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594327.jpg)
- 叶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5786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绿化规划-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研究缘起1
1.1.1新型城镇化必由之路1
1.1.2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1
1.1.3绿色空间重要性凸显2
1.2城市绿色空间2
1.2.1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2
1.2.2城市绿色空间的基本特征3
1.3绿色空间建设问题及内因6
1.3.1建设存在的问题6
1.3.2问题内因引出7
1.4研究基本点7
1.4.1研究范围——城市规划区界与建成区界之间区域7
1.4.2环境特征——“山水林田湖”编织的生态基底8
1.4.3空间尺度——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三个层次9
1.4.4土地类型——E类非建设用地和部分H类建设用地9
1.4.5功能构成——“生态-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在物质空间的表征9
1.4.6研究基点——绿色空间与建设空间构成城市空间整体9
1.5研究目的与意义10
1.5.1研究目的10
1.5.2研究意义10
1.6研究框架11
第2章 绿色空间本体认知13
2.1内在多维属性认知13
2.1.1绿色空间的自然属性13
2.1.2绿色空间的社会属性15
2.1.3绿色空间的经济属性20
2.1.4绿色空间的复合功能21
2.2外在复杂结构认知21
2.2.1自然系统的空间结构22
2.2.2社会系统的空间结构26
2.2.3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28
2.3自然与非自然演进动力认知33
2.3.1自然力的作用33
2.3.2非自然力的作用34
2.3.3力的不均衡作用37
2.4绿色空间规划的社会政策局限认知38
2.5本章小结40
第3章 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与应对思路42
3.1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42
3.1.1国内外规划实证42
3.1.2需求导向的规划范式45
3.1.3供给导向的规划范式47
3.1.4复合导向的规划范式49
3.2绿色空间发展趋势分析51
3.2.1国外经验借鉴51
3.2.2国内实践思考54
3.2.3绿色空间发展趋势56
3.3生态整体规划应对思路58
3.3.1生态整体规划的认识论基础58
3.3.2生态整体规划的方法论基础63
3.3.3生态整体规划思路的适应性68
3.4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70
3.4.1规划的三个空间层次71
3.4.2规划的三个阶段及核心技术71
3.4.3规划的法理地位73
3.4.4规划的总体目标75
3.5本章小结76
第4章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77
4.1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的任务77
4.1.1战略制定与空间结构响应77
4.1.2结构规划衔接相关专业规划78
4.1.3结构规划的焦点问题80
4.1.4结构规划的主要内容81
4.2战略与结构的纽带:空间管制分区81
4.2.1国土与城市空间管制分区经验81
4.2.2绿色空间管制分区政策指引84
4.3响应“生态优先”战略:构筑区域绿色安全结构86
4.3.1维护绿色生态安全格局86
4.3.2编织城乡绿色渗透网络86
4.3.3合理确定生态用地总量89
4.4响应“绿色生产”战略:提升城市绿色产业结构90
4.4.1建立绿色产业集群90
4.4.2都市农业纳入规划统筹安排91
4.4.3游憩服务业促进绿色增值93
4.5响应“宜居生活”战略:优化城乡建设空间结构95
4.5.1城镇化转型区精明拓展95
4.5.2近郊村庄精明收缩96
4.6本章小结97
第5章 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99
5.1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的任务99
5.1.1复合功能导向与用地布局响应99
5.1.2用地布局衔接相关专项规划100
5.1.3用地布局的焦点问题101
5.1.4用地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101
5.2保障生态功能:生态网络与关键区规划建设102
5.2.1生态网络分级分区管控102
5.2.2划设城市生态功能红线104
5.2.3关键生态廊道规划建设104
5.2.4关键生态斑块规划建设118
5.2.5生态网络结构修复124
5.3引导生产功能:都市农业与游憩业规划建设128
5.3.1绿色产业空间复合布局128
5.3.2都市农业用地规划安排131
5.3.3维护农田景观多样性134
5.3.4组织环城绿道游憩体系137
5.4控制生活功能:城镇化转型区和村庄规划建设138
5.4.1适应环境紧约束的建设用地管控138
5.4.2城镇化转型区建设管控141
5.4.3村庄建设用地整理144
5.4.4道路生态化建设措施146
5.5响应复合功能导向的用地布局规划集成149
5.5.1基本空间管制151
5.5.2五大核心计划151
5.5.3实施行动计划表152
5.6本章小结153
第6章 用地单元绿色空间详细控制154
6.1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任务154
6.1.1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目标154
6.1.2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焦点问题154
6.2“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控制体系156
6.3单元引导的编制157
6.3.1基于实施主体的单元划分157
6.3.2“一主三副”的单元发展导则158
6.4片区/场地控规的编制163
6.4.1探索适应环境特征的控制要素163
6.4.2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划分164
6.4.3控规指标体系165
6.5片区/场地控规的控制模式172
6.5.1“项目图则”控制模式172
6.5.2“地块图则”控制模式175
6.6本章小结176
第7章 绿色空间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177
7.1完善规划编制途径177
7.1.1空间规划走向空间政策177
7.1.2开放型协作式规划模式179
7.1.3主动衔接法定规划体系181
7.1.4自下而上推动公众参与181
7.2优化管理工具183
7.2.1借鉴资源管理区划工具183
7.2.2灵活运用土地管理工具186
7.2.3合理释放激励救济工具187
7.3创新管理机制189
7.3.1弹性选择多元管理模式189
7.3.2部门协作实现综合管理191
7.3.3配套政策提供制度保障193
7.4本章小结194
第8章 结论与展望196
8.1主要结论196
8.2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99
参考文献201
后记208
彩色图版209