科疾病的超声诊断1059

一、妇科超声诊断1059

二、产科超声诊断1062

第四节 浅表器官疾病的超声诊断1063

一、乳腺1063

二、甲状腺1064

第五节 其他疾病的超声诊断1065

一、腹膜后肿瘤1065

二、阑尾炎1065

三、肠套叠1065

四、睾丸扭转1066

五、胸、腹腔积液1066

第十一章 超声心动图检查1067

第一节 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与超声心动图类型1067

一、超声波的物理特性1067

二、超声心动图类型1068

第二节 正常超声心动图1072

一、超声心动图基本检查技术要求和测量单位1072

二、经胸超声心动图的基本切面1073

三、正常血流频谱1075

四、组织多普勒频谱1076

五、常用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1076

第三节 心脏功能评价1079

一、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1079

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测定1080

第四节 心脏瓣膜病1083

一、二尖瓣狭窄1083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085

三、主动脉瓣狭窄1086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87

五、三尖瓣与肺动脉瓣疾病1088

第五节 冠心病1089

一、冠状动脉超声检查1089

二、缺血心肌与存活心肌的识别1089

三、心肌梗死的超声心动图表现1091

第六节 心肌疾病1091

一、心肌病的分类1091

二、扩张型心肌病1092

三、肥厚型心肌病1092

四、限制型心肌病1093

五、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1094

第七节 心包疾病1094

一、心包积液1094

二、缩窄性心包炎1095

第八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109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096

二、超声心动图表现1096

第九节 主动脉疾病1097

一、Marfan综合征1097

二、主动脉夹层1097

第十节 心脏肿瘤1098

一、黏液瘤1098

二、乳头状瘤1099

三、脂肪瘤1099

四、恶性肿瘤1099

第十一节 常见成人先天性心脏病1100

一、房间隔缺损1100

二、室间隔缺损1100

三、动脉导管未闭1101

四、主动脉瓣畸形1102

五、三尖瓣下移畸形1103

六、法洛四联症1103

第十二章 血管超声检查1105

第一节 颈部血管1105

一、颈部动脉超声检查1105

二、颈部静脉超声检查1109

第二节 四肢血管1110

一、四肢动脉超声检查1110

二、四肢静脉超声检查1111

第三节 腹部和盆腔血管1111

一、腹部和盆腔动脉的超声检查1111

二、腹部和盆腔静脉的超声检查1112

第十三章 放射性核素显像1114

第一节 甲状腺显像1114

第二节 甲状旁腺显像1115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显像1115

第四节 肾上腺髓质显像1115

第五节 肾动态显像1116

第六节 肝胆动态显像1116

第七节 肝胶体显像1117

第八节 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1117

第九节 脾脏显像1117

第十节 胃肠道出血显像1118

第十一节 异位胃黏膜显像1118

第十二节 唾液腺显像1119

第十三节 骨显像1119

第十四节 骨髓显像1120

第十五节 淋巴显像1120

第十六节 心肌灌注显像1121

第十七节 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1121

第十八节 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1122

第十九节 亲心肌梗死显像1122

第二十节 放射性核素心脏功能显像(平衡门电路法心血池显像)1122

第二十一节 放射性核素下肢静脉显像与深静脉血栓探测1123

第二十二节 肺灌注显像1123

第二十三节 肺通气显像1124

第二十四节 肺通气灌注显像1124

第二十五节 脑血流灌注显像1124

第二十六节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1125

第二十七节 肿瘤18F-FDG PET/CT显像1125

第十一篇 病理学检查与病理诊断1129

第一章 概述1129

第二章 病理诊断的任务及重要性1130

第三章 临床医师如何应用诊断病理学1131

一、关于标本取材的规范1131

二、关于病理申请单填写的规范1131

三、关于标本固定及送检的规范1131

四、掌握病理诊断表述形式的含义1132

五、临床-病理医师经常沟通、切磋1132

六、临床病理讨论会及外科病理讨论会1132

第四章 病理学检查使用的技术方法1133

一、病理诊断的常规技术1133

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1133

三、病理检查时可选用的其他检查方法1133

第五章 分子病理诊断技术1134

第六章 各组织系统的活检技术1135

一、肾组织活检技术1135

二、肌肉组织活检技术1135

三、皮肤组织活检技术1135

四、肝组织活检技术1136

五、内镜活检技术1136

六、前列腺活检技术1137

七、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技术1137

八、骨髓活组织病理学检查1137

第七章 病理诊断的表述1140

一、炎症1140

二、肿瘤1140

三、癌前病变1141

四、非典型性增生1141

五、原位癌1141

第八章 各系统组织病理学诊断报告的解读1142

一、胃肠道组织活检病理报告的解读1142

二、泌尿系统组织病理报告解读1142

三、乳腺病理诊断报告解读1143

四、神经系统肿瘤WHO新分类和病理报告解读1144

五、非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分类1145

六、淋巴系统肿瘤分类及病理诊断报告的解读1146

七、WHO(2011)软组织肿瘤新分类的特点及病理报告书写11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